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4月,为进一步增强与读者的交流,《走进孔子》期刊组织“名家解惑:你提问我回答”活动,并通过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面向海内外读者征集研读儒家经典时遇到的问题与存在的疑惑。活动吸引了广大读者参与,并提出许多问题。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就典型问题予以解答,并在《走进孔子》2024第6期刊出。孟子研究院公众号特别转载,以飨读者。
问:对于经典的阅读和学习,要从哪些文献入手,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研究路径是什么?
答: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们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传统图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排在最前头。《汉书·艺文志》也把儒家“六艺”排在最前面,无非是表达其中蕴含社会人生最重要的常道。
经典著作中蕴含我们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是以前数千年文化的沉淀与凝结,又经过了此后数千年历史的检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儒家强调引导社会人心之“正”,《论语》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树立正确的信仰,要学正学,读正经,不能“索隐行怪”“攻乎异端”。先读重要的必读的书。理解中华文化精神,把握中华文化精髓之后,其他书读得越多越好。
如果读经典需要有个顺序,我建议大家不妨先试读《论语》《孔子家语》《孟子》《老子》《史记》,然后再扩大范围。朱子说不要“先攻那难底”,而难易是相对的,各有各的情况。王蒙先生希望人们能够有一些有深度的、认真的阅读,最好读那些条理性、理想性、概括性强的书,甚至读一点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国的经典值得一生品读。
经典首先要精读。经典大都言简义丰,意涵饱满,因此不能浅尝辄止、泛泛而览。要反复研读,最好默记成诵。不精读,可能望文生义,很难知人论世。通过精读,真正进入历史语境之中,才能与圣贤对话、同行,作为个人人生的镜鉴。
经典要整体地读。经典往往都是有机的整体,不能支离破碎,不可断章取义。篇章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选读”“节录”“新编”经典,就有可能割裂这些联系,削弱经典意义的完整呈现,造成意义流失或主旨偏离。如果经典的编者有其初心与用意,那么体会和发现这种“动机”和“用心”就非常重要。
经典要结合实际读。要用心,入进去,找到感觉,才能慢慢“品味”出关于人生的“品位”。就好像沏茶,有道者懂“茶道”,无道者是“倒茶”;好像习武,有道者成“修行”,无道者是“比划”。要致力于“明明德”,慎思明辨,躬身实践,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问:请问连结经典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是什么?如何避免二者脱节?
答:经典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源于上古三代的中国历史。如果没有春秋末年天下无道、礼坏乐崩的剧烈社会变动,就不会产生孔、孟、老、庄这些圣哲,所以《史记》中说包括儒、墨、道、法、阴阳各家在内的诸子皆具有“务为治”的明显特征。儒学更是如此,孔子总结历史,思考社会人心,他“接着周公说”,周公创制的礼乐制度出现崩坏,于是他思考如何恢复礼乐秩序,如何才能把握礼乐精神,从而使人们“讲信修睦”。如果脱离社会实际而空谈义理,本身就背离了经典文化精神。
经典是现实的沉淀与凝结,又反过来指导社会与人生。读经典就要与生活、工作相结合,否则很难理解经典大义。学习经典一定要从大处着眼,要“大中至正”,像《论语》所说“贤者识其大”,像《孟子》所说“先立乎其大”。中华经典的智慧才是真正的人类大智慧,因为中国古代先王从天人关系出发,所思考的第一层的问题就是“天”与“天下”的关系,从天文历法的顶级宇宙确定性出发,把人类锚定在天地之间。所以有教养的君子、大人无不“贵乎天道”,都懂得人道要遵循天道,应服从天理,不可无法无天。中国文化一经形成就站在了人类文明的顶峰,追求“道术”、理解和认识“方术”,以求不离大道。
如果说经典与现实生活之间有一个桥梁,那么这个桥梁一定架设在儒家所倡言的“大道”之上,认识大道,就能走过桥梁。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指的就是不能离开大道,要遵循天理。儒家言礼,正是言理。《礼记》曰:“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又说:“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有人非议礼,是因为他不懂得礼是怎么来的。中华经典之可贵在于所言的都是天理,否则就不能称为经典。
如果仔细研究《论语》,就会发现它特别注重行,《论语》二十篇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里强调“半部”,其实也可能正是看到了《论语》的结构特征。前半部倒数第二篇《子罕》显得很“哲学”,而最后一篇《乡党》则非常落地。读《乡党》篇,让人很容易看到一位知时处中的优雅君子。其中,看起来零散细碎的关于容色言动、衣食住行的描述,是要给人们树立生活中的君子风范。《孔子家语》《礼记》都有《儒行》篇,经典的言论哪一句都没有离开社会实际,哪一句最终都是知与行的统一。生活本身才是哲学的最高表达,最高的哲学正在生活之中。
《论语诠解》书影
问:古代圣贤的精神形象应当是怎样的?“丧家狗”和“大成至圣先师”都各有其立论依据,如何取乎中道呢?
答:在某种意义上,不理解孔子,就不能理解中国。不理解文化中国,就不理解自己。孔子、儒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铺染了中国人的生命底色。柳诒徵先生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钱穆先生则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这应该都是真正理解孔子的人。对于孔子,人们见识不相同,即使孔子弟子,不也“各得圣人之一体”吗?颜回“优入圣域”,他认为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常伴孔子,他认为孔子是“圣人”,是“既仁且智”的人。
评价孔子应该“取乎中道”,但“用中”不宜折中,“取乎中道”须“择其两端”,有“人心”而无“道心”,就很难做到“允执其中”。只有尽力走近真实的“孔子”,理解作为“中国文化象征”意义的孔子,才能恰当把握孔子的精神形象。历史上,各家各派对孔子的评价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时代特征、认识维度。
读《论语》,有人与当时郑国东门外的“郑人”一样,读出的孔子像“丧家狗”,而没有看到孔子以“择木之鸟”自喻的积极的一面。孔子以“择木之鸟”自喻,表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在春秋时期列国林立、政治多元的格局下,孔子认为自己就像可以自由选择栖息树木的鸟儿一样,可以自主选择可事的君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孔子可以徘徊于“仕”与“不仕”之间,但他独立的政治品格最终不容于“无道”的现实社会,因此孔子当时注定无法逃脱“丧家之狗”的政治命运。三十多年前,我在《齐鲁学刊》做编辑时,曾经编辑过一篇文章,非常赞同其中的说法:孔子积极参与政治,“他既没有取而代之的狼的野心,又摒弃了遗世独立的鹤的清高,他愿意……去挽救世道人心”(周先民:《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读〈史记·孔子世家〉》,《齐鲁学刊》1993年第3期)。
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的孔子标准像
问:该如何理解《论语》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说法?
答:理解孔子斯语,要完整把握全句。《论语·阳货》记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将“女子”与“小人”并言,视之为“难养”。于是,人们遂以其为孔子“轻视妇女”的证据。
多年前,我就思考过这一问题,还发表了相关文章。我的学生吴信英还以此为题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我们认为:早期儒家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具有浓重的人本主义色彩,孔子说“仁者爱人”,当然也包括女性在内。但误解孔子这句话的人很多,影响人们对孔子思想的整体认知。近代以来,它被视为传统中国妇女地位低下的根源,是“男尊女卑”观念的始作俑者,这也成为孔子难以推卸的“历史罪状”。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从思想来源上讲,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对孔子影响很大。周初“小人难保”的观念十分值得注意!西周初年,周武王曾说:“呜呼,敬之哉!无竞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难保。”(《逸周书·和寤解》)这里的“小人”同样指小民、百姓。周武王将灭商,在商郊“明德于众”。武王要求众人重视小民,不与小民争利。因为小民很难护养,要事事施之以敬,这正是周人传统的“敬德保民”思想的体现。
无独有偶,周公分封卫国时也说“小人难保”。他说:“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民。”(《尚书·康诰》)当时,周公刚刚平定管叔、蔡叔与殷人勾结的叛乱,在这种背景下,周公嘱告康叔,认为“小民不易安”,应当在治理时保持敬畏之心。欲安其民,就应当重视他们,就要尽心尽诚,而不能苟安逸乐。
所谓“小人难保”其实就是“小人难养”。《说文解字》明确解释说:“保,养也。”周代文献中,“小人”是相对于为政者、大人、君子等的统称,指从事农业等体力劳作、地位较低的平民,即普通百姓。孔子强调“小人难养”,其中的“小人”并不指我们惯常所言“道德低下的人”。在《论语》等书中,“小人”当然有与“道德高尚的君子”相对的意义,但其中也有很多是指“平民”或“普通百姓”,如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就不是对弟子的道德谴责。
周代“敬德保民”思想影响了孔子。孔子说“小人难养”不仅不含有轻视“小人”的意义,反而是对这一群体的重视,那么孔子说“女子难养”,应该也不是什么“轻视”女子。
在孔子的表述中,无论“女子”还是“小人”,其所谓“难养”,具体在于“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是说,在管理中,对“女子”“小人”应当把握好分寸与尺度。“不逊”,就是不驯顺;“怨”则是埋怨、怨愤。孔子曾说:“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命矣。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孔子家语·入官》)为政者应当尽力做到“政均”,其管理就像君子之交,不能过分亲近,也不能过分庄重,过分亲近就会简慢,过分庄重就显得疏远。孔子此语或许正含有对“女子”和“小人”的重视、关注与深切体察。
作者简介:
杨朝明,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走进孔子(中英文)》主编。先后曾担任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专注于孔子、儒学的研究工作,在儒家文献与中国早期文明、儒家学术史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出版有《周公事迹研究》《鲁国历史与文化》《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孔子家语>综合研究》《儒学精神与中国梦》《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等著作。
【本文刊载于《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