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鹅,不少人就会想起东北的名菜——铁锅炖大鹅。然而,如今在农村地区,想要吃到鹅也绝非易事了,甚至是花钱也未必吃得到,原因就是农村也很少人养鹅了。

比如我今年春节,想着买只鹅来招待亲友,却发现整个村子没人养鹅,就连镇上也没发现有人卖鹅的。你们村里也是这样吗??为何现在农村养鹅的也越来越少了呢?今天咱就来唠唠农村养鹅那些事儿。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肯定对大白鹅不陌生。过去,农村家家户户的小院里,除了鸡和鸭,最常见的就是那摇摇摆摆的大白鹅了。可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农村养鹅的人家越来越少,这到底是为啥呢?

以前农村养鹅,那可是有不少好处的。最重要的一点,鹅可是看家护院的小能手。在过去,农村的生态环境好,黄鼠狼、蛇、老鹰这些动物经常出没,家里养的鸡鸭总是被它们惦记着,一不小心就成了它们的腹中餐。

但只要养几只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鹅的警惕性特别高,听觉敏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扯着嗓子大叫。

而且,鹅的领地意识超强,只要发现有陌生动物靠近,不管对方是啥来头,它都会伸长脖子,扑腾着翅膀冲上去,连凶猛的黄鼠狼见了它都得绕着走。

有了鹅的守护,鸡鸭们就能安全多了。就算是陌生人来了,鹅也不会轻易放过,所以说,过去农民养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家里的家禽“保驾护航”。当时很多村民,都会特意混养几只鹅,这也是过去农村鹅很常见的主要原因。

不过,现在农村养鹅的越来越少,这背后的原因也不少。

首先,鹅的“饭量”可不小。老话说“家有万担粮,不养扁嘴王”,这“扁嘴王”指的就是鹅。鹅是食草动物,看起来吃的是不值钱的青草、蔬菜和粮食等,但它食量惊人,每天要吃大量的青草和饲料。

要是养殖规模大一点,光饲料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鹅的产蛋量和它的食量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只鹅一年产蛋也就几十枚,和鸡鸭相比,实在是太少了。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养鹅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农民们自然就不太愿意养了。

其次,鹅实在是太吵了。老辈人常说“与人不和,劝人养鹅”,这话可不是没道理。鹅特别爱叫唤,而且声音又大又尖锐,从早到晚,只要有点动静,它就叫个不停,要是家里养几只鹅,那可真是热闹得不行。

农村邻里之间住得近,这样的噪音很容易影响到邻居,时间长了,难免会引起邻里之间的矛盾。

再加上鹅脾气暴躁,不仅会攻击陌生人和其他动物,有时候连自家人都不放过,冷不丁就会冲上来拧人一口,让人防不胜防,这也让很多人对养鹅望而却步。

最后,鹅的养殖难度比较大。

鹅苗的价格比鸡鸭苗要贵不少,而且鹅对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的要求也更高。鹅喜欢干净的水,需要经常洗澡,对温度、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养殖过程中,稍有不慎,鹅就容易生病,而且一旦生病,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死亡率相对较高。

对于现在的农民来说,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或者从事其他更轻松、收益更高的行业,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这些“娇贵”的鹅,所以养鹅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时代在变,农村的养殖习惯也在跟着变。虽然养鹅的人家少了,但那些关于鹅的有趣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农村人的心中。不知道大家对农村养鹅这件事有啥看法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