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省高院公众号“信心为要 实干为先”专栏刊载了镇江经开区法院积极探索“融合法庭”建设的工作情况。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原文内容吧
积极探索“融合法庭”建设
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
打造“融合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动探索,也是人民法院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全省法院院长会议指出,要强化“融合法庭”建设。2025年,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在推进“融合法庭”建设中,探索人民法庭入驻矛调中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司法获得感。
全“融入”,实现资源互补整合。推进人民法庭与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定期与司法、公安、人社等8部门协同会商,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双向通报机制,及时化解重大群体性纠纷。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设立“企和调解室”,深化行业专业调解,快速有效化解涉企纠纷。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与入驻中心的司法、工会、社保部门会商,建立劳动争议“商调裁诉”全链式工作模式,推进劳动争议化解“最多跑一地”。
强“作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宜享”品牌为引领,严格依法公正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实现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深化“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完善“宜家和”诉调对接机制,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加强弱势群体的保护;完善派驻执行机制,“判后+执行”延伸释法,督促修复诚信和自觉履行。深化“三浚三易三宜”工作法,把释法说理贯穿审执工作的全过程,做到既解法结、也解心结。深化“金牌团队”联动模式,依托全国人大代表魏巧工作室、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周秀琴工作室,定期对调解工作进行研判。深化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室”建设,发挥“代表履职、强化监督、汇聚民意、协同解纷”四位一体平台作用。
促“善治”,助力共建和谐社会。推进融合法庭运行,探索“巡回审判+以案说法”形式,将“融合法庭”开进村社区。利用法庭视频云服务中心,法官实时连线基层调解人员远程指导,培育“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将“进网入格”发现、“矛调中心”化解、“集成管理平台”汇集的信息,与法院信息交互,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强化跟踪问效。开展“法官进网格”,加大对典型案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宣传,营造重视前端化解、打造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编 辑:赵品轩
校 对:常文金
审 核:孙彩萍
来 源:省高院
长按扫一扫
关注镇江中院更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