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地区,当地人将这么一种产品称之为“中国干酪”,这便是腐乳。



初闻它的味道,可能有些许刺鼻,但细细品嚼,却能勾起人们的欲望,在我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几乎每个省份人的的心中都有一份直击味蕾的腐乳独有味道。



不过,要说腐乳中历史最悠久、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诸多荣誉之称的,还得是王致和腐乳。



王致和腐乳不仅成为老北京人的心头好,更享誉全国,可如今,王致和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曾经人们用馍配着王致和一起吃能吃好几个馍,但现在一块腐乳甚至下不去半个馍,这是怎么回事?



各地不一样的腐乳

老一辈人对腐乳的情感源于物质匮乏年代的共同经历。

在五六十年代,腐乳因价格低廉、耐储存,常与馒头、白粥、青菜搭配,成为家庭餐桌上的主要下饭菜,这种半块腐乳一碗粥的简朴饮食模式,凝结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



而腐乳,也有很多益处,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等元素,尤其是其发酵过程也使得蛋白质更容易被吸收,帮助人体消化、调节和降低胆固醇等益处。



在我国,各个省份都有一个独有的腐乳味道。

在云南,牟定天台羊泉腐乳成为一代人的象征,甚至其被誉为上苍赐给牟定人民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更是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黑龙江,克东腐乳成为他们的心头爱好,更是被誉为“黑龙江的宝藏”。



在广东,广合腐乳成为广东人的美食,是很多人广东人童年记忆中不可获取的美食之一,被誉为“广东人的老干妈”,在浙江,绍兴咸亨腐乳美誉全省,其产品中还有为数不多的玫瑰味。



在广西,作为桂林三宝之一的桂林腐乳成为广西的代表,早在清代,袁枚就称其为腐乳中之上品,在重庆,重庆忠州腐乳是老一辈川渝人的最爱。



当然,除了上面的腐乳外,湖南平江腐乳的醇厚浓香、四川夹江腐乳的油泼辣子风味等,均展现了中国腐乳文化的丰富性。



而要说这历史最悠久的腐乳企业,那当属于王致和,但或许你我都没想到,王致和的创始人王致和的故事,却充满戏剧性...



王致和与他的王致和传奇

王致和出生于安徽,本是一名举人,1669年清康熙八年间,王致和进京赶考却应试不中,但彼时他身上再没有经费,无法返徽,于是便选择留在京城,靠自己的双手赚钱。



而他的秘诀便和小时候做豆腐有关,在京城,他开始做起豆腐,与此同时,他也在等待着喜爱一次科举考试的机会。

但在后续的多次科举中,他皆以失败告终,不过,上天给他关闭了科举之门,却为他打开了生意之窗,他的生意蒸蒸日上,甚至他还发明了臭豆腐

据说,一次夏天的时候,因为豆腐没卖完,而他则要进行科举考试,害怕这些豆腐坏掉,便将剩下的豆腐切割为四方小块,并撒上了盐和花椒等辅料,放在一小缸中。

之后,他便一直忙于科举考试,忘记了这件事,直到秋天之时他才想起这件事,随后当他将小缸打开的时候,一股臭味直击鼻腔,而豆腐也变为了青色。



王致和尝了尝这臭了的豆腐,没想到味道竟然很好吃,闻着臭吃着香,他将这一种豆腐给街坊邻居品尝,都说这东西很好吃,从那之后,王致和也开始将豆腐生意放在了第一位。

1678年康熙十七年,王致和创办“王致和南酱园”,形成了一个以臭豆腐为主,酱豆腐、豆腐干等为辅的豆腐业。



而他的臭豆腐也远销各地,清末时期,更是被慈禧赞不绝口,成为慈禧的日常菜,慈禧赐名臭豆腐为“青方”。



随着王致和的名声越来越大,不少人争相模仿王致和的名字,以响应王致和的名声,打造了如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多家企业。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在公私合营的影响下,王致和和上面三家并入田村酱厂,并合并为田村化学酿造厂,1972年更名为北京市腐乳厂,而到了1985年,北京市腐乳厂又更名为王致和,沿用至今。



王致和也凭借着其细、腻、松、软、香的特点、发展为除了青方外,还有红方、白方三大类的几十个品种,不仅享誉国内,更享誉多个国家及地区。



王致和的负面

但如今,关于王致和的负面新闻比比皆是,有人说,王致和的味道不再像以前的那番一样,也有人说王致和的腐乳个头变小



的确,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王致和也从曾经的人工石磨变成了机器化进展。



更让王致和面临挑战的分别是2016年的死蛆事件和2024年王致和豆腐乳因可能存在蜡样苞芽杆菌被欧盟要求召回的事件。



对于事件1,王致和表示是二次污染造成的,或是保存不当引起,而对于事件2,这种细菌之所以会爱上腐乳,是受到原材料自身、生产过程及消费者储藏不当形成的。



种种因素,都导致王致和不如曾经,那么,王致和真的陷入一种循环了吗?



不断调整与复苏

其实,近年来,王致和也在不断革新,诸如推出“减盐全豆腐乳”,引领健康新风尚,再比如开拓餐饮渠道的合作,如和海底捞、东来顺等餐饮。



与此同时,王致和也大力开展线上销售,这也导致王致和的销售额不断回升,在2021-2023年度期间,王致和的销售额稳定超十亿元。



除了线上外,王致和也不断朝着线下走去,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王致和推出的“王小和”形象也深入人心,走入学校,抓住年轻人的味蕾。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