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犯罪辩护律师:从掼蛋游戏看刑事辩护工作



过年小聚,游戏掼蛋。边玩边聊,边聊边乐,喜气洋洋。大学期间玩棋牌类游戏总是想着能够通过记忆判断对家手中还剩下什么样的牌,以便应对。如今掼蛋,又找回了之前的感觉,虽然与之前玩的其他游戏的规则不同,但大同小异。

朋友聚会掼蛋,纯属娱乐,不涉及财产押注,只为开心快乐。

一、观战感触

观棋不语,这是规矩。但是难免会有讨论,尤其像我这种没有上过手的,会被现场教学。我就发现一副牌来得虽然随机,但是在组合和出牌顺序上的不同,会导致结果截然不同。

一张牌决定一整局,一次出牌决定也可能反转整个局面。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这个因素,打牌者对本项游戏的熟练程度、组合棋牌的想法,以及在出牌过程中的随机应变,都时刻决定着下一出牌顺序,直至结局。被动主动局面可能瞬间改变,这都是人的因素在影响。

第一全局思维。全局思维是高维度思考整个牌局的想法,是胜利的法宝。拿到牌就需要对牌进行组合,判断本家以及对家的实力,制定攻守战略和出牌策略。有可能一场牌局都需要主动进攻,节奏完全自己掌握,也可能是防守中进攻,适时扰乱一下对方计划,增加本家出牌机会,在被动中找机会,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配合思维。要想打败对家必须与本家有默契有配合,单打独斗只能时刻处于下风,除非你的能力能够完全掌控牌局,一路冲杀所向披靡。但即便如此也需要给本家以出牌机会,促成其提前打完手中牌。我想这也可能就是群狼在战斗中,强者殿后保护同族弱者撤退的思维,完全一致。



第三越到最后应越清醒。一场战斗越是拼到最后越不能出错,或者尽量减少出错机会,愈战愈勇,愈战愈清醒,切忌临门一脚的犹豫和糊涂。观战数局,发现越是到最后一把、两把牌时愈需要智慧和勇气,愈需要精准判断。而这些都离不开在整个过程中的思考、记忆和判断,离不开制定、执行和不断调整全局战略的综合能力,也当然离不开愈到最后愈不能骄躁,反而应当更谨慎处理每一次出牌机会的认识和能力。

记得陪孩子打球时,教练给孩子说:一场对战就是坚持,越到最后几个球越要拼。其实就是在拼坚持,在拼对每一个球的处理方法,也更是在拼体力,越到最后越需要咬紧牙关过去。

我想牌局如打球,一模一样。

二、参战领悟

光练不说傻把式,光说不练假把式。打牌一样,光看不上手,即便看得再明白,真正自己上手时还是手忙脚乱,一副牌能拿得住,拿得稳已经很不错了。面对那么多张牌,从到手那一刻起就需要安排组合顺序了。等到全部到手后,如何组合、对手出牌后又要如何应对,与观战时的认识完全不同。

当局者迷,原因在于没有观战时的清醒。或许是把输赢看得太重,难免会瞻前顾后。而对于生手来讲,这些可能都是高手想的问题,对生手来讲完全失去了组合能力,好不容易把“队伍”组建起来,两手牌下去之后,发现无法应对时,就又乱了方寸。再重新组合发现能力不足,而且后有追兵,前有拦路的,没有时间给你更多的思考,硬着头皮往前走,结果可想而知。

原以为一手牌能否打赢完全靠运气,看到此时如果还是这种认识,我想就是愚钝了。任何活动,只要能够胜出,一次两次可能是运气,但把把如此那就是能力。我们经常听说,某个人一把好牌打出个稀烂人生,某个人一手烂牌却逆袭成王者。这真的不是玩笑,而是睿智的观察,智慧的总结。



一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来到世上,手中的牌都是随机的(会有不少的特殊情况,不抬杠,咱们只说大多数),如何有效组建面对数十年人生的队伍,是智慧、是能力,更是一种思维,也更是人间清醒。

但愿每一个人都要尽量早点儿清醒,有意识地组建好手中的牌,过好这个旅程。每个人都是干中学的,边观战边学习边实战,其中就必然要有智慧、毅力、勇气……干中学吧。

三、反观辩护工作

犹记得执业之初,懵懵懂懂,虽然大家都是干中学,但在独立处理案件时总是忐忑,有时还会慌张。这是对技艺虽有掌握但没有实战,心里没底的表现,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但反过来想,这也是具有责任心的必然结果,因为你太在乎,所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时至执业十数年,对于每一个个案仍然保有这种如履薄冰之心,慎重对待每一次开庭,每一次与办案人员的沟通。我想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人对这个职业的坚守。

记得执业之初,每一次给当事人发邮件都会确认再三:有没有写错内容,有没有忘记添加附件……记忆犹新。执业至今,我想我们仍处于这种状态,而且早已成为工作习惯。那么,我当然要恭喜你:愈往后愈清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