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国家医保局今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采共节约了4400亿元,其中3600亿用于支持谈判的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也就是说集采节约的资金的80%都用于支持创新药。”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在发布会上说。
丁一磊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昶荣
据了解,7年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累计新增了835个创新药,其中,2024年新增全球创新药38种,创历年新高。
集采节约的资金主要是药品耗材价格虚高的水分。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央视联合制作的反腐专题片曝光了某三甲医院院长收受回扣2亿余元。丁一磊说,这深刻地指出了当前部分药耗价格虚高的重要根源。
纪录片中,涉案代理商和院长说,能不能把自己的产品送进医院,关系到的利益相当大,所以有些不良供应商不惜拿出部分业务额来行贿,“这就是所谓的‘带金销售’。”丁一磊说。
涉案人员也提到:大家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去做的,回扣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给,都在经营成本里,损害的是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
丁一磊说,这些涉案人员的现身说法,说明了药耗虚高,既是价格问题,又是腐败问题。
具体而言,多家药企生产同一个产品,哪个产品能进到医院,进入医院后卖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代理商决定的。虚高的药价,大部分由代理商获取,形成了灰色地带,也没有用来增加企业的收入,污染了行业生态。
集中带量采购就是针对反腐纪录片中的行业现象,挤出药耗价格虚高的水分,减轻群众负担,同时净化行业生态。
集采阻断了灰色地带中“集中”和“带量”两个关键操作,跳开了反腐纪录片中所提到的代理商环节,由医院公布采购量,生产企业公开竞争,中标的企业产品直接进入到医院,按照医院预先的报价销售,“也就是说,生产企业中标以后,可以直接进入全国或者所在地区的大批医院,并实现规模化销售。生产企业不再需要代理商这个环节逐个去医院做所谓的‘维护’。”丁一磊说。
“因此,集中带量采购让药品销售的核心竞争力,由过去水面下的灰色操作转变为阳光下的公开竞争。”丁一磊说,“我想这是药价降低的最主要空间来源。”
针对医疗领域的带金销售问题,国家医保局建立了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这个制度主要是依据法院的判决或者行政处罚认定的药耗带金销售围标、串标等案件事实,开展信用评级、分级处置、信用修复等工作,促使企业能够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合法收益。
发布会通报,截至2024年年底,国家医保局评定的失信医药企业735家,其中特别严重失信7家,严重失信40家,中等失信76家,一般失信612家。
集中带量采购遵循市场规律,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集中带量采购的药耗,是在多家企业产能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为了争取交易机会,在尊重供求关系的情况下,开展合理竞争,这是商品领域的普遍规律。
丁一磊补充说:“从我们医保的角度来看,也不希望过度竞争,希望行业自身走差异化发展,主动避免在同一成分、同一靶点上的重复立项,避免加剧供大于求趋势。”
在此基础上,集采节约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创新药进医保目录。所以,很多收入并不宽裕的群体也有能力用得起更新的药品,更多的听障人士用上了人工耳蜗,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换上一口好牙。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