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初七
传说是人类的诞辰日
即人的生日
民间把这天叫做
“人日节”或“人胜节”
反映了人们祈福纳吉的愿望
和对“人”本身的尊重
在阳江,这天也和年初一
那样隆重
杀鸡宰鹅、蒲圆子等
同样注重饮食寓意
过“人日”,除了各种美味
当然还有满满的“好彩头”
同时
今天也是假期的 最后一天
舍不得把年过完
希望时间慢下来
再细品一顿家人做的饭菜
翻翻相册
这些家乡美味你都吃了吗?
白切鸡,“大吉大利”
无鸡不成宴
广东人吃鸡讲究鸡有鸡味
一只绝好的鸡
首先要经得住白切的检验
逢年过节,返乡的游子
都不忘到河堤点上一碟白切鸡
阳江白切鸡入口肉质鲜甜
喂养250天左右的走地鸡
在老师傅的巧手下
以恰到好处的熟度
烹饪出了嫩而不柴的口感
阳江吃鸡, 连鸡油也不放过
白切鸡的灵魂伴侣
——鸡油捞粉
它的受欢迎程度
一点都不逊色于白切鸡
还有一种吃法,是阳江独有
凭借着接地气、价格实惠、
味道鲜美等特点
俘获了众多吃货的胃
那就是东平鸡饭
裹满肉沫的鸡饭,吃进嘴里
香气瞬间充盈了整个味蕾
咀嚼间能清楚感受到
鸡肉的咸香 和米饭的软绵
除了白切的做法
在阳春市合水镇
还有颇具特色的风姜鸡
喝汤吃肉
每一口都令人意犹未尽
经过“三蒸三晒”的风姜
熬制的浓鲜鸡汤
不仅好喝
更有祛寒湿、活血气的功效
特別适合脾肾虚寒的人食用
鹅,“绵延好意”
除了鸡,鹅也是阳江人
逢年过节饭桌上
当仁不让的主角
阳江人爱吃鹅
炊鹅、烧鹅、焖鹅
鸡有鸡饭,鹅也有鹅饭
白沙鹅乸饭,久负盛名
不管是开在大马路边的餐厅
还是藏在乡村里的小饭店
只要打上“鹅乸”招牌
都会吸引食客蜂拥而至
生蚝,“好事连连”
阳江人过年吃海鲜
生蚝绝对必不可少
阳江程村和寿长
两地的生蚝尤为出名
新年吃生蚝,不仅鲜甜肥美
更寓意着来年好事连连
除了巴掌大的生蚝
个小味美的野生小生蚝
也别有一番风味
阳江人在吃小生蚝上
一点也不含糊
开发了很多吃法
阳江葱玛以野生“蚝仔”为料
一层薄薄的粉浆、 一把葱粒
第一口咬下去嘎嘣脆
鲜美可口
味蕾顿时得到了满足
还有
选用当地出产的野生鲜蚝
辅以瘦肉、猪肝等佐料的
蚝仔云吞
在猪骨高汤里翻滚一遭
“嗦”上一口,鲜味在舌尖百转千回
一碗带着“生活味道”的
蚝仔云吞
是阳江的市井烟火气
足以温暖无数个清晨和夜晚
腊味,“红红火火”
对于阳江人来说
腊味不仅仅是
阳光的味道,时间的味道
它还是每个人记忆中
家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腊肉肥瘦相宜、腊肠芳香馥郁
腊鸭醇香可口、鸭脚包风味独特
新洲腊味
是阳江腊味的代表之一
芋头蒸双腊、 清蒸腊味、
腊鸭萝卜煲、五彩炒腊味、
腊味咸圆子、腊鸭清煲鲜蚝……
腊味作为百搭食材
阳江人创造了很多种吃法
将美味发挥到极致
圆子,“圆圆满满”
过年,必须要吃“圆子”
冒着热气的这一口咸鲜
是阳江人刻在基因里的“乡愁”
一碗咸圆子,半碗都是料
不是说说而已
白萝卜、虾米、瑶柱、
鱿鱼丝、鲮鱼肉末等配料
提升汤底香味的同时
丰富口感层次
除了圆子,还有猪肠碌
它是具象化的乡愁
江湖地位与“圆子”不相上下
一整张薄得透亮的河粉皮
卷上豆芽炒河粉
在外皮刷油、撒白芝麻
淋上牛腩汁, 将胃狠狠拿捏
糖面,“甜甜蜜蜜”
平冈糖面是纯手工制作的碱水面
红糖水浸润
再来几个糯米圆子点缀
吃起来还有淡淡的鸡蛋清香
小小一碗面,口感层次丰富
既可做糖水,又可当主食
返乡来一碗糖面
心里甜甜又蜜蜜
煎堆,“金银满屋”
煎堆,在阳江又称煎糍
多为金黄、饱满的形状
在炸煎糍时需要不停地翻动
因此,新年吃煎糍
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寓意
除了煎堆
阳江人过年 必备的传统点心
还有酒杯印、 酥角、炒米饼......
年前全家上阵动手备好的年货
过年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边聊天,边品尝
年味便在这热热闹闹的气氛中
蔓延开来
当行李箱装满了这些点心
就是启程的时候了
在异乡,尝一口家乡的味道
那便心安了
白粥,“健康长寿”
过年吃多了大餐
不妨来一碗白粥爽爽口
当阳江人说要吃白粥
那他们吃的绝不仅仅是白粥
而是会为一碗简单的粥
花尽心思地炒小菜
一碗清粥小菜
始终是不少阳江人
魂牵梦萦的“家的味道”
呼噜呼噜吃上一碗
便觉人间有滋有味
明天是上班第一天了
这个假期你们吃了什么好吃的?
后备箱又装满了哪些美味?
欢迎在评论区带图留言
与大家分享快乐
广东阳江发布编辑部出品
整理、编辑 | 潘静思
制图 | 张新倍
校对|叶尚昕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苏小琳
小布精选
阳江原创歌曲,再出圈!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