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小方爱钓鱼,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中国水产科学。
广东男子钓到隐藏款黄金鱼
2025年2月9日早上8点07分,IP地址为广东的博主@小方爱钓鱼发布了一则短视频,展示的是自己海钓的意外收获,配文是:“哦豁!钓上来隐藏款黄金鱼!!”
视频中可以看到一条海鳗已经咬钩了,其体型巨大,虽然没有参照物,但看起来总觉得应该接近米级。这就已经很难得了,更好运的是:这条海鳗全身都是金黄色的!
纯金色的海鳗在深灰色的海水中显得格外耀眼,真的仿佛是一抹意外出现的阳光。尽管被钓中了,但它依然展现出了一种流畅而优雅的美感,金色的体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有种玻璃反射的质感,其身体随着水流的波动而摆动,就像是一段金色的丝绸。
它的旁边还出现了一条体型巨大的海鱼,我猜测可能是马鲛鱼,体侧的纹路非常像,这条粗壮的马鲛鱼应该也接近米级,不得不感叹这个地方的资源也太好了。
这条海鳗在跟博主的耐力竞赛中逐渐落于下风,开始呈现出颓势,被拉得险些翻覆,我们也得以看到其侧面,那长长的吻部结合金黄体色,真的让人很难不联想到我国传统传说生物龙。
与网友一起讨论
许多网友都是这么想的,有个网友表示:“古代的龙是不是就是鳗鱼+古代人的一些想象。”
别的网友玩起梗来也基本上离不开神话元素,什么这是“龙宫太子”,“把龙王钓上来了”之类的。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说“敖丙”的网友估计是最近去看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真的好看,真的是老少咸宜,全家人都可以去看。目前这电影已经成为了中国新的票房冠军,可称得上是现象级的了。
关于龙的形象是如何演化的,有很多种说法,但基本上跟鳗鱼都没啥关系。
有观点认为,龙的形象是古代不同部落图腾融合的结果。例如,黄帝在统一中原后,可能将不同部落的图腾元素(如蛇、牛角或鹿角、马头、鹰爪、鱼鳞等)组合起来,形成了龙的形象。也有观点认为:龙的形象可能源自多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如蛇、蟒、扬子鳄等。这些动物在古代文化中可能被赋予特殊意义,并逐渐演化成龙的象征。
“主要是反光吧?”“带鱼在水里跟镜子一样,出水就掉皮!”看尾部能判断这鱼大概率是海鳗,带鱼的尾部会极致变细甚至到跟一条细线一般。不过这些网友的思路确实很合理,他们认为这条鱼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颜色,是因为鱼本身体表很晶莹能反射光线。中间那个说搞成景区的网友,意思也是这里钓到的鱼会被反射出金黄色,很适合作为卖点。
新鲜海鳗的体表确实有可能非常晶莹,甚至达到镜面反射的效果。
为何呈现出这种颜色?
海鳗的体表内藏有一种独特的细胞,名为“虹彩细胞”(iridophore)。这些细胞内部分布着有序排列的鸟嘌呤晶体,这些晶体具有反射可见光的能力。通过这一反射机制,海鳗能够在阳光普照、水域开阔的环境中巧妙地模糊其身体轮廓,从而达到一种类似光学迷彩的效果,能迷惑狩猎者。
如果该钓点附近阳光强烈或者是有什么金属或者玻璃反射光线到海鳗身上,就可能让这条海鳗呈现出如此不可思议的色泽。
其实很多远洋鱼类都有类似的皮肤结构,我能想到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带鱼!相比起带鱼的皮肤,海鳗简直算得上是暗淡。
除了拥有“虹彩细胞”之外,带鱼的体表还覆盖着一层被称为银脂的丰富脂肪层。这些脂肪细胞以有序的方式排列在带鱼的身体表面,构成了一个个微小的凸透镜阵列。由于银脂本身具有极高的反射率,且呈现出亮丽的银色,这使得整条带鱼仿佛变成了一件闪耀着金属光泽的艺术品,宛如抛光过的不锈钢一般。
不过带鱼被捕捞上岸后,其体表的银脂会因为与空气的接触而逐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带鱼的光泽就会消散,最终变暗,所以要判断新鲜带鱼十分容易。
除了反光的可能性外,海鳗种群中确实存在着自然呈现金色的个体。这种金色的海鳗肯定是相对稀少,但也曾多次被发现。不过金色的海鳗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物种,而是某些海鳗因为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