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咱们“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在这个大好日子里,记者化身“非遗小导游”带大家在福建走一走。
今天是正月初七,大家是不是已经在收拾行李了呢?车后备箱都被爸妈装满了吗?虽然春节假期马上就结束了,但其实这个年并没有过完。都说过完元宵节,这个年才算过完。“非遗小导游”帮帮团记者何艳欣为你找到了能缓解假期综合征的好东西,那就是一碗甜甜蜜蜜的元宵圆。
中国素有“北元宵,南汤圆”的说法,然而泉州是个例外,通俗来说元宵是“摇”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泉州“元宵圆”的馅料和做法又和其他地方的元宵有一定不同。
泉州元宵圆制作技艺传习人林永松说,元宵圆的馅料成分复杂,不仅有花生、芝麻这样的传统主料,更在其中添加了葱头、熟猪油、金橘泥、冬瓜糖等成分,使得味道更富层次感。
元宵圆制作过程共8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敲馅和滚皮,为了保持最原始的古早味,这两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
吃碗元宵圆,在泉州意味着团团圆圆、吉祥美满,惯常的一碗五粒圆子,则是五福临门之意。水磨粉制成的外皮颇有嚼劲,吃起来也不粘牙,它早已融入泉州人的生活之中。圆圆滚滚、洁白如玉的外表下,珍藏着无数泉州人的美好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