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山东沂蒙的战场上,一位八路军战士与日军作战时冲锋在前,在激烈的交火中,他不幸被日军的子弹击中腿部,当时医疗条件十分艰苦,卫生员只能简单地为他包扎伤口止血。他强忍剧痛坚持不下火线,继续与日军激战,在他的鼓舞下部队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最终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这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后来成长为杰出的军队将领,他就是周衣冰将军。
周衣冰1928年出生在山东,他成长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当时国家正遭受外敌入侵和内乱的双重困扰,他目睹了家乡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危难,革命思想在他幼小的心里开始萌芽,抗战爆发后,他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加入抗日儿童团,那一年他才12岁。在儿童团里,他努力学习抗日知识和军事技能,同时为抗日部队传递情报、站岗放哨,他用小小的身躯肩负起抗日救国的重任。
1942年,14岁的周衣冰正式成为八路军战士,他虚心向老兵请教,刻苦钻研军事技术,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种武器的使用和战斗技能,在一次激战中腿部中弹,他忍着剧痛继续作战,战后因医疗条件有限,伤口出现感染,为了保住他的生命医生建议截肢,他坚决不从。后来他用烈酒消毒的土方法,伤口竟然奇迹地好转,痊愈之后他再次踏上抗日战场。
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让周衣冰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他随部队转战南北,先后在山东、苏北、河南等地参加多个重大战役,与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在战争的洗礼中迅速成长起来,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放战争打响时他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在莱芜战役中,周衣冰担任华东野战军某部的指挥员,他带领部队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成功地完成作战任务;孟良崮战役中,他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等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1948年,周衣冰担任华东野战军某部的副师长,他带领部队又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他灵活运用战术,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周衣冰将军在军队中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从基层连队到高级指挥岗位,他都以卓越的领导才干赢得官兵的尊敬和信任。1980年他升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在此期间他协助秦基伟将军指挥1984年的三十五周年阅兵式,创造了阅兵史上的封神之作,他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第二年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1987年他接替秦基伟的职务,担任北京军区第七任司令员。
在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周衣冰将军全面发展军队建设,特别注重提升部队官兵军事素养,他倡导“严字当头,实字为本”的训练理念,要求部队从难从严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作战技能和指挥水平。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军区的部队在军事训练、战备值班、国防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部队的战斗力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周衣冰被授予中将军衔,之后曾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为国防建设、军事战略发展和保障国家法制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周衣冰戎马一生,为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推动国防科技的进步和军民融合的发展、保障国家法制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于2017年病逝,享年95岁。
虎父无犬子,周衣冰的儿子周小周从小就深受父亲的熏陶,高中毕业后追随父亲的脚印参军入伍,他从基层做起,刻苦钻研军事理论和技能,他严格要求自己,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走上高级指挥岗位,担任军长、集团军司令员等重要职务,2013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成就父子均是中将的军中佳话。
周衣冰的女儿周晓芳同样优秀,在父亲的教导下培养出踏实而又沉稳的性格,在工作岗位上取得较高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万晓武是万里委员长的儿子,这段姻缘让两个具有深厚革命背景的家庭结为亲家,使老战友之间的情谊更加坚固,革命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在他们身上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