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我军的勇猛奋战下,天津这座百年古都,只用了29个小时便宣告解放。
然而,这时的中央又面临了一个难题:究竟该由谁来担任天津市长呢?天津毗邻北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市长人选也马虎不得。
就在众人为难之际,毛主席直接大手一挥:“俞家的三少爷在哪?让他过来担任!”
如此重要的城市,毛主席为何要指定一位“少爷”担任市长呢?
毅然奔赴苦难
毛主席口中的“少爷”就是黄敬同志。他本名叫“俞启威”,是浙江绍兴一带有名的望族俞家的三少爷。
俞家最有名的人,就要数他的祖父俞明震了。
他是清末时期有名的重臣,曾担任过南京水师的督办。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国土拱手让人,让他极为愤恨。
随后,他不顾朝廷的命令,依旧坚持指挥军队进行抗日。这一举动不仅惹怒了日军,更惹怒了慈禧。
不久后,他便被贬官回家,开始教书育人。曾受过他教导的学生,无不具有着坚定无比的爱国思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鲁迅先生。
在他的影响下,俞家各代子孙也都一个个成为了“龙中人凤”,在国家的建设中开始发光发热。
他的长子俞大纯,也就是黄敬的父亲,担任过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是国之栋梁。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黄敬,从小便接受着进步教育,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人士。
他祖籍虽然在浙江,但他却是在北平长大的。
那时正值清政府被推翻,国家最动荡的时候,当下的青年逐渐觉醒,纷纷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
而出身富贵的黄敬,也摒弃了自身优渥的生活条件,开始为革命四处奔走。
1931年,他考上了青岛大学,开始边读书,边领导学生运动。
也正是在这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然而,面对国土沦陷,不管是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还是老蒋的视若无睹,都让黄敬倍感气愤。
那时他已经是学生群体中著名的革命领袖了。在他的号召下,千余名进步青年来到街上抗议,斥责国民政府的不作为。
然而,面对持有钢枪尖刀的政府武装,他们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了。在国民政府的打压下,学生运动很快就终止了。
黄敬意识到,要想与政府抗衡,必须要团结更多的革命力量,唤醒沉睡中的人民大众。
1932年,经组织批准后,他正式加入我党。之后,他便奉命成立了“海鸥剧社”,开始到城乡各地去巡演,向百姓宣传国家形势,唤醒他们的民智。
然而,就在他带着剧社前往崂山农村时,却被当地的地主民团抓捕,并被押送到了国民党的监狱中。
在监狱中,他受尽了多重刑罚,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妥协。
最终,还是家人四处奔走,才将他从魔窟中拯救出来。出来时,他身上几乎已经没有一块好肉了。
母亲见状泣不成声,连连劝他放弃从事如此危险的工作,安心回家继承家业。
但黄敬却坚定地说,自己已经将生命奉献给了党,毕生都要为党工作。
就这样,这位从小养尊处优的小少爷,为了民族和国家,还是奔赴了最艰苦的地方,开启了别样的人生。
国家的支柱
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他被送到了上海疗养。即使在养病期间,他也一直惦记着红军的动向。
得知部队在长征途中一直遭受敌人的围追堵截后,他心急如焚。
1935年,他不顾身体还未痊愈,毅然奔赴北京。
随后,为了迫使老蒋放弃内战,进行统一抗战,他领导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学生运动。
可以说,他这一举动有力地打乱了国军内部的军心,尤其是当初眼睁睁看着家乡沦陷的东北军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思家情切,抗日情绪也逐渐高涨,不久后便爆发了西安事变。
最终在内外两重压力下,老蒋不得不同意统一抗日。
“七七事变”后,黄敬来到延安,接受任命。在这里,他与毛主席进行了一次会谈。
毛主席得知他为统一抗战作出的贡献后,对他表达了高度的赞扬,称他是领导了全民族抗战运动。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黄敬受宠若惊。他谦虚地说,与那些为民族革命牺牲的战士们,自己做的事实在不值一提。
毛主席见他性格沉稳谦逊,对他好感又多了一层。随后,他便亲自任命黄敬为冀中区的党委书记,将他派到了中原大地奋战。
黄敬来到敌后区后,除了团结各群体加入战斗,他还非常重视根据地的文艺工作。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文艺活动做得好,抗日力量少不了。
在任职的几年里,他先后在各村成立了一千七百多个剧团,以此宣扬抗日活动。
在他的领导下,各村都开展了大编大演的抗日戏剧活动,这一举也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到了后来,抗日力量越来越强大,抗日群体也越来越有凝聚力。司令吕正操与政委程子华都对他的工作成果表达了高度认可。
“俞家三少爷在哪”
1949年,在刘亚楼将军的带领下,战士们以摧枯拉朽之势,仅用了29个小时便解放了天津城。
城市顺利回到人民的手中,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然而,很快,中央便又迎来了一个难题。
作为毗邻北平的城市,天津的地位同样很重要。该由谁来担任天津市长,负责城市恢复工作,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周总理先后审查了几份名单,但都没有合心意的人选。
而此时毛主席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合适人选,于是他大手一挥,直接说道:“俞家三少爷在哪?让他担任市长!”
中央经过商量后发现,确实没有比黄敬更合适的人了。他在天津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又领导过当地的学生运动,在当地的威望非常高。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黄敬被任命为了天津市长。
彼时的天津已经被国民党挥霍得千疮百孔了。黄敬知道,若是想要尽快恢复城市建设,光靠部队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民的帮助。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便亲自到各地奔走宣传,不断进行演讲,团结民众。
原本解放军进城时,百姓们多少有些担忧,害怕我军会像国军一样到处抢夺一空。
但在见到黄敬这位市长,竟然愿意主动与群众讲话,而且还没有丝毫官架子,大家对我军的戒心逐渐放下,好感也随之高升。
在黄敬的努力下,这座百年古都,只用了一周不到的时间便恢复了正常运转。
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便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从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方面都做出了巨大改善与调整。而他也成为了人人爱戴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