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风貌,它不仅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和关键平台。中华美食名称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无法忽视的部分,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囊括丰富的地域特色、历史典故、民俗传说,其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文化传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中华美食名称的英语翻译却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不仅影响了中华美食名称的准确传达,也限制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中华美食名称英语翻译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华美食名称的英语翻译方法,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一、中华美食和文化自信

中华饮食文化是地方风俗、礼仪规制、哲学思想的深刻反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食物的制作和招待仪式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符号系统,如国宴名菜“佛跳墙”“开水白菜”,既象征中国物产丰富,也寓意中国人的低调、内省。除食物本身的功能价值外,中华饮食的色、香、味、形还能带给人审美感受,充分反映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哲学意蕴。比如,豫菜文化海纳百川,融各家精华为一体,豫菜味道于酸辣甜咸中不偏任何一味,体现了“中和”的理念。川菜中的“麻婆豆腐”以麻辣鲜香、口感嫩滑著称,不仅展示了四川人对味觉的极致追求,更体现了“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还蕴含着对勤劳与智慧的赞美、对坚持与信念的颂扬,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外译与传播的立足点和起始点,中华美食名称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因此,要深度理解民族特色菜肴的文化内涵,体现民族的归属性、饮食心理和饮食习俗,从而更好地传播民族饮食文化。准确传达美食的文化内涵,还需兼顾字面意义与文化寓意,确保翻译既忠于原文,又易于国际友人理解,从而彰显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在评估中华美食名称英文翻译效果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准确性,即翻译是否准确传达出美食的主要材料和口味特点;二是可读性,即翻译是否简洁明了,易于外国友人理解和接受;三是文化传达,即翻译是否有效传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二、中华美食名称英语翻译的常见问题

在中华美食名称的英语翻译实践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直译引发的文化误解或美食信息缺失,直接削弱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以“夫妻肺片(Sliced beef and ox tongue in chili sauce)”为例,其是由一对夫妻郭朝华、张田政创制,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以及牛肉等多种食材作为主料,经过卤制工序后,将其切成薄片,并以辣椒油和花椒面等调料所制成的红油作为浇头。夫妻肺片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但却常被直译为“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s”,不仅未能传达出这道川菜鲜美爽滑、麻辣浓香的特点,还因涉及人体器官的字眼,易引起外国食客的心理不适与误解。

再如“四喜丸子(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主要以猪肉为原料,精心制作成四个色香味俱全的肉丸,分别寓意着人生中的福、禄、寿、喜四大喜事,因此在重要宴席中常常作为压轴菜出现,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这道经典的中华传统佳肴常被直译为“Four Happy Meatballs”,外国读者很难从中获取到食物的有效信息,甚至还会感到困惑。


对福建菜谱中“首席菜”佛跳墙的直译更是有失本意。关于佛跳墙的起源,一个流传较广的版本是,光绪年间(1899年),福州一官员设宴,以绍兴酒坛煨炖多种食材,命名为“福寿全”,布政使周莲品尝后大为赞赏,而后厨师郑春发改良此菜,于“聚春园”推出,轰动一时。一次文人聚会时,一秀才闻香赋诗:“坛开香飘远,佛亦弃禅来”,自此该菜得名“佛跳墙”。佛跳墙常被直译为“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或可引起外国友人的兴趣,但其原料和烹饪方法如何,从其英文名称中很难知晓。事实上,可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将“佛跳墙”英译为“fotiaoqiang, a traditional thick soup made of avariety of seafood and meats”,既保留了中文发音,又解释了菜肴的原料和烹饪方法,有利于展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可采用意译+注释的方法将其英译为“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 a traditional thick soup made of avariety of seafood and meats”,既介绍其原料和烹饪方法,又能兼顾其文化寓意。

总之,在翻译中华美食名称时,若仅追求字面意义的对等,忽视对美食背后的食材、烹饪方法、起源及文化故事的挖掘与传达,就可能导致翻译既无法准确反映菜品特色,也无法有效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基于文化自信,总结出更加准确的中华美食名称英译方法。

三、中华美食名称英语翻译的方法

中华美食名称的英文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加注法等,旨在准确传达美食的原料、烹饪方法及口感。直译法常用于以食材、烹饪方法或形状直接命名的菜品,能够直接传达菜品的原始信息,让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意译法常见于以口感、调味或文化寓意命名的菜品,更注重传达菜品的味道、口感或背后的文化寓意。音译加注法适用于具有独特名称或文化内涵的菜品,尤其是那些难以通过直译或意译准确传达特点的菜品,会在音译后添加注释,以解释菜品的特色或来源。具体而言,也可细分为四类:一是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法;二是以主料为核心,辅以配料或配汁的翻译方法;三是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法;四是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法。

(一)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法

烹制方法是中国特色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烹制方法为核心,辅以原料的翻译策略颇受欢迎。如“拌双耳(Tossed Black and White Fungus)”和“火爆腰花(Sauteed Pig’s Kidney)”,都采用了“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料(名称/形状)”的格式,这种翻译方式突出了菜肴的制作方法,便于读者了解菜肴的烹饪过程。还有一种常见的格式是“做法(动词过去分词)+主料(名称/形状)+配料/with/in+汤汁”,如“豌豆辣牛肉(Sauteed Spicy Beef and Green Peas)”“地瓜烧肉(Stewed Diced Pork and Sweet Potatoes)”,这种翻译方法既保留了菜肴的烹饪方法,又详细描述了原料和汤汁,可以全面展现菜肴的特色。

(二)以主料为核心,辅以配料或配汁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中华美食名称时,以主料为核心,辅以配料或配汁也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方法,能够清晰传达菜肴的主要成分,又不失细节。如“松仁香菇(Chinese Mushrooms with Pine Nuts)”采用了“主料(名称/形状)+with+配料”的格式,直观明了,便于外国读者理解。再如“冰梅凉瓜(Bitter Melon in Plum Sauce)”和“豉汁牛仔骨(Steamed Beef Ribs in Black Bean Sauce)”使用了“主料+with/in+汤汁(Sauce)”的格式,强调了汤汁在菜肴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读者了解菜肴的风味。

(三)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法

形状和口感同样是中华美食的关键部分,因此,以形状、口感为核心,辅以原料的翻译方法也具有应用价值。如“松鼠桂鱼(Squirrel-Shaped Sweet and Sour Fish)”采用了“形状/口感+主料”的格式,直观展示出菜肴的形状或口感,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食欲。还可使用“做法(动词过去分词)+形状/口感+主料+配料”的格式,如“芝麻酥鸡(Crisp Chicken with Sesame)”,不仅描述了菜肴的烹饪方法、形状、口感,还列出了配料,使菜肴的特色更加鲜明。

(四)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法

人名和地名在中国特色菜肴中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以人名、地名为重点,结合原料的翻译方法也被广泛采纳。常见的有“人名(地名)+食材”形式,如“东坡肉(Dongpo Pork)”和“扬州炒饭(Yangzhou Fried Rice)”,直接提及菜肴的创始人或起源地,便于读者探寻菜肴的历史渊源。此外,还有“烹饪方法(动词过去式)+食材配料+人名/地名+style”的格式,如“四川辣子鸡(Spicy Chicken, Sichuan Style)”和“西安羊肉泡馍(Mutton Stew with Bread, Xi’an Style)”,既保留了菜肴的制作工艺与食材,又彰显出地域特色。

此外,在翻译一些在海外知名度较高的中华美食时常使用汉语拼音,如饺子(Jiaozi)、包子(Baozi),往往极具中国特色。而那些已经深入海外文化并被主流英文词典收录的中国菜名,则维持原有的英文表达,如豆腐(Tofu)、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等。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华美食名称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语翻译不仅关乎语言的准确性,更涉及中国文化传播与自信构建,译者应根据菜肴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灵活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效果评估,以便更好地推广中国饮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作者:赵金华

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24期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编辑:宋柄燃

校对:耿 曈

审订:汪鸿琴

责编:刘 言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