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夏妹正带着小朋友们做手工王添艺 摄
1月29日(大年初一),山西省晋中市图书馆内热闹非凡。
走进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馆厅墙面上装饰的读者手绘春节主题海报、红包,处处透着妙趣与巧思。智能化的高大书架整齐排列,老人和孩子都能熟练使用。一楼手工区聚集着许多小读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国风妆面、面人泥塑。窗外文化广场上,体验投壶射艺的队伍排得很长,楼上还有“元日开笔”“手作书灯”等主题活动,以及围棋、剪纸、糖画、掐丝珐琅等非遗体验项目,老少皆宜。
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些年记者见过不少公共综合体和城市书屋。蓦然回首,这座身处黄土高原的家乡小城,早已跟走访过的其他地方一样,将优质的文化服务融入百姓的日常。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图书馆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春节假期,他们坚守岗位,为市民“烹制”着书香味儿的“年夜饭”,王夏妹便是其中的一员。为不耽误工作,同时让孩子感受图书馆文化氛围,她把13岁的儿子带到图书馆,让他当起“小小荐书员”,为其他小朋友推荐有趣的图书。
另一边,“馆长荐书”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市民刘先生拿着活动奖品高兴地分享:“我已经连续3年参加这个活动了,每年都能收获不少好书。图书馆的春节活动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吸引着越来越多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在图书馆里过大年。”
自2018年起,图书馆每年都会举办春节系列活动,从最初的简单荐书,发展到如今涵盖讲座、展览、手工制作等形式,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今年更是准备了50多场覆盖视障人士、留学生等群体的线下活动。晋中市图书馆馆长胡萍介绍:“春节假期,我们要把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晋中市民,让大家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虽然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但看到这么多读者在这里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觉得一切都值得。未来会更加注重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在与馆员和读者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图书馆的变化。曾经,这里是一个简单的借阅场所。高中时,记者常到图书馆借书。那时的图书馆还是老址,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阅读室里,照着孜孜不倦的读者。如今,这座高达6层、总馆舍面积达1.98万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与周围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共同构成了晋中公共文化的新地标,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让人深切体会到岁月变迁与城市发展给家乡人民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夜幕降临,天边绽放朵朵烟花,映照着图书馆许许多多仍沉醉于书香的家乡人。这里有馆员的坚守与付出,有读者的热爱与支持,更有文化传承的担当与使命。
2025年2月7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特别报道
《晒晒书香“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