「改版后可能收不到推文,请星标本公众号」
近年来,云南野生菌火锅正在攻占北上广深。
一方面,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地大量涌现出主打“云南野生菌火锅”的门店;另一方面,许多野生菌火锅品牌开始在京沪两地实现规模化增长。
在上述火锅门店和品牌的带动下,野生菌火锅在媒体端斩获数亿曝光。
例如,在抖音平台,与野生菌火锅相关的话题播放量高达9亿,其中#野生菌火锅#话题播放量达7亿,#菌子火锅#话题播放量为2.2亿。
那么,什么是野生菌火锅?它为何能够席卷北上广?它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火锅“顶流”?接下来,这篇文章将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01■
云南野生菌火锅,
正在俘获京沪白领
云南地理环境多样,高山、深林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非常适宜野生菌生长。
因此,在云南仅野生菌的品种就高达250种,这也为云南野生菌火锅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尤其云南各民族对野生菌火锅的理解有所不同。如彝族喜欢将野生菌与火腿一起炒制后再煮成火锅;白族则会加入本地的特色蔬菜和调料。
这也导致云南野生菌火锅烹饪方式和口味走向多元,并逐渐演化成了独立品类。
经过历史的沉淀,云南野生菌火锅和其他火锅相比在食材、汤底以及口味方面具有显著特点。
食材方面,云南野生菌火锅的主要食材包括活嫩母鸡、新鲜香菇、金针菇、黄丝菌、刷把菌、大脚菇、鸡丝菌等近30种野生菌。
汤底制作采用老菌汤,将7种以上的野生菌干片加上高钙骨料混合经7小时熬制而成。
口味特点以其鸡肉细嫩、汤清味美、菌菇清香、清淡爽口而著称,被誉为“山珍胜海味”。
因特色显著,云南野生菌火锅目前已走出云南,并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一线城市“批量开店”。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云南野生菌火锅 西安”,大量门店信息涌入眼帘,粗算下至少10家以上,其中不少门店均斩获火锅好评榜、火锅打卡人气榜前几名。
如闻鲜云南菌火锅斩获了钟楼/鼓楼火锅打卡人气榜第2名、向云滇·菌子汤锅也登上了长安立交美食好评榜第1名。
若将大众点评定位切换到深圳,我们会发现也有许多类似的门店,包括芸山季·云境·云南野生菌火、阿山卓·野生菌火锅、彝菌云南野生菌火锅等等50家之多,且还有多数还在围挡装修中。
除了上述两城市,野生菌火锅也蔓延至京沪两地。
如北京前门的汤巴适·云南野生菌健康,以人均117元的客单价,在大众点评上斩获4千多个好评;在广渠门内的启牛山珍·云南野生菌火锅选址,经多年打拼,也俘获了不少食客。
类似的还有云林荟菌汤火锅、花菇朵·野生菌锅也凭借各自特色,在北京“发光发热”,斩获4.5以上的超高评分。
上海也有许多类似的门店。
上海新天地有茵火锅·野生菌火锅、中山公园/江苏路有菌彩云南野生菌火锅、南桥百联购物中心的季季山·云南野生菌火锅成了“区域顶流”。
随着野生菌火锅的势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涌入该赛道。
根据企查查显示,目前存续的野生菌火锅企业或门店多达568家。
其中不少野生菌火锅企业也开始扎根省外,以标准化和连锁化的方式,实现规模增长。
如芸山季从深圳起家,以“开一家新店,爆一座城”的策略,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珠海、东莞五大城市覆盖了40多家门店。
其中深圳最多,有近20家门店,分别覆盖了福田、罗湖、南山、龙岗等多个区域。
深圳开创野生菌火锅的蘑界,2022年在华侨城开设第一家,在深圳开了三家门店后,开始在武汉、广州铺设首店,目前已拥有8家直营店。
还有武陵山珍,1997年成立,以重庆为主要根据地,向四川、贵州、广西等周边省份逐渐渗透门店,目前已拥有了30多家直营门店。
而菌彩野则选择扎根本地,依靠地理优势,在云南开出20多家门店后,才开始向四川、广东、河南铺设首店,目前已拥有20多家门店。
02■
9亿人围观,
北上广遍地开花
野生菌火锅有何魅力?
在上述品牌的推动下,云南野生菌火锅逐渐出圈,在社交媒体上收获数亿曝光量。
例如在抖音平台,与野生菌火锅相关的话题播放量高达9亿,其中#野生菌火锅#话题播放量达7亿,#菌子火锅#话题播放量为2.2亿。
于是,不少年轻人或博主纷纷打卡线下野生菌火锅门店,并分享各自的感受。在小红书上,有关野生菌火锅的种草笔记多达30万篇。
那么,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野生菌火锅呢?它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1、健康养生,契合潮流。
在追求健康与品质生活的当下,年轻人对饮食愈发注重天然与营养,云南野生菌火锅凭借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脱颖而出。
天然营养宝库。野生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硒等微量元素,具有降脂、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例如,菌类中的多糖体被证实能有效提升人体免疫机能。 轻食理念的完美载体。其低脂高蛋白的特性契合年轻人对轻食的需求,菌汤火锅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营养,使其成为“养生局”的首选。 普适性健康选择。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注重品质的学生党,都能从一锅菌汤中获取健康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养生需求。
2、社交拉满,沉浸体验。
云南野生菌火锅不仅是美食,更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社交盛宴。
一方面,野生菌需严格煮制15 - 20分钟,等待期间年轻人围炉畅谈,服务员发放筷子的“开餐仪式”将氛围推向高潮,成为朋友圈的热门素材。
另一方面,山林主题餐厅通过木质装饰、自然音效及菌类文创产品,复刻云南“山野秘境”,让食客在都市中体验自然野趣。
3、清淡鲜香,差异之选。
在川渝火锅主导的麻辣江湖中,云南野生菌火锅以“鲜”破局。
清淡汤底凸显野生菌的本真鲜味,为不嗜辣人群提供品质餐饮新选择;“先喝汤再吃菌”的食用顺序,引导食客专注食材原味,契合年轻人对精致餐饮的追求。
4、食材独特,鲜味极致。
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全国九成以上的野生菌资源,造就不可复制的味觉体验。
干巴菌呈灰黑色块状外形,散发浓郁异香;美味牛肝菌肉质肥厚,鲜味突出;见手青受伤后菌肉变蓝,需充分烹煮以去毒提鲜。
此外,菌汤与土鸡或骨汤慢炖,菌香与肉香交织,形成层次丰富的“鲜味炸弹”。如“菌菇炖土鸡”将山野鲜香与家禽醇厚完美融合,汤色澄澈、回味悠长。
5、地域文化,猎奇驱动。
野生菌火锅是云南风土的缩影,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方面,作为“云南六大名吃”之一,野生菌火锅承载着地域饮食文化。
文旅融合的采菌体验活动(如玉溪易门县的“山林寻菌”项目)延伸消费场景,吸引游客深度参与。
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上的“见小人”趣闻(误食毒菌致幻)、采菌人故事(如普艳兰的转型案例)及“不发筷子防中毒”的硬核操作,既科普安全知识,又强化野生菌的神秘感,相关话题播放量超百万,持续激发年轻人探索欲。
云南野生菌火锅以自然馈赠的稀缺性、健康属性与社交传播力,成为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与地域文化体验的代表性符号。
从味觉到文化,从养生到猎奇,它精准击中了当代青年对美食的多维需求,在餐饮潮流中持续占据独特地位。
03■
提炼云南文化,
突出养生属性,
野生菌火锅正在品牌化升级
野生菌火锅能够跳脱云南地域限制,并在京沪等一线城市“批量开店”,离不开多个品牌对云南野生菌火锅产品、门店场景以及卖点的升级,使其更符合当下消费环境,从而成为一股市场风潮。
例如,通过创新吃法和优化食材组合,提升产品吸引力;门店设计从单一“自然主题”向文化符号提炼、场景分层、跨界体验等方向升级;通过强调健康养生属性,与红油火锅形成差异化竞争。
1、场景方面:提炼云南文化符号,与门店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
当前,野山菌火锅门店的设计正从单一的“自然主题”向多个方向升级。
比如提炼文化符号(如芸山季运用傣族纹样)、进行场景分层(如蘑界采用园林借景手法)、打造跨界体验(如菌彩野设置科普市集)等,以此满足消费者对“沉浸感”和“社交属性”的更高要求。
例如,武陵山珍结合武陵山区土家苗寨文化,以木质结构、藤编装饰、绿植墙为主要元素,搭配民族纹样布艺,营造出“山林秘境”的氛围。
芸山季的门店则以“云境”概念打造,通过绿植、藤椅、石桌等元素模拟云南山林氛围,结合高空云层抽象设计,强化“都市中的自然乌托邦”体验。
菌彩野在店门口打造野生菌“博物馆”,青苔上布满放大版的野生菌模型,如刚冒头的鸡枞、开伞的青头菌、撑开网纱的竹荪等,十分逼真,仿佛让人置身野生菌王国。
其昆明新亚洲店则以绿植墙、蘑菇造型灯、藤编桌椅为主,天花板悬挂巨型松茸模型,打造出“丛林探险”的就餐环境。
2、产品方面:创造新奇吃法,融入云南小吃,突出食材的新鲜和地道。
在吃法上,许多菌汤火锅以18种野生菌和宣威火腿熬制的土鸡汤为基底,搭配“先喝汤、再吃鸡、后涮菌”的三部曲仪式感,增强记忆点。
而蘑界则使用墨脱石锅(国家非遗工艺)和云南老土鸡,汤底含松茸、黑松露等名贵菌类,强调“慢熬3小时”的仪式感。
也有品牌独创蒸汽石锅+草帽盖烹煮方式,保留菌香;研发菌汤底(18种菌+宣威火腿熬制8小时)形成口味壁垒。
为了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许多野生菌火锅纷纷采用空运的方式,现场采摘野生菌再以冷链运输到各个门店,制成菌类拼盘。
例如,深圳的芸山季推出“野生菌四拼”,搭配云南特色蔬菜如姜柄瓜、水性杨花。为了展示食材的“原汁原味”,它们还设置了野生菌展示区。
3、卖点方面:凸显养生属性,强化健康功能。
为了突出健康养生属性,野生菌火锅品牌也是费尽心思。
在产品方面,提供“菌+鸡/鱼/骨汤”组合,强调低脂低卡。例如,蘑界的石锅土鸡汤、芸山季的鲜鱼菌汤锅。
菌彩野主打“低脂低卡”“药食同源”,吸引注重健康的中高端客群,与红油火锅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场景方面,门店普遍采用绿植、木质装饰、民族纹样等元素,突出原生态用餐场景。
例如,武陵山珍还原土家吊脚楼、芸山季用GRG云朵造型模拟“云南丁达尔光效”、蘑界设置热带雨林造景。
在宣传方面,均强调菌类富含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突出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例如,武陵山珍的“东方魔汤”被科学家誉为“森林药品”、芸山季的菌汤宣称能“滋补养身、强精益肾”。
通过以上多维度升级,野生菌火锅品牌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需求,更通过文化、场景和健康属性的融合,成为餐饮潮流中的独特存在。
04■
云南野生菌火锅的困境
和其他火锅一样,云南野生菌火锅虽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但其在发展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1、食品安全隐患大
云南野生菌火锅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中毒风险高和食材把控难两方面。
云南野生菌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达 150 余种,且外观各不相同,鉴别其是否有毒难度很大。
即便经验丰富者,也可能出现误判。这种鉴别难度直接导致在餐饮制作环节,容易出现使用有毒野生菌制作火锅的情况。
比如 2024 年,就有游客在大理食用野生菌火锅后食物中毒。
部分菌种还需特定烹饪流程解毒,如见手青必须高温煮透。然而,不少中小餐馆操作不规范,这无疑加大了食物中毒的风险。
此外,不法分子造谣让食品安全问题雪上加霜。这些谣言严重损害了云南野生菌火锅的市场形象,引发市场恐慌。
2023 年云南镇雄县出现虚假 “中毒死亡” 谣言,2024 年仍有商家编造 “餐馆中毒” 谣言博流量,都给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2、地域限制明显,规模化难
云南野生菌火锅地域性很强,在云南当地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或许较高,但在其他地区,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和接受度可能较低,品牌拓展面临困难。
不仅品类知名度存在地域局限,食材也有地域限制。许多野生菌只能在云南的自然环境中生长,一旦离开便很难培育。
因此,野生菌火锅品牌若想保持食材的 “正宗性”,只能通过空运批量采购野生菌食材。
而且,野生菌采摘季节性强,集中在 6 - 9 月上市,鲜菌保鲜期仅 3 - 5 天。
虽然冻干技术能将保质期延长至 18 个月,但风味流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导致非旺季门店客流量下滑。
基于上述种种限制,即便经过十多年发展,许多野生菌火锅品牌门店规模依旧难以突破百家。不少品牌门店数量三四十家左右,很难再进一步发展。
作者 | 小贝
出品 | 餐饮O2O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加微canyinjun
电话/微信号:1339216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