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存有正给患者把脉。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 记者 金卓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四马架镇,乡村医生梁存有家喻户晓。村里老人叫他“小有子”,与他年龄相仿的叫他“老梁”,同事称他“梁院长”,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则喊他“梁神医”。对这些称呼,他笑笑不语,“我还是喜欢大家喊我梁大夫。”
1月17日中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四马架镇医院全科诊室见到了梁存有。他眼睛发红,斜靠在椅子上,满脸疲惫。
这天凌晨1时许,四马架村的杨明录老人突然上不来气,家人急忙给梁存有打电话。还在睡梦中的梁存有听到手机振动,立马起来,拿着药箱,开车前往杨明录家。此时室外气温已逼近零下25°C。
针灸、按摩、输液,忙到4点多,看到杨明录逐渐好转,梁存有才背起药箱回家。
梁存有坦言,类似这样的急诊已经少多了,前些年很多,“有时候一宿得出去两三趟。”
他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白天门诊之外,自己还要出夜间急诊,也说不清是从哪年开始晚上不关手机了。
1995年,梁存有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进修后,回到老家四马架镇。进修期间,每次考试都是前3名的他,被佳木斯市一家精神病院看中,但他最终并没有去。他觉得自己是学中医的,精神病院的治疗多数还是用西医的方法,“没有用武之地”。而且,农村出身的他在佳木斯没有房子,几百元的工资根本不够买房子,不如回老家安稳。
老家的工作虽安稳,但当时的他曾经不止一次想离开。
起初,梁存有在永胜乡(后并入四马架镇——记者注)卫生院工作。包括梁存有在内,门诊医生只有3人,其中两人即将退休。全院的门诊工作基本是他负责,还要处理一些突发情况。一个月忙下来,工资只有198元。与他同期进修的同学在南方工作,一天就能挣1000多元。
巨大的落差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梁存有的神经。直到1999年,他彻底放弃了离开的想法。这一年他结婚了,妻子是本地的一名老师。
2000年,永胜乡卫生院并入四马架镇卫生院。梁存有来到这里,一直干到现在。
放弃离开的想法后,他全身心投入工作。2000年左右接诊的一名患者,更坚定了他要留下的想法。
这名患者患有大理石骨症,“打个哈欠都可能骨折”。梁存有在西药基础上,为他配制了中药,“一年365天,我感觉有300天都得去他家。”
梁存有清楚记得这名患者对他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就指着你了,你要是走了,我就得死。”他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我不仅能治感冒发烧,还能做很多。”
2018年9月12日,这名患者去世。这个日子梁存有清楚地记得,因为没能赶上葬礼,他后悔不已,“我想送送这个治了快20年的老朋友”。
梁存有在白纸上开的药方,字迹清晰好辨认。 姜乐园/摄
中医专业毕业加上多年治病经验,梁存有的名气越来越大。四马架村村民王营刚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周一周二上午来找梁存有看病的人非常多,“走廊里全是排队的”。王营刚患有严重的痛风,走路不便,目前正在吃梁存有配制的中药,“他看病不贵,‘三免’。”
王营刚口中的“三免”是梁存有多年坚持的免挂号费、免诊疗费、免处方费。据统计,累计金额已超80万元。
梁存有已经记不清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三免”的了。起初,领导和同事跟他说应该收费,“付出劳动收钱很正常”。但他认为,“我只出了一个药枕一只手,举手之劳而已。我费点力气和精力,医院也不搭什么东西。”
很多老百姓找梁存有看病,他号脉后直接在白纸上开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看到了几张他在白纸上开好的药方,与常见的“龙飞凤舞”不同,他的字迹十分工整。梁存有解释,有的患者会去药店买药,如果不写清楚,抓药的人可能看不懂,抓错就麻烦了。
日常工作中,他常常接到各地药店的电话,“他们有时会跟我确认药方上的药量,或其他问题。时间长了,很多药店都知道白纸上的药方基本是我开的。”
2020年,梁存有升任四马架镇卫生院院长。除了日常看病,他更关注如何留住年轻医生。
原来四马架镇医院有9名医生,后来走了两名年轻医生,现在只剩7人。
离开的两名年轻医生中,有1人大学毕业后就考到了四马架镇医院,离开后当了法医。梁存有清楚地记得这个年轻人当年跟他说的话,“没有逛街的地方,甚至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我只能去县里洗澡。”
梁存有理解年轻医生的选择,毕竟他当年也想离开。
“年轻人有冲劲,学习能力强,基层卫生院离不开他们。”为了留住年轻人,梁存有从2023年开始,陆续推荐5名年轻医生到佳木斯市中医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进修,希望大家多学本领、开阔眼界。
梁存有说,他从没想过这5人能不能回来,“年轻人如果有好前程,我支持。”
四马架镇卫生院。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摄
1988年出生的于敬一,2014年考入四马架镇医院,2024年8月到佳木斯市中医院进修。已在乡镇工作10年的她,的确考虑过进修后去更大的平台。但几个月学习下来,她放弃了这个想法,她说不想辜负老百姓的信任。进修期间,很多患者明知她不在四马架镇卫生院,却仍给她打电话,“乡亲们很朴实,你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于敬一还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享了前几年的一个故事。一名老人想让她开精神类药品,但按照规定,乡镇卫生院并没有这类药。老人以为于敬一故意刁难,就将通话录音截取一段后发到了网上。听到录音后,乡亲们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于敬一,并评论道“老于家的那个小姑娘不可能干这件事”。这让于敬一更加明白了原来自己多年的付出并没有白费,“乡亲们都看在眼里”。
“想留住年轻人不能光讲情怀,你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待遇留人嘛。”梁存有说。
他计划等这些年轻医生进修回来,把医院改造成以中医为特色的小型综合医院,设康复、针灸、理疗等科室,增加医院收入。
记者手记
心里装着村民才能干好村医
杨雷
我对梁存有的采访是断断续续的,60分钟的访谈,他先后接了5名患者打来的电话。对于患者想要加微信或留联系方式,他“来者不拒”,他的微信一共加了1552个好友,绝大多数是患者,这个数字还是我帮他查到的。
行医多年,梁存有坚持“三免”,因为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回报社会。
梁存有的侄女曾患白血病,在天津一家医院住了8个月。院里一位老专家得知他们从农村来,给予了很多帮助,包括吃的、喝的、用的。这给梁存有留下了深刻印象,同为医生的他,更加坚定了要力所能及地为村民服务。渐渐地,他的手机号成了村民身边的“120”,他在白纸上写下的免费药方,为越来越多的人祛除病痛。
提起梁存有,我采访的多位村民都对他赞不绝口,嘱咐我一定要好好宣传。对于广大村民来讲,医术固然重要,但心里装着他们更重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