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一些抗日电影和电视剧时,常常发现里面的日本人说话方式很奇怪,他们所说的既不是汉语,也不是日语,语法和表述上都十分奇怪。事实上,这是历史上现实存在的一种语言,名叫“协和语”,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协和语是曾经使用于日本影响下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日语和汉语混杂的皮钦语(混杂语言),其主要存在时期自清末日俄战争后至1945年满洲国灭亡。
指代“通行于满洲地区的日中混杂语”这一概念的名称很多,例如日满混淆语、沿线官话等。现在较常使用的“协和语”一名的可考用法最早出现在1948年的中文报纸,在满洲国存在的时代并未发现中文或日文材料如此称呼。
协和语的产生与日本人在满洲地区的日语使用、中文报纸广播等媒体中的日语借词有关,然而协和语本身并未得到关东军、满洲国政府的推行。
协和语作为一种皮钦语,产生于日语母语者和汉语官话母语者的接触,不过当时在日本人之间等场合也有所使用。它的语序接近日语,语法较日语简单,常省略日语的助词,词汇来自日中两种语言,也有一些词汇是在协和语中创造出来的。
下面请看看例句:
代表性的协和语句式有句末的表疑问“か ka”、表存在、所属或表完成、断定的“有”、表否定得“没有”“不是”和表祈使得“好”。
句式
词汇
例句
汉译
疑问
你的(ニーデ)知道(チド)か
你知道吗?
一个(イカ)多少钱(ドーショーセン)か
一个多少钱?
所属、存在
每天每天的干活计大大的有
每天都有很多工作
玉子(たまご)有
有鸡蛋
完成
他的头坏了的有
他的头部受伤了
他的去年的快快的死了有
他去年就死了
断定
这个你的坏了的,奥さん的生气有ぞ
你把这个东西弄坏了,你妻子会生气的
他的钱给没有的,三びん進上有
他没给钱,我打了他。(三びん为3个びんた binta(掌掴,引申为殴打)[5]:67)
否定
没有
这个酒的力气没有的,喝醉的没有
这酒度数不高,喝不醉
今天来来有的,坏了没有
今天(客人)来得很多,(商品)不会变质
不是
这个我的不是
这个不是我的
小偷儿的不是
没有偷
祈使
你的力气大大的压す得好
你用力推
这个的坏了,你的快快的干活计好
这个东西坏了,你快点修理
满洲国时期,政府与日本学者对作为混杂语言的协和语持批判态度。
“协和语”这一概念在中文语境中一直带有负面色彩。“协和语”的存在常与日本的侵略行为相联系。例如1950年代有人批评协和语是一种“怪话”,是破碎的中国话,在话剧舞台上过多地使用协和语是一种畸形语言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