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最近看到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一段话,感受颇深。

他说:“大领导们的子女,通常要比普通人成熟10岁左右……现在中国最有钱的人,都在儿女中学毕业后,就将他们送出国了……绝大多数市民阶层或草根阶层的子女,如若不能在成年以前,摆脱娱乐和文艺的侵袭,即使上了大学,也逃不过底层的宿命,成为最底层最普通的脑力劳动者。”

为什么大领导们的子女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成熟?

普通家庭的孩子,真的无论怎么努力都逃不过“底层宿命”吗?



第一,大领导的子女,确实发展都更好

之前上班的时候,认识了不少领导家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大领导的子女不管成熟不成熟,反正十有八九都有着我们普通孩子羡慕而不得的工作。

比如,有位领导的女儿,毕业于国外顶尖建筑院校,回国后,就考进了我们这一所大型设计院,才三十多岁,就已经是公司的中层领导了。

还有位领导的儿子,高考时上了211,大学还没毕业就去了德国留学,现在是一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

还有几个小领导的孩子,虽然没上面俩领导的孩子厉害,但所从事的工作,也都是普通人家孩子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挤破脑袋还很难获得的岗位。

为啥大领导的孩子工作都特别好?是他们利用职权为孩子 “铺路搭桥”吗?

还真不是!因为相比普通家庭,大领导家庭的孩子在以下2点上更有优势:



1)更清晰的人生规划

普通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认知水平还相对有限的。

他们往往很难意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甚至秉持着“人的命、天注定”的陈旧观念,把孩子的未来完全交付给天命,让孩子在各种试错中摸索前行,白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错失诸多成长与发展的良机。

反观那些大领导家的孩子,尤其是认知高还特别有钱的,恨不得从刚怀上孩子就为其铺就成长路径。

比如,峰学蔚来创始人张雪峰,女儿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给她规划好了未来升学路径。

小学在苏州公立学校读书,中学转入国际学校,避开中考压力,高等教育阶段目标是考入香港八大名校继续深造硕士。

就算女儿学习不好,考不到香港八大名校,那就混个本科,毕业后进银行工作。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写道:“人生没有规划,就如同航海没有指南针。

大领导家的孩子,之所以发展的更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凭借丰富的资源与高认知,早早的就为他们的每一程精准布局,锚定方向,努力前进。

而普通家庭因资源匮乏、认知局限,孩子只能在迷雾中独自探寻,差距在这清晰规划与懵懂摸索间逐渐拉开。

2)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相比普通家庭,大领导家庭在经济上更具优势。

所以,他们能为孩子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更好的学校、家教等,甚至可以轻松的把孩子送到国外去。

不过除了经济上的优势外,大领导家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优势,那就是人脉资源。

罗翔老师曾说:“年轻的时候,别把太多心思放在人脉上,不是因为人脉不管用,我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人脉特管用,不是一般的管用。但问题是,这世界上所有社交关系的法则都是利益互换,如果你自身实力不够,你是不可能有什么厉害人脉的。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自身实力强的人,更容易吸引到优质人脉,因为他们能为对方提供价值。

相比普通人,大领导更容易积累优质的人脉关系,而这些关系,都可以为他们孩子的未来铺路搭桥。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在银行工作,每个月底为了拉存款忙得焦头烂额,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业绩还总是差一大截。

可她一个同事,是某领导家的孩子,初入他们银行,就从来不愁业绩,往往一个电话,就能轻松的帮他完成巨额存款指标 。

可见人脉资源对大领导家孩子职业助力之大。

第二,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逆风翻盘?

普通家庭的孩子,实现阶层跨越,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过程。

这一点我们通过小米创始人雷军,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等成功企业家的案例上都可以看出来。

普通家庭的孩子若想逆风翻盘,家长若能助一臂之力,这个过程或许会轻松一些。



1)重视教育

无论是拼多多的黄铮、京东的刘强东,还是小米的雷军,虽然出身普通,但却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所以,父母若想孩子实现阶层跨越,最基础的就是让孩子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并且保证孩子接受大学教育。

2)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

普通家庭在资源上相对匮乏,孩子难以像富裕家庭孩子那样轻易获得各种机会和支持。

但核心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抗压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可以让孩子凭借自身实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以能力弥补资源的不足。



3)善于利用社会资源

相比大领导家的孩子,我们普通孩子最缺的其实就是各种资源。

作为家长,我们没有能力在金钱上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资源,就要抓住各种社会资源挖掘和利用。

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线上丰富的学习平台、开源的学术数据库等都是提升孩子认知眼界的免费资源。

4)帮助孩子规划未来

普通父母,虽然没有能力像张雪峰那样为女儿定制高端人生规划。

但我们却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梳理从兴趣到职业的成长路径。

比如,留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喜好,若发现孩子对编程感兴趣,小学时引导其接触编程启蒙课程,中学参加信息学竞赛,大学报考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后投身互联网行业。



你认识大领导家的孩子吗?他们是否比同龄人成熟些?你认为他们获取优质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供其他有类似困扰的网友参考~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