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平时的工作中敢说实话吗?敢于说真话吗?
我个人感觉:很多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肯定不太敢说真话,起码是不敢全说真话;特别是在领导面前,估计说的大部分都是领导爱听的话。
当然了,这也是正常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都要活着、人都要生活、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说真话会吃亏、会倒霉的话,那么大家也就当然不敢说真话、说实话了。
今天我跟大家讲一个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人!
这个人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
他在一次公开场合谈到集采药现状时称:价格如此低的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会不稳定;这是医生与老百姓的共同感受!
郑民华主任还坚定的说:很多集采药出现了泻药不泻,麻醉药不麻,降压药不降等等情况,质量堪忧!
现在郑教授以上的谈话被国家医保局收到后,并且转到了上海医保局;该局已经开始调查集采药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了。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就一定会生病;生病了就要去医院,即使不去医院的话,那也一定会用药;所以药的质量和疗效是跟每一个都密切相关的事情。
我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去医院、你们生病去买药的时候,第一考虑的要素是价格呢?还是疗效呢?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去医院或者买药考虑的第一因素应该还是疗效吧!
如果一款药没有效果的话,估计即使再便宜也没啥用,因为这玩意不治病的话那就啥用没有。
有句俗话说得好,话不能乱说,药也绝对不能乱吃。
按照郑教授的观点:现在的很多集采药价格确实被打下来了、价格确实降低了很多;按道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这毕竟给广大患者降低了就医的成本。
可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药虽然便宜了,可是药的效果却没有了、药的效果却降低了;那么这种“低价药”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对于患者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很多网友都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例如:有网友说自己第一次在县医院开了一种药,是大药厂的;价格有20多元;自己第二次在小药店发现了同样的药,结果价格才8块钱,但是自己不敢买、更加不敢吃。
总之一句话,药的价格虽然重要,但是药的疗效却更加重要。因为药这个东西可不是开玩笑的、药这个东西可不能乱吃;因为药是用来治病的、药也是一个事关人命的“商品”。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集采药的砍价场景;很多人药的价格确实被砍下来了,但是这效果又如何保证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款药的最低成本是20元,如果非要药厂15元卖的话;那么我估计药厂也就只能偷工减料、也就只能在药本身做文章了。
每一个患者或者说生病的人买药的第一目标是治病,而并不是省钱,这个逻辑一定要搞清楚。
另外现在很多人去医院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治病;集采药虽然把价格降下来了,但是药效一定要保证好哦!
郑教授对于这种情况和问题还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建议:可对进口药、国产药给予不同医保报销比例。
这也就是说:有人愿意用高价药、愿意用进口药,那么其报销比例可以低一点;有人愿意用国产药的话,其报销比例就可以高一点。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和基本的要求还是:药一定要能治病、一定要有疗效才行;要不然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出现相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