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很多人都在走亲访友。
山东的大衣哥朱之文的家门口,也挤满了人,即便大门紧闭,他们也不肯走,不时敲门,来提醒里面的人,外面有客,赶紧开门。
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大衣哥太傲慢,连客人来了也不让进去,其实不然,这些人并非客人,而是前来借钱的人。
不止是大年初三,从大年初一起,就每天门口都挤满了人。
他们跟朱之文并没有亲戚关系,而是想借着过节的理由,来打秋风。
只要有人开门,他们就二话不说往里挤,不给钱就不走,让大衣嫂很无奈。
但毕竟是自己的家,也不能不让出门啊,没办法,每次开门的时候,大衣嫂都会挡在门口,只开一个小缝,让家人进出。
即便如此,也有人不顾脸面,拼尽全力要挤进去,大衣嫂用力阻挡,一脸无奈。
有人可能会说,就让他们进去又如何,大不了发点烟和零食,还能破产吗?
事实上,真的不能开这个口子。
大衣哥刚走红的时候,也想着要回报乡亲。
他出钱给村里修路,弄健身广场,办学校,想让村里人日子过得好一点。
结果村里人根本不买账,反而说他太抠门,嫌修的路太少了,弄健身广场还不如给大家钱。
也不知道谁先起的头,找到大衣哥借钱,说家里有急用。
一开始,借口还很充分,不是家人生病,就是孩子上学。
大衣哥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要对方开口,多少都会借,一年下来,他算了一下,借条加起来有一百万,而还钱的人没有一个。
他这才意识到,这些人并不是真心借钱,而是把他当大老冤。
从那以后,大衣哥就不怎么借钱了,村里人对他颇有微词,说他有了钱傲慢了,不肯帮衬乡邻了。
还有人拿他和刘强东对比。
说刘强东才是懂感恩的人,过年的时候,给村里的老人一人发一万,还各家各户发礼物,都是整箱整箱的搬。
言下之意,就是大衣哥太抠门了。
说这话的人,其实是偷换概念。
刘强东之所以感恩乡亲,是他读书的时候,得到了乡亲的帮助,要不是乡亲们凑学费,他也不一定能读大学。
而朱之文,他在出名前,基本是被乡亲们看不起的,原因很简单,他家很穷。
他结婚的时候,只有几间老房子,幸好大衣嫂不嫌弃,两人结婚后,有了一儿一女。
大衣哥一家的生活来源,就是土地,他们早出晚归,想尽办法把庄稼种好。
由于天生好嗓子,他喜欢在种地之余唱歌,村民听了无不嫌弃,还给他起了个外号“三大嘴”。
朱之文的儿女,就算长大了,身上还有掩饰不住的自卑。
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从小就受到村里小孩的嘲讽,导致走路的时候低着头,就算朱之文挣钱了,他们也被人称作“地主家的孩子”。
村民看到朱之文唱歌挣钱了,过上了好日子,内心无不羡慕嫉妒。
人性有个弱点,就是笑人无,恨人有。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原来都是条件相当的人,突然有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身边人不会觉得是本事,而是认为他运气好,那么自己也要跟着沾点光。
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借钱,根本就没想过还。
谁能借到钱,也不会有感恩之心,只会觉得幸运,认为自己有本事。
站在这个角度,就能理解大衣嫂的无奈,面对蚂蟥一样的人,有多少钱也填不平对方的欲望,更何况是一群人。
大衣哥不好意思拒绝,她就站出来当“恶人”,当守护家人的屏障。
说实话,真的难以理解大衣哥。
你说他糊涂吧,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真的很厉害了。
说他精明吧,却又不舍得离开老家,每天要面对这些人的纠缠,难道不累吗?
或者,这就是大衣哥需要的人设,他需要成为话题,而这些话题也反过来成为他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