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越军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迎头痛击”中国,结果短短20天,被打得满地找牙。但你以为战争结束就完了?不,越南的噩梦才刚开始。
后来的两山轮战,不仅让越军头破血流,更让他们的经济雪上加霜。到了80年代,越军已经惨到什么程度?70%的军费只够勉强活着,军装破破烂烂,枪没子弹饭没米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枪没粮,越军战场上靠偷?
1979年2月17日凌晨,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一声令下,炮火轰鸣,密集的炮弹像雨点一样砸向越南北部的防线。
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越军原本以为自己经历过长期战争,战斗经验丰富,能顶得住这波攻势。结果没几天,就被打得节节败退,连连丢城弃地。
最初,越军还能勉强维持作战能力,但随着战线不断拉长,他们的补给线彻底崩溃了。越军的后勤体系本就不堪一击,战前物资储备极为有限,一旦战斗打响,粮食弹药就成了大问题。
尤其是1984年两山轮战爆发后,越军后勤更是濒临崩溃。先来看最基本的军粮问题,毕竟没有食物,连生存都难以保障何谈打仗。
按照当年越军的官方要求,每名士兵每天的热量摄入应该达到3300千卡。可到了1984年,实测平均摄入只有2700千卡,足足少了17.8%。
如果这只是数据上的缺口,那倒也罢了,问题是,这点粮食还没法按时供应。很多时候,士兵每天只能吃两顿饭,甚至有时候连一顿饭都吃不饱。
当年的战地检查报告显示,他们的军粮里掺杂了将近10%的小石子、稻草等杂质,也就是说每一斤饭其实就有1两乱七八糟不能吃的东西。
不仅如此,米粒发黑发霉,根本不能下咽,可是士兵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吃。就连边境备战状态的某些部队,都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许多士兵甚至偷偷溜到当地村民家里,偷大米、甘蔗,甚至牲畜充饥。
1984年“7·12”大战,是越军战场窘境的巅峰时刻。这场战斗发生在老山战区,越军当时已经极度缺乏后勤补给。
为了节省弹药,每个士兵仅配发90发子弹、4枚手榴弹,外加一袋熟米。之所以是熟米,而不是生米,是因为他们连做饭的锅灶都没有。
开战前一天,也就是7月11日下午,前线越军吃的最后一顿饭,就是米饭拌咸盐,一整罐鱼罐头要五六个人分着吃。
战斗一打响,越军很快发现自己陷入绝境。弹药消耗殆尽,补给迟迟不到,很多士兵被逼得直接摸黑潜入我方的阵地,企图偷食物、偷弹药。
我守军部队不得不一边作战,一边加强物资防护,防止被敌军“顺手牵羊”。可以说,到了1984年,越军已经从正规军队,沦落到战场上的“野外求生者”。
越军军装破破烂烂,冬天冻得直哆嗦
吃不饱饭,作战能力自然大打折扣,可这还不是最惨的,越军的衣服问题,才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1980年代,越南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国库空虚,工业产能低下,连最基本的军需品都供应不上。
即便是前线部队,从1983年起,冬装配发也开始严重不足。到1984年,冬天降临,很多前线士兵连棉衣都没有,只能穿着夏季军服在阵地上熬过寒夜。
北方的冬天可不比南方温暖,特别是在山区,夜晚气温可以降到接近零度。可越军手里没有钱,工厂又没法按时生产,导致大量士兵在零度以下的气温里瑟瑟发抖。
即使驻扎在城市里的部队,也有20%的士兵因贫血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最严重的部队,贫血率甚至高达77%。
军医系统同样一塌糊涂。战地医院医疗器材短缺,很多士兵得病后得不到及时救治。1985年,统计数据显示,北部边境、柬埔寨战场和西原山区的疟疾发病率比1979年翻了一倍。
很多士兵进山半年,就有数百人患病,几十人直接病死,近万人次入院治疗。可即便如此,医院里依然没有足够的药物,很多病人只能靠自然康复,或者等死。
战场上的伤员待遇更是可怕,轻伤士兵得不到消毒处理,很多人最后因感染截肢。战壕里,士兵们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甚至出现严重的冻伤,可没有药品没有保暖设备,只能生火取暖。
但生火就意味着暴露目标,稍有不慎,就会被中国的炮火覆盖。于是,很多越军宁愿冻着,也不敢升火。
有些士兵实在扛不住,晚上偷摸着跑进村民家里借被子,但借回来也没用,白天一撤退,就只能丢下不带走。结果,整个越南边境,到处都是战壕里冻僵的尸体。
战士没饭吃,军官倒卖军需发财?
越军士兵饿着肚子,挨着冷风,可他们的军官们,却想尽办法从军队里“淘金”。战争时期,越南的军工厂几乎处于停工状态,军需物资供应严重短缺。
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军需物资应该优先供给前线士兵,可现实是,很多军官们开始监守自盗,倒卖物资。
地方军工企业因无法完成订单,很多军区只能向社会征购军需品。比如,某个军区冬装不足,结果领导直接安排人去市场上买棉衣;某个军区的汽油短缺,干脆向黑市高价采购。
可军官们的“生意”远不止这些。军队内部物资管理混乱,不少官兵与地方黑市勾结,私下倒卖战备油料、器材装备。
甚至有士兵在前线缴获的武器,转手就被卖到市场上。普通士兵拿着过时的武器拼命作战,可军官们却在后方发财,士兵们的愤怒可想而知。
1980年代,越南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飙到了上百。所以,即便是部队的津贴有所上涨,但购买力却大幅下降,只有六十年代的四分之一。
1989年,越南终于撑不下去了,宣布从柬埔寨撤军,并与中国谈判停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而留给越军的,是一片废墟。
参考资料:
东南亚的工业化、外国直接投资与科技进步.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