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钓位事半功倍!相信这一点基本上野钓的钓友都不太可能会否认(十几年前钓黑坑也这样),一个好的钓位能至少帮助你提升50%的鱼获,有时候甚至同一片水域有的钓友爆护有的钓友走空——好的钓位你随便钓真的都有鱼,不好的钓位你花样百出照样口不好。
今天我们来讲讲早春野钓到底是钓深还是钓浅的问题,根据我这几十年的经验来看:都对也都不对,野钓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你死守一个方案肯定至少有一半的概率选不对。因为春季天气多变,气温相差巨大:有时候白天能到20多度有时候能降到只有几度,如此大的温差你指望在一个地方每次都钓得到鱼肯定不太现实!
早春出大鲫
连续晴天、连续暖阴天钓浅
天气其实不重要主要是温度区间:如果连续多天处于比较高的温度那么鱼儿肯定在有草的浅滩活跃,因为浅滩最先升温、有草的地方温度又比别的地方温度稍微高那么一点点。很多钓友问我:温度到底需要到多少度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同地域鱼儿对于低温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哪怕是同一个品种的鱼,就比如在北方结冰之后一样能钓得到鲫鱼、鲤鱼甚至是食肉鱼,但是南方结冰之后就很难钓得到鱼(冰期太短,需要时间适应调整,结冰两三天还没有调整过来就到化冰期了)。
所以,蓑笠哥的意思是比前置温度高5摄氏度左右就可以考虑钓浅了,水温升起来会落后于气温,大约8-24小时(看有没有风,有风就同步很快,越大越快,但是有风即使是升温且比较高温也不能钓太浅)。但是草区里面即使是有风的天气升温也很快,大鲫鱼也很喜欢来这种地方呆。
当然不止是鲫鱼,南方一些地方的罗非、鲮鱼也喜欢在早春来这种地方晒太阳——但正在晒太阳的鱼不太好钓,并不是它们不吃,而是太浅了亮水它很容易看到你,害怕就走远了。所以你可以找附近的二道坎或者浑水以及有草的地方钓。
升温、暖阴天钓浅滩
初晴、降温、持续低温钓深
当然也不会是特别深,早春的鱼儿都在会繁衍迁徙做准备了,即使是降温、寒冷它们也不会去特别深的地方了,这个钓深是相对钓深:看平均水深的。一般遇到这种天气我就喜欢在大面积浅滩里面或者附近找深坑、沟渠什么的,往往有不错的收获。记得前年一个钓点,相差大约50米,就有一个6米大深坑附近有大面积浅滩——出太阳我就去浅滩钓底草铺面的地方、降温吹风就长竿钓这个大深坑,每次都有不错的鱼获(大鲫鱼、鲤鱼、黄骨鱼、黄尾)。
除此之外一些老河道、江河边上引水的凹沟、江河边上的半淹没的沙坑都是降温之后鱼儿喜欢呆的地方。当然有些山体水库是没有这些地形的,但是你可以找向阳背风稍微深点儿湾子桦尖(深浅结合),它们并不会在这里呆很长时间,但是它们觅食巡游会经过这里。
持续降温找坑
繁殖打水找草钓浅
南方的温度回升很快,所以鱼儿的活跃的时间要相对早一些(用长江流域当做基准线的话,两广地区鲫鱼和鲤鱼要提早一个月,北方迟一个月)。所以早春只要你发现有鱼儿在岸边枯草边上频繁打水,那么你就只能钓浅滩了——即使是降温下雨也还是钓浅滩(最多找草厚一点儿的地方)。
这个时期鱼儿基本上都是鱼群贴着岸边巡游,看到枯草什么的就去甩尾。但这期间雌鱼吃钩的概率不高,钓起来的大多都是雄鱼。这个时段大多是气温处于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水温大多在13-19摄氏度之间。
在此之前也是完全可以钓的:产卵会让鱼儿迅速变瘦,它们需要大量的高蛋白食物来补充,但是早春这种食物并不多见(它们同样会吃其他即将产卵的水生昆虫)。虽然它们很饿但是吃得也不多,满满一肚子都是鱼卵,所以窝子不用打太多,吃饱了它可就跑了!
频繁打水的地方有鱼!
北岸浅滩优先选择、背风深处优先选择
这一点是因为太阳南斜的原因,这样会导致南岸接受的光照时间比北岸短,北岸温度就相对高一些。即使是吹南风,表层温暖的水也会被浪带到北岸优先升温,所以这个思路还是得延续冬季的没有问题。
而如果你要钓深处那么就是背风向阳的地方是最靠谱的了:背风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流动,温度稳定才是鱼儿第一需求,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地方鱼儿不喜欢呆的。当然这个“深处”并不是要你找最深的地方,而是当前季节鱼儿活跃大概位置附近深一点儿的地方。你好比我前面举到的那些例子一样,你去尝试一下肯定不会让你失望——前提是这片水域有鱼(即使是有网工电工的地方找好地方一样能钓到鱼,没有鱼的地方网工和电工它们也不会去对不对?)。
大鲫鱼很过瘾的!
关于早春野钓深浅的抉择钓友们应该有谱了怕?说重点就是:深浅不重要,天气才是最重要的。当前天气下面鱼儿在哪些地方活跃,只要你找准了不怕钓不到鱼!如果你实在摸不准还有一招:你看哪里有鱼儿大水花、有鱼儿打的浪、有动静就去哪里就行了。好多次我打好窝子选好钓点之后,听到某个地方连续有动静,里面换地方口强几倍!就去年12月初那次,本来台钓玩法,鲫鱼不多且小一上午就钓了四五斤,看到草区里面有鲫鱼动静立马多窝走钓,最后小鲫鱼全给其他钓友大鲫鱼二十多斤,最小的三四两。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在造物主所赐的世界里常享爆护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