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尤其是我军的部队,更是以高超的服从性而闻名,所以在战场上违抗军命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轻则受到处分,重则会上军事法庭,但凡事也有例外,有人却因为违抗军命而受到了嘉奖。
事件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第58师师长黄朝天因为公然违抗彭老总下达的撤退命令,而是选择与美军展开了正面交锋,这让第58军险些全体阵亡,但是事后彭老总非但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反而还狠狠地奖励了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众所周知,我国志愿军在进入到朝鲜战场之后立刻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只用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美军重新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外,彻底粉碎了美国上将麦克阿瑟的“圣诞节前夕结束战争”的计划。
尤其是我军在进入朝鲜战场之后的第五次战争,可以说已经牢牢地遏制住了美国军队的咽喉,别看美国的军队仗着有先进的武器和飞机坦克的加持,但是在碰到我们英勇的志愿军的时候,依旧被打得抱头鼠窜。
但是我们所付出的牺牲也是非常巨大的,要知道我国当时刚刚得到解放,国内的生产力和经济还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因此我军对上美国的机械化部队是非常不占光的。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我军的后方补给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要知道我军但还是没有像美国一样的空中优势,没能凭借飞机空投迅速补给,所以只要我军的战线一旦被拉长,就会被美军从中截断,这对前方作战的志愿军战士非常的不利。
所以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后期,我们会发现我军的进攻不再像以前那么激烈,反而撤退战打得却比较多,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军的补给得不到补充。
而当时美军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早已经被召回到了美国,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李奇微,他的作战方式与麦克阿瑟截然不同,如果说麦克阿瑟的打法是急流勇进的话,那么李奇微的打法就是步步为营,恰恰是这种作战方法,刚好能够克制我军补给线拉得过长的弊端。
所以我国志愿军战士基本上也是在前线坚持差不多一周的时间之后,就会因补给的问题不得不撤出战场,而这也给了李奇微很大的发挥空间,他凭借着美军坦克的高机动性,发明了一种“磁性战术”,牢牢地与我军贴近距离,想要以此将我军给消耗掉,而黄朝天所在的58师就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当时黄朝天接到彭老总的命令,让他所率领的58师掩护兄弟部队撤出战场,黄朝天接到命令之后不敢有所懈怠,于是吩咐手下的将领准备开拔撤退。
但就在此时,距离美军战线最近的黄朝天却收到前方传来的电报,说美军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不断地向我军阵地前沿逼近,美军的这一举动彻底地打乱了我军撤退的方针。
要知道人的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人家的装甲车和坦克,再加上美军还有飞机和大炮不断地向我军阵地发射炮弹进行干扰,这会大大地降低我军撤退的速度,一旦被美军的机动化部队绕到了我军撤退的前方,就会形成夹击的状态,彻底切断我军补给,到时候我军就成了桌子上的饺子了。
面对这一情况黄朝天立刻召集全体将士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该如何应对步步紧逼的美军部队,黄朝天认为应该对美军予以换机,用58师的兵力牵制住美军的行军速度,给兄弟部队提供宝贵的撤退时间。
但是这一提议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因为彭老总明确下过命令,要求全线人员撤出战场,如果擅自跟美军展开交战,无异于是在违抗军命,这样的罪过可绝对不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场仗打赢了没奖励,打输了还要挨批评,可以说是掏力不落好。
但是黄朝天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现在的情况属于突发状况,而且已经迫在眉睫,一旦美军的脚步追上了我军的撤退的步伐,那么势必会对几十万我军战士以毁灭性的打击,到时候就不是什么违抗不违抗军命的事情了。
最后黄朝天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既然彭老总将掩护撤退的重担交给了我们,那么我们就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来,为了圆满完成撤退任务,我师必须阻挡美军的进攻,出了问题我来负责,全师做好战斗准备!”
擅自行动意外获得嘉奖
随着黄朝天的一声令下,全体58师的将士纷纷拿起自己的武器装备,再度折返到了我军的阵地前沿,与美军的先遣装甲部队展开了交战,为了阻挡住美军前进的步伐,黄朝天一共设下了三层防御网,始终没有撤退一步。
彭老总在接到电报的时候,黄朝天已经和美军交战许久,他连忙指派周围的兄弟部队前去支援,事后回想起来也是心惊不已,若不是黄朝天当时的当机立断,恐怕我国的志愿军战士将会得到极为沉重的打击。
而58师也是为此拼光了自己的所有家底,全师营级以下的干部十不存一,甚至很多连队直接被打光了编制,一个人都没有活下来,到了最后黄朝天更是亲自带领着我军的高级干部冲上了前线,誓死阻挡美军的步伐。
虽然58师团几乎全部覆灭,但是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我军仅凭一个师团的兵力,硬是牵制住了美军两个装甲师和南朝鲜的第二、第三师团,在长达十天的艰苦战斗下,美军的装甲部队也仅仅向前推进了不到八公里,可谓是开创又一个战争奇迹。
彭老总在知道黄朝天擅自违抗军令之后,非但没有怪罪他,还积极帮助他恢复了58师的建制,并且表扬了黄朝天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就连宋时轮将军在提到这一战的时候也是颇为震撼,声称这是在朝鲜战场的第五次战役当中打得最为出彩的一场反攻。
参考资料:
黄朝天. 兴国县人民政府.
程成. 长征路上的架桥人黄朝天将军 [J]. 党史文苑, 2012, (13):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