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 言
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镇,有位看似普通的百岁村民。
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时,这位老人以惊人毅力战胜病魔;
当历史尘埃落定九十春秋,他褪色的红军身份终获认证——他就是红十四军现存唯一在世的战士吴九成。
从热血青年到耄耋老者,从革命战士到乡野农夫,这位世纪老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少年参军
1915年,吴九成在江苏省海安县曲塘镇李庄吴家舍的一个贫苦家庭中呱呱坠地。
彼时,时局动荡,家境贫寒,一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
转机出现在1930年4月。
那时,15岁的吴九成如常背着草篓外出割猪草。
当他途经如皋西乡贲家巷时,偶遇了一场盛大的集会。
出于好奇,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正在召开建军大会。
会场彩旗招展,口号声震耳欲聋,红军战士们士气高昂,斗志昂扬。
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吴九成的心弦。
尽管年幼,但他已深知唯有革命方能改变穷苦百姓的命运。
经过会场时,他遇到一位部队首长,吴九成向首长毛遂自荐,“我这孩子来当兵你要不要呀?”
这位首长一看吴九成机灵的样子,当即说:“要的!要的!”
就这样,吴九成报名加入了红十四军。
初入军队,吴九成领到了一把砍马刀,这把刀成了他革命路上的亲密战友。
在部队,他刻苦训练,无论是队列训练的身姿挺拔,还是战术训练中的动作熟练,亦或是投弹训练中的距离与准确性,他都力求做到最好。
吴九成为人谦和,聪明机智,很快赢得了战友们的喜爱。
他对武器性能充满好奇,虚心向老兵请教,很快便对各种武器了如指掌。
凭借这些优点,他迅速被提拔为红十四军一师二团机动队队长,肩负起保护首长安全、武器保管和战事应急预备等重要职责。
烽火岁月
加入红十四军后不久,吴九成便迎来了首战——1930年4月16日的二打老虎庄战役。
老虎庄地势险要,敌人重兵把守。战斗前夕,排长徐荣低语:“十分钟后,进攻老虎庄。”
吴九成心跳加速,紧张与决心并存。
战斗打响,吴九成所在大队率先冲锋。
炮楼火舌肆虐,战友们相继倒下,鲜血浸染大地。
吴九成猫腰前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消灭敌人。
军长何昆判断敌人主力可能转移,遂命三人一组制造机枪假象,同时令徐荣排长带队占领北侧高地。
吴九成跟随队伍疾行,突遇手榴弹爆炸,敌人现身,双方陷入白刃战。
吴九成挥舞砍马刀,与敌人殊死搏斗。
十分钟后,排长急呼:“速占高地!”
吴九成欲冲锋,却觉胸口剧痛,右胸侧部被刺刀刺伤。
他强忍疼痛,随部队前进,最终占领高地。
此次战斗,吴九成英勇无畏,赢得战友敬佩。
时至今日,吴九成老人右胸侧部仍留着一个深深的伤疤。
吴九成晚年伤心地说道:“如果那天我没有被敌人刺刀捅伤,兴许有机会为军长挡下那颗子弹!”
不久,蒋介石命李长江在黄桥成立“剿共总指挥部”,发动“八路围剿”。
吴九成所在红十四军一师二团毫无惧色,于宝庆寺设伏。
吴九成深知任务艰巨,仍毅然与战友隐藏待敌。
敌先头部队入伏,吴九成等如猛虎下山,发起猛攻。
他手持武器,奋勇杀敌,眼中闪烁着仇恨光芒,心中只有保卫根据地的信念。
他机智勇敢,躲避攻击,寻找弱点,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同时鼓励战友保持斗志。
经激战,红十四军全歼敌先头部队一个连,其余敌人闻风丧胆,纷纷撤回。
“八路围剿”被红军成功粉碎。
身份追寻
1930年秋,吴九成参与“八三黄桥总暴动”,因敌强我弱及叛徒出卖而失败。
红十四军被迫暂停活动,吴九成与战友失散,躲至一秀才家,却遭敌追捕。
他掩护战友后门撤离,自己从前门机智脱险,从此六人各散东西。
为避国民党追捕,吴九成逃至靖江新港十节埭,得裁缝收留为徒,一躲就是三年。
1934年,地下党人肖继修认出吴九成,两人相遇却被告密。
师傅得知其身份,送他至上海师弟的服装店避难。
1941年,离家十一年的吴九成返乡定居姜堰区蒋垛镇。
他投身抗战,以裁缝手艺为新四军秘密制作军衣,并冒死传递情报,多次化险为夷。
新中国成立后,吴九成一直想寻找红十四军并肩战斗的战友,重回这个革命的大家庭。
他多次向姜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能够确认自己的红军身份。
然而,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当年的战友大多已经牺牲或失散,没有人证物证,他的红军身份一直无法得到确认。
但吴九成并没有放弃,他始终坚信,总有一天,他的身份会得到认可。
身份认定
一次偶然,吴九成的孙子在网上观看了一档关于红十四军的纪录片,发现内容与爷爷讲述的故事惊人相似,便提议带爷爷前往如皋实地确认。
2015年9月11日,吴九成在家人陪伴下,踏入了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的大门,寻找往昔的战斗记忆。
一见到红十四军一师师长兼二团团长张世杰的遗像,吴九成激动万分,高呼:
“这是我的团长!团长啊,我向你三鞠躬!”
在纪念馆内,吴九成所讲述的历史细节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他还深情唱起了红十四军的军歌:“工人和农民,少年先锋队,团结起来到明天,……就一定要实现”。
这一发现,让研究学者颇为震惊,因为如果吴九成所言属实,他将是红十四军唯一健在的老战士。
如皋市红十四军研究会会长浦文海与副会长殷春泉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调查。
在如皋,吴九成讲述的史实与历史记载一一对应。
这一线索也引起了如皋、泰州两地领导的高度关注。
浦文海牵头,在江安、上海、泰州等地进行了全面的社会走访,广泛搜集人证物证。
殷春泉经过多次实地调查,特别是在江安东燕庄,找到了吴九成参加红十四军的直接见证人——私塾先生孙二贵,他确认道:“九儿我认识,他当时参加红十四军,背着两把枪,十分神气。”
2016年8月11日,经上级批准,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正式认定吴九成为红军失散人员。至此,吴九成成为了江苏省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幸存者。
结 语
吴九成的故事,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史书,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与伟大。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让我们向这位110岁的老红军致敬,祝愿他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参考资料:
扬州网:为老红军画肖像 传承红色精神
南通日报:百岁老红军演绎人生传奇
《钟山风雨》,2016年.06期,郑桂发,一位红军老战士的真实故事
《铁军》,2024年第6期,戴戴卫民,吴九成:110岁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