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泰,就是因为你,我们的计划功亏一篑了……”
战后总结会议上,彭老总动了大怒,差点就指着王世泰的鼻子怒骂了。这次战役的失利,让彭老总在很久以后都无法释怀。
失利的战役是哪次战役?彭老总为什么这么生气?
物资匮乏的西野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几支野战部队中,西野一直都是最艰苦的。西北地广人稀,供养不起太多兵力,还有胡宗南和马家军处处针对。
西野本就成立的匆忙,我党放弃延安之后,彭老总就带着部队开始进入山里打游击。当时他们的后勤,完全靠贺老总支持。
但为了作战,西野往往经常换地方,这就导致他们的后勤无法及时提供到位。西北人民长期处于马家军的统治下,根本不敢给我军提供助力。
这也就导致我国群众基础薄弱,处境也更加艰难。要不是胡宗南和马家军心不齐,西野根本没机会发展起来。
在毛主席带人撤离延安之后,彭老总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计划,带人来到了青化砭。当时胡宗南刚刚占领延安,正是气焰最嚣张的时候。他一边向老蒋邀功,一边准备追杀我军。
在做出撤离延安这个决定之后,毛主席对西野日后的作战也做了规划。
毛主席认为,胡宗南得到了延安之后,一定不会简单放过我们。他很可能会和马家军联手,对我军进行新一轮围剿。
这是胡宗南全歼党中央的机会,也是西野最好的机会。只要西野抓住这个机会,我军在西北就不会那么被动。
经过研究,西野决定将设伏地点选在青化砭。彭老总抓住了胡宗南急于寻找我军主力对决的心理,决定派一部分兵力诱敌深入。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一旦胡宗南决定将自己全部的兵力都调来围攻我军,我军很难取得胜利,毕竟双方实力太过悬殊。
不过,彭老总对胡宗南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准。他知道胡宗南急于找我军主力决战,也知道他并不将我军放在眼里。
按照当时胡宗南兵力分散的情况,他最多只会派出几个旅的兵力。毕竟毛主席以身涉险,帮助他们引走了一部分敌人,让他们胜利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伏击地点选择青化砭,也是因为这里绝佳的地理位置。这里有一条公路,公路两边则是起伏的山地,是很适合伏击的地形。
在彭老总的精准布置下,胡宗南派出的31旅被西野全歼。此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我军也缴获了大量的弹药和物资。
主动出击
西野的三战三捷,稳定住了西北的局势,让我军从完全劣势的情况中走了出来。这三次胜利,也给我军带来了不少的物资。
但这三场战役结束后,我军面临了一个重大危机——粮食危机。因为打到后面,我军缴获的战利品里基本上没有粮食,国民党也缺粮了。
但国民党缺粮,他们可以依赖空中支援,我军却什么都没有。
彭老总不再将目光放在安塞地区,而是决定另寻他处。这一次,我军的注意力放到了陇东地区。
西野实力弱小,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兵。
整个西北野战军刚成立时,所有的部队和文职、后勤、领导班子加在一起,也才不过两万多人。其中真正能上前线打仗的,要比这个数字少得多。
也正是因为兵力不足,所以我军只能顾及到一个地方。彭老总将所有兵力都布置在安塞地区,自然就照顾不到陇东。
这也就导致陇东地区防守空虚,被敌人拿下了不少据点。眼看敌人在一步步蚕食陇东的根据地,我军必须做出决定了。
就在这时,毛主席给彭老总发电报,让他寻找时机向关中、陇东出击。要向陇东出击,就要直面马家军的威胁。
而我军当时的情况,还是必须要前往陇东,因为这里有西北唯一的一处粮仓。
但我军想要拿下陇东,马家军也不会拱手相让。经过合水攻坚和三打榆林之后,彭老总也发现西野指挥方面存在问题。
彭老总决定停战整训,然后给敌人致命一击。
1948年2月,彭老总制定了攻打宜川的计划。彭老总说,这是一场围城打援钓大鱼的计划,钓的就是刘戡这条大鱼。
只要刘戡进来了,那他就别想出去了。
事情的发展如彭老总所料,刘戡的29军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走投无路自杀了。
王司令的失误
取得宜川之战的胜利之后,西野的士气空前高涨。彭老总决定趁热打铁,一举解放洛川。洛川易守难攻,我军偏向围点打援。
然而胡宗南命令裴昌会支援洛川的时候,裴昌会因为害怕迟迟不敢上前,导致我军计划流产。
彭老总当机立断,放弃继续纠缠洛川,转而去进攻西府。西府地区的宝鸡,是胡宗南和马家军的后勤基地。
只要能拿下宝鸡,我军就可以免除后顾之忧了。而且一旦我军进攻西府,胡宗南必然无法坐视不理,一定会频繁调兵遣将。
敌人大规模行动,这也给了我军很大的歼敌机会。不得不说,彭老总将胡宗南的心理掌握得很准。就在我军兵峰直指西府的时候,胡宗南就坐不住了。
在此之前,他还在纠结要不要放弃延安。一看我军要对他的后勤基地出手,他也不继续纠结了,直接放弃了延安。
然而彭老总对此早有预料,在他们逃跑的路上设伏,狠狠打击了敌人。而宝鸡这里进行得也很顺利,一纵二纵攻入了宝鸡。
就在这时候,裴昌会和马继援纷纷驰援宝鸡。彭老总没想到马家军会来,但他对此也不是毫无准备。
阻击裴昌会的是四纵王世泰部,马继援则由一纵和二纵解决。一纵、二纵是西野王牌,打个马家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裴昌会实力不算多强,彭老总认为王世泰完全可以拖住他。只要拖住他,等到一纵二纵换装完成,我军就能消灭他。
当时我军已经占领了宝鸡,如果彭老总的计划顺利实施,宝鸡城内的大量物资就能被我军拿到手。然而,事情偏偏出了意外。
王世泰不战而走,让裴昌会长驱直入,一纵二纵瞬间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中。更重要的是,当时彭老总也在宝鸡城里。
虽然情况十分危急,但彭老总还是冷静指挥部队炸毁带不走的重要物资,并亲自带着警卫营殿后。彭老总离开的时候,马家军已经冲进城了。
当时马家军已经搜查到彭老总旁边的院子,他才带着部队撤离,险而又险地逃脱了敌人的魔爪。
战后总结会上,彭老总将王世泰斥责了一顿。彭老总认为,四纵打不过敌人五个整编师情有可原,想要脱离战斗很正常。
他要是正常汇报了,司令部同意后撤离,一点问题也没有。但他既没上报,也没有和周围的东西部队打招呼,就直接撤了。
这也直接导致彭老总被敌人包围,陷入危机中。在后续撤离的过程中,四纵的表现依旧很差,让彭老总十分生气。
其实王世泰一开始并不是想撤离,而是想和裴昌会打游击。因为他预估了双方兵力,认为正面阻击压力很大,不如打自己擅长的游击战。
但他没想到,裴昌会看透了他的意图,根本不和他纠缠,直接率部冲向宝鸡。王世泰根本追不上他,导致彭老总陷入危险中,也让我军陷入了被动。
被彭老总批评之后,他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并在后续进行了改正。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地都需要建设,他就被调往了甘肃。
当时滕代远需要人协助,中央思考再三还是将王世泰派了过去。虽然说换了一个位置还是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但他离开了军队,也就失去了评定军衔的资格。
所以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因此没能评上军衔。如果他继续留在军队,或许评上将也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