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银川餐饮,喊贵的和照吃的根本就是两伙人。
威记今天去银川阅海片区的朋友那里,结果见面的时候他说现在的拉面又涨价了,九块钱也就算了,却连一片牛肉都没看到,上次在老城吃的时候八块钱还能见到两片指甲盖大小的纸片牛肉。
威记惊奇的不是拉面的贵,而是他竟然到外面吃早餐了。他说孩子今天开学,起来晚了,等送完娃回来懒得自己做,于是才去吃的拉面。
这也让威记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很多人老说银川的餐饮贵,可是很多餐饮店生意照样火爆,想吃都还要排队或者预约,高档的餐饮店依旧高朋满座。其实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吃的人和喊贵的人不是同一批人。
说银川餐饮贵的人,就像威记这样的搬砖人,平时很少在外面吃,都是自己买食材在家做,对食材价格都比较熟悉,并且哪个超市有活动,那个早市的菜便宜,哪个市场的菜新鲜等等,都了如指掌。
所以偶尔在外面餐饮吃的时候,无论是吃面食,中餐,火锅,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对比,结果得出来的的结论就是什么都“贵”,不如在家吃。而这部分人又占大多数,所以吐槽说“贵”的时候,自然是应和声一片,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银川餐饮贵”的印象。
而经常在外面餐饮吃的人,由于成了习惯和需要,他们注重的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品质!比如说哪家风味有特色,哪家菜肴味道好,哪家干净卫生、就餐环境和氛围浓厚,情调和档次,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等等,这些才是他们所关注的。
所以,就算说再贵,对他们而言,该吃还是去吃,那些餐饮的生意自然就稳定。
经常在外面吃的人一般有几类:
1、单身族或者没什么负担的小两口,平时工作忙没空在家做饭,不是外卖就是在外面吃,对价格已经“麻木”了,想改善伙食或是回家吃“妈妈的味道”;有的则是不吃买办法,谁叫自己不会做,连买菜都不会,自然是不了解食材价格了,所以觉得餐饮的定价是正常,感受不到“贵”;
2、单位有食堂的人们,平时早餐和中午都在单位食堂吃,晚上可以在食堂带点菜回家,想吃热一下就行,由于一般单位都是有餐补的,自己只是负担一部分,所以,他们是感受不到“贵”的;
3、条件相对好的(比如说土豪、中产、不差钱的一族等),平时出去吃,吃的是品质,价格小贵都能接受,反正既然想好在外面吃了,有心理准备当是享受;
4、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直是在“贵”的这个环境中生活和解决一日三餐,对他们来说,这个“贵”是一个常态,既然是常态,自然是没觉得有“贵”这个问题出现的;
5、还有其它,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可以理解为请客吃饭,应酬宴请等等需求,这一类也是品质重要,贵不贵是第二位。
也大概也是为什么都感觉说银川餐饮贵那么长时间了,却没有一点改变的样子,或者改了,过段时间又恢复原样的缘由吧?很大的因素就是觉得贵的人和经常吃的人,就不是同一伙(批)人。
最明显就是手抓羊肉,前段时间很多餐饮店从128元降到最低的有68元,但是这段时间又回升到128元或者在88-98元这个幅度上。有的店则根本没动,一直是128元。羊肉销量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因为就算价格降下来了,不去吃的人依旧是不去吃或者偶尔吃;而经常在外面吃的人,该吃还是吃,他们在乎这个“贵”吗?
所以,说贵的人,还是接受现实吧,你吃与不吃,价格都在那里明码标价着,你不吃,有的是人吃。
简单一点来说,说“银川餐饮贵”?这恐怕是一个错觉和误会!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