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早冬羔因品质优、出栏早、上市快等特点,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巴里坤县以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为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母羊舍饲圈养、四季出栏模式,在增加养殖户收入的同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巴里坤县奎苏镇三十户村村民简会光正准备为刚出生的羊羔喂奶。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吾木尔汗摄

  2月8日,在巴里坤县奎苏镇三十户村村民简会光的养殖圈舍里,简会光正忙着准备饲草料喂羊。他告诉记者,他家共饲养多胎生产母羊300余只,目前已有30多只母羊产下羊羔。2022年,他从和静县引进了巴音布鲁克黑头羊,在镇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现在已经逐渐走上了规模化养殖道路。简会光说:“冬羔会好一点,5月份,6月份羊娃子卖得早,价格也高,效益更好,到10月、11月,二茬羊娃子就会产下来,一年收入大概能有十几万元。”

  近年来,巴里坤县各乡镇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进牲畜品种改良,发展优质、高效、规模化养殖产业。为保障冬羔成活率,巴里坤县畜牧相关部门加大了技术服务指导,帮助养殖户做好接羔育幼、防疫、饲草料储备等工作,确保畜牧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农牧业发展中心干部为养殖户讲解羊羔科学养殖管理知识。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吾木尔汗摄

  巴里坤县奎苏镇农牧业发展中心干部关集文说:“在下羔期间,我们技术员随叫随到,在防疫、养护、管理、保温等方面给养殖户作一些指导,保证养殖户的丰产丰收。”

  同时,奎苏镇积极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加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行冬羔生产和舍饲圈养多种措施相结合,既满足了市场供应需求,又增加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二十里村村民喻正柱饲养了80只母羊,从2017年起他家就开始发展冬羔生产,每年冬羔出栏会给家里带来一笔不错的经济收入,家里条件也逐渐好了,目前喻正柱家的20只母羊已产下了早冬羔。喻正柱说:“早冬羔好的一点就是10月份下羔,赶5、6月份母羊还能产一回,这时候10月份产的羔重量大概能达到20公斤左右,这也是价格最好的时候,我们主要养殖萨福克杂交羊,它的肉质好、尾巴小、瘦肉多,出肉率也高。”


正在进食的羊群。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吾木尔汗摄

  在巴里坤县健坤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棚圈里,记者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羊羔撒着欢儿来回奔跳,看到饲养员把饲草料填进食槽后,它们又争先恐后地赶来“抢食”。

  据公司养殖场负责人任玉新介绍说,目前公司养殖场有适龄母羊3000多只,大部分为多胎肉羊品种。其中湖羊两年可生产三胎,每胎至少产羊羔两只以上,现在陆续开始产羔,已经产羔1000多只。

文 | 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吾木尔汗

编辑|张亚兰

责编 | 赵春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