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曾任第四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空军首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长征时期 ,刘亚楼任红一军团红二师政委,率部为中央红军做开路先锋,一路斩关夺隘,突破四道封锁线、抢渡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攻占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再占吴起镇,为红军踏开血路。到达陕北后,刘亚楼曾担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
1939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苏联方面挽留他参加了卫国战争,并授予少校军衔。
1945年8月刘亚楼随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百万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中苏边界,从海陆空三方面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势。苏联红军攻势猛烈,所到之处,日军闻风而逃。苏军连克东北许多大城市。
刘亚楼所在的苏军部队刚控制住佳木斯,便突然遭到己方空军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这让大家十分困惑。事后经层层追查,发现空军和地面部队之间的联络存在失误,致使地面部队损失惨重。随后,便要层层追查造成联络失误的责任人。
调查结果显示,轰炸当天,苏军地面部队的值班参谋是王松(刘亚楼在苏军的化名)。地面指挥官马丁诺夫立即以耽误军令罪,签发了对王松的逮捕令,并决定两小时后枪决。
思前想后,刘亚楼觉得应该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组织,让组织上审查自己,证明自己一生光明磊落,从未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想到这里,他对指挥官说:“我16岁参加革命,是在党的阳光和雨露下成长的,又是中国共产党派我到苏联学习的,我们党正需要我,我家乡还有亲人在等待着我,请允许我在死前写封信给他们,向他们汇报我这些年在贵国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算是对组织对亲人最后的交代。请你们给我这个机会。只需一天时间,便足够了。”那个指挥官觉得这些话语言之有理,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死刑延缓一天执行。
于是,刘亚楼便在气象预报图纸的背面,开始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信。他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终于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第二天吃过早饭,他做好了上断头台的准备。
突然,指挥官匆匆跑来,笑着用俄语夹着汉语对刘亚楼说:“你无罪了,自由了,对你的判决是个错误。实在对不起你了。”情势急转直下,刘亚楼一时没有明白,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个指挥官看着一头雾水的刘亚楼,歉意地解释事情的原委。
原来,刘亚楼在苏联学习期间有很好的口碑,他与苏联同学们也彼此真诚相待。他的一位同学兼同事听说他因误传军令而被判处死刑,感到十分惋惜。凭着对刘亚楼的了解,他觉得刘亚楼是个十分细心的人,这样的错误不可能发生在刘亚楼的身上。于是,他决心弄个明白,开始就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在报务员记录的值班日记中,他发现,刘亚楼所传达的苏联空军部队轰炸日军高地的内容和时间并没有错误;而问题在于,先头部队并没有严格执行预先确立的战斗时间表,而是提前占领了日军高地。先头部队于6时40分就已占领日军407高地,而空军轰炸机群则按照预定方案在6时50分轰炸407高地。当时,地面部队并没有与空军联系。所以,空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有取消行动,依然按照原来的指令,对原日军高地进行轰炸。
情况调查清楚后,他立即向上级报告了真实情况。指挥官立即加以纠正,宣布刘亚楼无罪,并恢复了原职。
苏军撤离后,内战爆发,他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同林罗一起领导了第四野战军摧枯拉朽的人民解放战争,功勋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