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两个钓鱼旺季,分别是春季和秋季。春季是随着气温回升,鱼儿恢复进食,然后纷纷进入繁殖期的季节。秋季是随着气温凉爽,鱼儿进食增加体重,准备过冬的季节。所以说春季的鱼其实比秋季更好钓一些,因为恢复进食的鱼类体力不足,远不如秋季的鱼那么“聪明”,再加上繁殖因素,在浅水的时间更长一些。春秋两季的鱼情都是多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整个季节的温度变化巨大,所以说钓鱼旺季更应该注重鱼情鱼情的变化规律,不然钓鱼旺季都未必钓得到鱼。
一、先小后大
钓鱼最重要的是资源,当然现在到处资源都不是太好,能钓鱼的地方不多,而且鱼少而且比较远。春季一定要注意水面的选择思路,这是因为不同的水面出鱼的阶段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水面鱼情已经变好,有的水面鱼情往往还没开始,其中的规律就是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就是说小水面鱼情最先变好,因为水面越小升温越快,然后随着升温较大水面的鱼情才逐渐变好。注意水面的变化,原因就在于刚恢复进食的鱼往往是最好钓的。
二、先鲫鱼后大鱼
气温逐渐上升,水温逐渐上升,所以最先恢复进食的一定是最耐寒的鲫鱼,然后等到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的大体型鱼类才会逐渐恢复进食,鲤鱼、鳊鱼、黄颡鱼也都比较耐寒,所以开口的时间也相对早一些。等到气温稳定而且暖和时,草鱼、鲢鳙才会逐渐开口。所以说春季一定是从小水面钓鲫鱼开始的,而水面大升温慢鱼情本就稍晚,其他鱼类也不如鲫鱼耐寒,开口本就相对晚一点,所以大水面钓大鱼往往要比小水面钓鲫鱼晚一到两个节气。
三、钓位深浅变化
气温条件不同,水温条件不同,对鱼类影响最大的就是躲藏的水深不同。我们都知道如果非常冷,那么浅水不如深水暖和,如果比较热,浅水不如深水凉爽。春季的气温是从冷到热的变化过程,所以太冷的早春要钓深水才行,仲春浅水比深水暖和,这是鱼类恢复进食到浅水活动的阶段。晚春阶段气温已经比较暖和,浅水还谈不上酷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觅食之后,恢复体力的鱼不会在浅水活动,所以晚春还是应该钓深一点,但是也比夏秋季节要浅点,毕竟此时是大鱼大量觅食准备繁殖的阶段。
四、地形变化
深浅变化其实是不是选择钓位的第一步,方位、地形才是,一般来说是选择合适的方位,然后选择合适的地形,最后再是深浅的问题。早春阶段钓鲫鱼为主,此时气温低而且不稳定,寒冬怎么钓此时也怎么钓,以向阳避风的方位钓深水障碍物最佳。仲春阶段是钓鲫鱼的绝佳季节,此时向阳的浅水区域暖和而且食物丰富,所以整个仲春阶段都要钓向阳才行。晚春总体水温升高,向阳还是阴凉差别并不大。地形的选择要注意水面大小和目标鱼,小水面钓鲫鱼时向阳的水草浅滩最佳,大水面守大鱼时,牢记向阳的大湾、大小水面相连处,这是大鱼恢复进食最先进入的地方。
最后还要注意天气变化,早春钓阴天雾天为主,讲究钓稳定。仲春钓烟雨雾的天气为主,弱光钓浅水才是绝佳。晚春钓凉爽为主,刮风下雨时鱼情最好。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