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人们对健康饮食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有钱人,对生长在野外的各种野菜情有独钟,你像藜蒿,过年的时候甚至卖到了20多元1斤,比猪肉还贵。用来炒腊肉,特别的好吃。其实类似于这种野菜,在农村野外非常多,你像鱼腥草、刺儿菜、蒲公英等等,时常在农村集市上看到有人售卖。



而笔者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种植物,它很特殊,在古代的时候它是常见的蔬菜,是五菜之一。后来逸生成了野菜,它就是薤白。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认识并了解这种植物。如果春节期间,你吃腻了大鱼大肉,不妨去野外挖些薤白来试试,保证让你胃口大开。

认识薤白、了解薤白薤

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它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应用和食用历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所谓五菜,即“葵、韭、藿、薤、葱”,其中薤说的就是它。《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可见薤白在先秦时期以前,薤白是当然人们常食用的一种野菜。



薤白也叫野葱、野薤、野蒜、小根蒜,它是石蒜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我们现在用来调味的大蒜、韭菜、葱是近亲。而薤白之所以叫野葱、野薤、野蒜,其实就是因为薤白同时具备了大蒜、韭菜、葱的某些特征。例如它的扁扁的,中空,有点像韭菜也有点像葱,根则有大蒜的味道。



薤白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在农村很多山坡林下乃至农耕地附近,都能看到成片的生长。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很常见,因此它也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可食用野菜之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五子周王撰写的《救荒本草》中就有记载薤白,其中就有提到人们采挖薤白作为野菜食用的记载。



薤白的价值

薤白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本草,是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你像它的地下鳞茎,可以用来凉拌或者盐渍、醋渍,吃起来脆嫩可口,独具风味,超级下饭。另外它的全草洗干净之后还可以像葱一样,用来炒鸡蛋、煎鸡蛋或者炒腊肉,香味更甚,非常的好吃。尤其是炒腊肉,更是湖南的经典名菜,特别是在湘西一带。



薤白除了可以作为野菜食用的同时,它同时还是一种非常具有药用价值的本草。它的根蒸熟之后晒干,就是赫赫有名的中药材薤白。药用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作用。你像胸痹疼痛、痰饮咳喘、胸闷不舒、心绞痛,其实我们都可以拿这个薤白的根来煮粥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提到:“薤白粥治老人冷痢”,也正是因为薤白的独特价值,因此薤白在民间也被称之为“菜中灵芝”。特别是对保护心肺方面有非常好的帮助。薤白粥:准备15克左右的干薤白或者45克左右的鲜薤白,搭配100克粳米共煮粥,煮好之后搭配油盐调味即可食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正是挖野菜的季节。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么春天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美味的野菜了。薤白不仅价值高,价格也高,目前薤白价格在40元1斤左右,不管是自用还是售卖都是非常不错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薤白了解了吗?你听说过薤白吗?你吃过薤白这种野菜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