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天平法庭驻地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办事处天平大街35号,是全国唯一用“天平”命名的法庭,既是地名标志,更是尺量法度。天平法庭设立30余年来,始终肩负“天平”使命,守护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022年起,岱岳区人民法院对天平法庭的审判业务进行了调整,转变为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以及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专门性法庭。针对上述案件涉及群体面大,审理难度高的特点,天平法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动业务品牌创建,双管齐下,形成了融合党建与审判工作的“法护安居”品牌,为辖区群众保工程质量、保工程进度、保规范销售、保按约交付、保物业服务提供司法保障。
天平法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以融合党建与审判工作为主线,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建“法护安居”支部党建品牌。天平法庭作为基层城区法庭,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员学习小组,以党建促业务,将党建品牌建设与审判工作相结合,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
加强党建学习。天平法庭作为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第五党支部,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组织动员党员干警学习重大会议精神。党员干警把学习体会写成司法格言,作为对自己工作的勉励。党员学习小组每周定期进行思想交流,对思想、工作中遇到问题开展讨论。每个法官团队内部以及团队之间每月进行互评交流,并针对每个人特点开展量化成绩考核。创建“学习型法庭”、争做“学习型法官”的良好学习氛围。
打造党员骨干队伍。让党员发挥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老党员言传身教、主动示范、“传帮带”年轻党员,让年轻党员在审判实践中锻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出年轻党员的朝气与活力。
完善硬件设施。天平法庭对审判庭、调解室及当事人休息室进行分区管理,当事人休息室坐椅干净整洁,可以提供复印打印服务,并配备老花镜、饮水机、纸笔等工具,极大方便了当事人参与诉讼程序。
组织志愿服务。天平法庭依托区物业纠纷调诉中心组建法官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用司法服务温暖群众,将司法文明播撒到田间地头。针对辖区企业多的特点,法庭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多次走访当地企业进行普法宣传。
天平法庭集中专业化审理建设工程类纠纷、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上述案件涵盖了从房屋勘察建设到商品房销售、到房屋交付、到房屋装饰装修、到业主入住生活等全流程、全环节。
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审判工作,通过法院裁判指引规范作用,对合法有效的行为予以肯定,对违法分包、转包行为予以否定。严格审查工程验收手续,落实工程质量维修主体义务,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让百姓住上放心房。
贯彻落实《山东省建筑市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建立与住建部门通报联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积极引导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长远和根本上配合解决建筑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促进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合规经营。
坚持预防为先,与住建部门联动,建立会同住建部门约谈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机制。发现有逾期完工和逾期交房苗头的,督促建筑企业按期施工,保证工程进度,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约向购房人交付房屋。对已经出现的逾期交房和逾期办证情形,通过让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等方式,督促其加快施工进度,让群众尽快入住并弥补其损失。
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大格局,深度融合岱岳区七星和美社区创建,充分借助法院驻岱岳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审判团队的作用,积极诉前化解物业服务类合同纠纷,督促物业公司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建设和谐和美小区。对已形成诉讼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示范性审判,邀请业主代表进行旁听,发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天平法庭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作用,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提高审判质效、强化多元联动等方式,为保工程质量、保工程进度、保规范销售、保按约交付、保物业服务提供司法保障,全流程、整链条、各环节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居梦,积极探索党建合作新模式,努力开创互利共盈新局面。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毕思明)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