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2月10日电(记者艾福梅)“95后”姑娘司雪大学毕业后决定到村里养鹅时,不仅遭到父母反对,还惊呆了同学朋友。一个娇滴滴的城里姑娘,啥农活都没干过,还敢养鹅?
然而7年后,司雪学会了育雏、给鹅苗打疫苗、给鹅治病等全套活计,实现了自己的“养鹅达人梦”。“现在每年养鹅约5000只,所有活我们夫妻俩都可以包揽。”司雪骄傲地说。
司雪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市区,2017年从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婚后的她,看到丈夫家有鱼塘100亩、田地上百亩,萌生了到村里发展养殖业的想法,并最终确定养大鹅。她和丈夫先购入一批小鹅苗,但因为养殖经验不足,这批小鹅苗几乎“全军覆灭”。
(资料图)司雪正在喂鹅。新华社发
小夫妻有点沮丧,但没有放弃。丈夫把汽车卖了,又购入一批鹅苗。他们精心呵护,一旦发现鹅苗生病,就赶紧拎着鹅跑银川找兽医。同时,司雪边干边学,跟着当地兽医学,跟着网络学,慢慢地她自己能解决大部分鹅生病问题,鹅的成活率提高了。
“前三年我们特别累,基本没挣到钱,唯一的收获是积累了经验,捋顺了如何养鹅。”司雪说,她性格要强,不想让人看笑话,所以咬牙坚持,而且她相信,“一次两次失败,三次四次总会成功”。
司雪一年到头基本白天都待在农场。孵化和育雏的关键时期,她和丈夫24小时轮班看守。
在司雪看来,养鹅最大的挑战是打疫苗。据她介绍,鹅苗出壳后头一个月,为保障其健康成长,需及时接种疫苗。“几天大的鹅苗不到巴掌大、软乎乎的,我拿着针都下不去手,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打了一只,结果小鹅苗还是死了,自己难受得不行。”司雪说。
司雪也想过让丈夫学打疫苗,但男人手太重,更不适合。没有办法,她只能继续学。如今,农场里所有鹅苗的疫苗都由她接种。“给小鹅苗打疫苗,速度一定要快。我老公抓,我打,基本不停歇。现在,我们农场的鹅苗满月存活率高达95%。”司雪说。
冬日,司雪养殖的大鹅正在室外活动。新华社记者艾福梅摄
从创业到现在,司雪一直坚持高品质养殖,基本每天都让大鹅去鱼塘活动。
“刚开始亲戚朋友帮忙宣传,后来通过社交平台宣传,我还尝试在鹅蛋特别多的季节直播捡鹅蛋,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大鹅大部分都通过零售卖出去,价格比批发好很多。”司雪说。
多年的坚持和探索,终于成就了司雪的“养鹅达人梦”。她注册了“塞上鹅姑娘”的商标,希望能进一步打响品牌,让更多人吃上她家的大鹅和鹅蛋。
她的勤奋和努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创业致富带头人、巾帼奋斗者……众多荣誉扑面而来。“这些认可改变了父母的想法,让他们意识到广阔的农村大有作为。”司雪说。
司雪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新华社记者艾福梅摄
逐渐走上正轨的司雪没有忘记回馈社会。2023年,她全程免费帮助指导青铜峡市瞿靖镇尚桥村发展养鹅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她还带着乡村妇女开展直播带货,线上推介青铜峡市特色农产品。
新一年的目标,司雪说要拿下执业兽医师资格证。“这样,附近村民养鹅遇到问题,我就能帮助他们。”她说。
对于未来,她还有更为宏大的想法。依托农场附近就是青铜峡市有名的乡村旅游点,她计划继续保持现有养殖规模,发展以铁锅炖大鹅为主的农家乐,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我还年轻,想努力闯出一片天地。”司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