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与冰心、陆小曼作为民国著名的三位才女,她们个个才华横溢,气质不凡。三人中,冰心年龄最长,陆小曼次之,林徽因年龄最小,冰心比陆小曼大3岁,比林徽因大4岁,她们三人之间交集很多,人们经常将她们拿出来做比较,尤其在她们的人品上,评论各有千秋。
“生前人品墓上见”?林徽因、冰心、陆小曼三人到底有多大的差别,从她们的墓地上可看出三人之间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一、咱们先来看下林徽因的墓地
林徽因,因病在1955年4月1日去世,享年51岁,距今将近70个年头。
她的离世令很多人为之悲痛不已,忍不住叹息她的去世是建筑界的一大损失。
其灵柩在家属与社会各界的瞩目下被葬在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二墓区在字组,墓碑上写“建筑师林徽因”六个字,墓周围苍松翠柏,庄严、肃穆、静谧。
她的墓地是由她的丈夫梁思成先生精心设计的,简洁、庄重,是建筑与情感的完美融合。墓碑雕饰用的是林徽因先生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纹饰刻样,于1955年落成,是对她深沉情感的凝结。
梁思成和林徽因之间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相互吸引,在他心中林徽因的一举一动已成为永恒,正如哲学家金岳霖评价:“梁思成、林徽因的生活就从来不是‘打发日子’的生活,对于他们,日子总是不够用的。”
林徽因生前曾参与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东北大学校徽设计等,另外,八宝山革命公墓整体建筑格局也是林徽因亲手设计的,如今她安睡在自己亲手设计的公墓里,接受着世人的敬仰。
她的墓前经常摆放着白百合、菊花、康乃馨等各种鲜花花束,凭吊者众多,怀念与追思她的人,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足见林徽因的人气之旺。
林徽因生于民国,长于乱世,却以一种超越常人的优雅与智慧,活出自己的风采,她的才情与美貌并存,是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民国女神”。
尽管她所到之处都会引起无数人的崇拜和追捧,但她从不沉溺于浮华。她与志同道合的梁思成一起,携手共进,共同投身于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之中。
林徽因、梁思成手绘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他们夫妻二人走遍大江南北,风雨兼程,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一批批濒临消失的古建筑瑰宝,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她的文学创作令人瞩目,她的诗歌清新脱俗,激励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她的散文有着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思考,她的文字同她本人一样温婉而坚韧,优雅而饱含力量。
她对待朋友真诚热情,对待学生严格负责,对工作严谨认真,战乱时不畏艰险,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一举一动都让人感受到她责任与担当。
如今人们在谈到林徽因时,最多的仍是她对古建筑保护的贡献,依旧对她肃然起敬。
林徽因、梁思成手绘
大家对她公认的评价:见了她,才知道“才貌是可以双全的,风华是可以绝代的。”
冰心尽管与林徽因存在某些不合,但仍称赞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二、接着来看下陆小曼的墓地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走完了她62岁的人生旅程。
陆小曼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徐志摩合葬,希望以此来完成他们生前未能圆满的爱情,但最终因徐志摩儿子徐积锴的拒绝未能实现。
因陆小曼一生无子女,她被火化后,骨灰盒上只有编号和名字,被暂时寄存在殡仪馆里的一个角落里。
因骨灰无人认领,天长日久,下落不明。
到了1988年,距陆小曼去世后已经23个年头了,陆小曼的堂侄陆宗出资,和陆小曼的堂侄女陆宗麟一起,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建造了一座衣冠冢作为陆小曼的墓地。
墓碑上写着“先姑母陆小曼纪念墓”九个大字,墓上镶嵌着一张陆小曼年轻时的相片,照片上的陆小曼容颜清秀,可以看出她生前曾经的风华绝代。
在徐志摩心里,她有一种特别的美。
“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徐志摩
由于资金有限,陆小曼墓地整体看来非常寒酸,显得有些落寞与孤寂,墓地建成后也很少有人来此祭拜,周围的环境比较荒凉。
陆小曼前半生的璀璨夺目后半生的孤寂落寞,她人生的大起大落令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1903年,陆小曼出生在上海名门望族,父亲陆建三是晚清举人,而且还留学过日本,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与曹汝霖、袁观澜、穆湘瑶等民国名流同班毕业。
陆小曼的父亲曾在财政部门任职20多年,先后任过参事、司长等职。还办过银行,当过银行经理,家庭富足,社会地位显赫。
陆小曼又是独生子女,她就是在这样一个的家庭中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不仅天生丽质,在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她还精通英文、法文和德文,是当时著名的交际花,和唐瑛并称为“南陆北唐”。
不过与林徽因相比,陆小曼在个人感情方面的争议更多。
陆小曼
陆小曼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
她第一任丈夫叫王庚,是个事业型男,抱负远大。他曾当过孙传芳的参谋,在军界是个厉害人物,公务繁忙没时间陪陆小曼。
陆小曼耐不住寂寞,婚内出轨和徐志摩好上了,不久离婚。她发现自己怀孕,就流掉她和王庚和孩子,和徐志摩走进婚姻殿堂。
他们的婚礼上冷冷清清,双方的父母都未到现场。
林徽因的公公梁启超为证婚人,在婚礼典礼时,梁启超当着200多人的社会名流斥责两人: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
礼堂顿时鸦雀无声,此时的徐志摩和陆小曼应该很后悔请这个证婚人吧?
徐志摩、陆小曼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的确不令人看好,前者抛妻弃子,后者“抛夫弃子”为了前者离婚,道德上难免让人非议。
二婚后的陆小曼花销特别大,徐志摩在大学任教月薪500大洋(相当于现在一个月12万),依然不够陆小曼的开销。
他只好身兼数职,疲于奔命也满足不了她的花费。他一边在自己身上省钱,一边挣钱,后来因坐免费飞机去听林徽因演讲,机毁人亡。
徐志摩出事之后,陆小曼很伤心,因此大病一场,在伤心中颓废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振作起来。后来的她一身素衣,专心编辑徐志摩文集,为徐志摩整理了十年的书稿。
在徐志摩去世后,徐志摩的朋友和徐家人都说是陆小曼害死的徐志摩,认为要不是陆小曼花销巨大,徐志摩就不会疲于奔命,就不会去坐免费飞机。
很多人都离弃陆小曼,不再和她交往,只有徐志摩的好友、陆小曼的按摩师翁瑞午一直陪在她身边。
不久,陆小曼和翁瑞午同居,和他一起吸鸦片。徐家得知后,不再继续给陆小曼抚养费。
为了养活陆小曼,翁瑞午变卖家产,慷慨解囊。
翁瑞午、陆小曼
同时他也养活家中的妻儿。
翁瑞午有发妻陈明榴,还有5个孩子。
陆小曼向翁瑞午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我们不正式结婚”。
但事实上她对翁瑞午的发妻陈明榴已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
可,陆小曼又是不爱翁瑞午的,她说:她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
她对待他们之间的感情是认真的。
在很多朋友的反对下,她毅然决然地和他走在一起。
胡适也曾表示反对,他向陆小曼提出,只要她与翁瑞午断交,以后一切由他负全责,但被陆小曼拒绝了,最终她与翁瑞午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
对陆小曼和翁瑞午的同居行为,外界流言蜚语四起,讨论着他们的关系,陆小曼爱着徐志摩,翁瑞午爱着陆小曼,陈明榴爱着翁瑞午。
陆小曼所经历的三个男人都是爱陆小曼的,她的美丽和才华也是公认的。
而对陆小曼的美,冰心则说:“林徽因美丽,陆小曼则稍逊。”
三、最后来看下冰心墓
1994年9月,冰心因心功能衰弱住进了北京医院。经过多年的治疗依然没能根治,1999年2月28日,冰心的病情加重,在北京医院去世了,终年99岁,被大家称为 “世纪老人”。
之前冰心曾和与林徽因出生在同一年的大文学家巴金有约定:“都要活到100岁”。
可是,冰心没有活到100岁就去世了。
巴金听闻很伤心,发文说要替冰心大姐多活一岁。巧的是,巴金于2005年10月17日逝世,刚好101岁。
冰心去世后,与其丈夫吴文藻合葬在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这里远离尘嚣,宁静祥和。这座纪念园由多家单位出资建造。
冰心的墓地显得温婉有诗意。墓碑的设计也很独特。墓碑雕塑由著名雕塑家张得蒂匠心独运,巧妙地将冰心夫妇头像二人的头像凝固于汉白玉中。
不过,冰心去世后,去墓地祭奠她的人并不多。
就在2012年5月冰心夫妇的孙子吴山因家庭纠纷闯入园内,用红色油漆子墓碑上写下“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大字,另外还贴上了一封信,内容系冰心家庭内部纠纷。在当时造成很大的议论。
原来,这是冰心的孙子吴山为母亲抱不平而做出的举动。
他的父亲,也就是冰心的长子吴平从小就和父母聚少离多。吴平的童年是在奶奶家度过的。
冰心夫妇在教育和文学上四处奔走,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在他身边。吴平养成了独立崇尚自由的性格。
后来冰心夫妻两个有时间和儿子在一起生活,因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就想补偿孩子,无论儿子提出什么条件都想方设法满足他,就这样将吴平给惯坏了。
吴平长大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和自己爱恋的陈凌霞结了婚,生下子女,吴山是他的长子。
有了孩子的吴平,却没有对家庭的责任心,他不仅对妻子漠不关心,对儿子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
在吴山的记忆中,他的童年是和外婆一起度过。他的奶奶冰心,每天都忙于创作,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陈凌霞母子。
婚后的吴平对婚姻不忠,出了轨。他和自己的秘书好上了。
陈凌霞见到冰心后,就会忍不住说起丈夫的不是。冰心听了就怪陈凌霞没有拢住丈夫的心。
吴平还趁着妻子出国之际,还把20岁的女友带回家过夜。
吴平
陈凌霞发现后,气得大病一场,住进了医院。
吴平竟然都不去医院看望妻子一眼。
而冰心却对此视而不见。
这些都被吴山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陈凌霞看着年幼的儿子,忍不住指责丈夫。
面对丈夫假惺惺的保证,她的心凉了。
她等儿子了大些,就向吴平提出了离婚。
吴平求之不得,马上同意离婚。
可,陈凌霞在离婚不久后就得了癌症,住在重症病房。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吴平也没有看过她一次,也没有打过电话问候,而且一分钱的医药费也不拿。
这些都让吴山很生气。
吴山
吴山知道,他的奶奶冰心去世后,父亲吴平继承了冰心大部分财产,据说有上千万的资产。
可是父母离婚时,父亲却拒绝给妻儿任何的精神补偿,而且对吴山病重的母亲也没有丝毫的关心。吴山替母亲难过、委屈。
为了母亲,为了分割房产,吴山带着生病的母亲和他打了六年官司。
可最终吴山败诉。2001年,他的父母正式离婚。
吴山越想越憋屈,对父亲所做的种种忍无可忍,他不想让母亲继续委屈下去,就想着怎么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最终选择在奶奶的墓碑前写下了那八个字。
用吴山自己的话说,“教子无方”说的是吴文藻在教育儿子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枉为人表”则是意在指,冰心这么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学家,却教出吴平这么一个儿子。
吴山这样说也确实丢了冰心的脸。
不管怎么说,作为孙辈,用涂鸦的方式去打扰长辈的安宁,违背了传统道德,这样的方式未免太极端,非常不妥。
另外,冰心和吴文藻属于公众人物,而他们的陵墓受国家管理,不属于吴家,在上面乱涂实在不合适。
对吴山的这种做法,他的母亲也是不支持的。
陈凌霞说:“大山(吴山小名)去做这件事是瞒着我的,这几天我才知道。我是很不支持的,我说了他一顿,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大山很孝顺,每次生病都是他陪着我。”
这件事,最终以吴山披麻戴孝在爷爷奶奶墓前认错结束。
另外,冰心和林徽因之间发生的一些事,也可看出她们之间的区别。
林徽因和冰心都是福建人,本是好友。
后来两人渐走渐远。
林徽因家中有个太太会客厅,每逢周末,就会举办文学与艺术的沙龙,吸引着徐志摩、金岳霖等一众文化精英前来相聚。
他们讨论诗歌、哲学,分享对生活的感悟等等,在这里进行着文化气息和自由的灵魂碰撞。林徽因觉得这样的聚会是一种精神的滋养,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对她的那些来到家里的朋友们来说,这里是心灵的避风港,是一个能够暂时忘却尘世烦恼、沉浸于纯粹精神世界的乐园。
而在冰心眼中,这一切却似乎蒙上了一层不同的色彩。
或许是由于性格、价值观的不同,或许是她对林徽因生活方式的不解与误读,冰心用一种近乎讽刺的笔触,写下《我们太太的客厅》,并发表在报纸上,公开嘲讽刺林徽因。
当时林徽因有公差正身处外地,得知此事后,她的反应既显智慧又不失风度。
她没有选择和冰心针锋相对,而是以一种幽默而含蓄的方式,托人给冰心送去了一坛醋。体现出她的机智与大气。
后来,也就是1930年,林徽因因病辞掉了东北大学的教职,到北京香山静养身体,徐志摩会经常联系关心林徽因的病情。冰心看不下去,试图规劝林徽因远离徐志摩。
她特地写了一首长诗《我劝你》来劝林徽因:
“只有女人知道女人的心,虽然我晓得,只有女人的话,你不爱听……你莫相信诗人的话语,他洒下漫天的话语……”
这一举动,触碰了林徽因的底线,冰心这样做起到了将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绯闻放大的效果。
在林徽因看来,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感情之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界的干涉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对于冰心的劝诫,林徽因选择了用沉默来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林徽因和冰心
徐志摩死后,很多人都把他的死因归结为林徽因所害,就连冰心也不例外。
徐志摩之死纯属意外,又怎么能怪到林徽因头上?
冰心却在徐志摩死后,给老朋友梁实秋写了一封信:
“徐志摩死了……我和他从来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怜惜他了,她真辜负了他的一股子劲……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冰心信中所说的“女人”不用说也是指林徽因。
徐志摩的死,给林徽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她的儿子梁从诫也曾经说过,“徐志摩遇难后,舆论对母亲有过不小的压力。”
冰心的这封信无疑火上浇油。
面对冰心的连续“攻击”,林徽因始终保持着冷静与克制,她没有公开指责冰心,也没有再采取任何的“反击”行为。
在她看来,真正的风度,不在于言辞的锋利,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林徽因用她的沉默,诠释了何为“大音希声”,何为“大象无形”。从此,两位曾经有过交集的女性,因为这一系列的风波,彻底断绝了往来,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两段截然不同却精彩的人生轨迹。
此外,冰心的另一面,她热衷于公益慈善,抗战期间曾到昆明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
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一些学校、希望工程、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和安徽等灾区人民捐出稿费10余万元;
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书籍、手稿、字画,带头成立了“冰心文库”积极响应巴金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1998年水灾,捐出2000元,后来又捐出一万元到灾区。
冰心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她爱生活,爱儿童,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她的文字也影响了无数人的成长。
她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爱的哲学”,既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文学创作思想,又是一个凝聚人类共同感受的世界性命题。冰心一直被视为和平友爱的使者,她的宽容和大爱影响了很多人。
冰心的坚强、奋进、执着也感动激励着很多人。
1980年6月,80岁的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她在病痛的折磨下仍笔耕不辍。
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很多优秀作品,她这种积极上进的精神也感动着一批又一批人。
她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年近九旬的她,还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对许多读者造成深远的影响。
总结:
生前人品并不能仅从其墓上就可见全,有时候亲眼所见的都不一定是真,更何况听来的呢?“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是人,就都会犯错,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包括你我。
林徽因、冰心与陆小曼如同璀璨的星辰,即便离世多年,其光芒依旧照亮着后来者的道路,她们作为民国时期的杰出女性,不仅以各自的才华与情感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就连去世后墓地的境遇,也仿佛成了她们生前处世态度的一种映照,让人在静默中品味着过往的云烟,感受着她们生前为人处世态度的微妙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