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揭示了季节的更替、气候变化的规律,还在指导农事活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它也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意味着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农事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老辈人常说“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5立春是早还是晚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2025立春是早还是晚
2025 年的立春时间为 2 月 3 日 22 时 10 分 13 秒,农历正月初六。立春,又被称为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是干支历的岁始,象征着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从天文角度来看,当太阳到达黄经 315° 时,即为立春。自秦代以来,中国便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端,可见其在时间节点上的重要意义。
关于立春节气的早晚划分,通常是根据在“五九尾”,还是在“六九头”来判断的,如果立春在“五九尾”,便被认为是早立春;若在“六九头”,则是晚立春。
2025年立春时间是2月3日,五九的时间是2025年1月26日-2025年2月3日,可以说恰逢五九尾,很明显属于早立春。
早立春有什么说法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立春节气来得早,当年粮食就会大丰收,粮仓都能堆满;如果立春节气来得晚,可能就会出现粮食欠收。
早立春收,晚立春丢
这句民谚的意思是如果立春节气来得早,当年庄稼就容易有好收成;如果立春节气来得晚,庄稼收成就可能不好。
早立春,一家亲;晚立春,穷一春
这段民谚说的是早立春意味着当年可能是丰收年,一家人衣食无忧,和和美美;晚立春则可能预示着这一年年景不好,生活可能会比较艰难。
春打五九尾,家家啃猪腿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立春这一天正好落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预示着当年会是个丰收年,家家户户都能啃上猪腿,过上富足的生活。
春打五九尾,喝油像喝水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立春这一节气出现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当年就会是个丰收年,人们吃油就像喝水一样轻松,生活富足。
在古代时候,由于科技水平有限,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农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立春时间的早晚与当年粮食收成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这句农谚。
立春期间要注意哪些
防寒保暖
立春虽然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但气温仍然可能较低,尤其是北方地区。因此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早穿较薄的衣服。
调整作息
立春后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此时需要避免熬夜、晚睡,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同时也需要注意早睡早起,可以适当午休15~20分钟,避免休息不足或黑白颠倒等情况。
情志舒畅
立春时节万物萌发,一定要避免心情抑郁、焦虑,可以通过散步、看书、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情绪舒畅。同时也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写到最后
2025年是“早立春”,按照民谚来看这对农民来说是好事,这些农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规律,但它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不能完全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决策依据。因此,大家仅作参考就行了。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