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岁到 16 岁是学生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不应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还应关注孩子各种意识的觉醒,以及成长带来的种种烦恼对学生的影响,这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在学校,为防止学生之间产生不当情谊,学校会要求男女同学保持距离。在家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甚至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算成年人,没有隐私。可是看了网上一个抱着转圈圈的挑战后,我们应该有所醒悟了。
“儿子抱妈妈”挑战流行,年龄差却让人难以直视:请有点边界感吧!
从初中一直到高中,家长的危机感越来越强。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处处依靠父母,而家长们舍不得孩子,一旦高考结束孩子远离家乡,团圆的机会就少了。或许受这种心态影响,笔者发现最近有很多网友上传一些帖子。
一股儿子抱着妈妈转圈圈的风潮大概从 2024 年开始兴起。比如有一段视频,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抱起妈妈,在镜头前温馨互动,看似有爱,但评论区不少网友发出不忍直视或担忧的评价。
作为视频主角,家长们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孩子和家长的年龄差不容忽视,十几岁的男孩上初中或高中,已有青春意识。把母亲背起来、抱起来、走几步甚至亲脸,评论区炸开锅。
如果家长担心学生在学校内对其他异性同学产生不该有的心理,那么也应该明白这个年龄段,盲目追求这种所谓有爱的互动会给孩子带来困扰,无论身份是同学还是父母。如果不能学会与家长保持适当距离,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交往,甚至难以建立正常的交往观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多参与挑战的家长可能是出于炫耀
这种炫耀心态其实不难理解,就是想给别人营造一个家庭美满和谐的画面。然而,一旦忽略这个阶段学生所受到的种种影响,只能说明家长们此举是非常缺乏教育常识的。
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方式应有所不同,小时候若不抱抱孩子,可能影响他们情感认知的发展,但长大后情况则相反。其实美满幸福的家教环境不一定要通过这种挑战来体现,家长们的问题在于对青春期教育缺乏认知,把已上初中或高中的孩子当成永远的宝宝。
在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生成长规律。而且,一旦社交媒体进入学生生活,除了会影响其学习,盲目跟风一些潮流还可能影响学生的风评和心态发展。
如今的教育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所谓的严父慈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但也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温情教育,关键仍在于理性和智慧,这样才能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
如果说一个十几岁的学生家教是这样的,那么他在班级里的表现可能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突出。有的家长认为,跟父母关系过分亲密的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反而会更差,他们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学习的自主性也较差。
不少家长也许会把所谓的学习压力和困难直接归咎于应试教育,却忽略了自身教育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但这种问题并非轻易表现出来就能解决的,这是本末倒置。而且,过分亲密的家教环境不利于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不少学习成绩下滑的案例也都与家长的过度干预有很大关系。
家长表达爱却忘记了学生这个阶段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所以青春期的学生一定要重视自我管理,这是接下来迈向大学的一个关键能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