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手机,无意中刷到一条帖子,说满清女真重装骑兵有一种绝技叫五步射面,五步大概是七米半,射面就是用弓箭射对方的面部和脖子部位,这个距离射箭,对手是必死的。而满清的弓箭用的箭要比其他民族用的箭更粗更重,跟一支小矛一样。


重箭破敌 五步射面!

看了不由得如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萨尔浒大战中,杜松、刘綎都是被射中面门而死!当时总觉得很奇怪,一般人射箭射中身体,怎么这几个名将都是被射中面门呢?原来是后金的绝技啊!

一、满人神箭绝技

我认真地查阅了几天资料,把事情整明白了。

后金军队之所以会有这种战术出现,是有几个要点的。首先,是要纠正满洲军队“骑射无敌”的论点。

哎,读者要提出质疑了,不是你说五步射面是满洲八旗绝技吗?怎么又说八旗“骑射无敌”论不对呢?

这里有一个基本的错误,就是后世读者以为后金军绝大多数都是骑兵,而且他们的骑兵也都是马弓手,都是会骑射的。


其实这个事情大谬不然,满清并不是游牧民族,而是一个渔猎民族,他们部队里步弓手倒是不少,马弓手的比例一直不高。

按努尔哈赤时期的部队编制:一个牛录(最小军事单位)合计有180-200人,内有150个披甲(披挂盔甲者)。

李三曰: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清朝立国以后,经常有对大臣的处罚,是判决流放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原来披甲人就是他们常备军。

努尔哈赤随后对150个披甲做了分配。以100披甲为战兵,以“新甲”50人为守兵。“战兵”又被分为“白甲”10人(满语白巴牙喇,明朝人称为白甲鞑子)、“红甲”40人、“黑营”50人,“黑营”是穿“棉甲”的步兵和楯车兵(下文详述)。[1]

那么好,100人的战斗部队,有50个纯步兵,40名红甲兵只有一人一马,配备的武器是火枪10长枪30,都是需要双手操作的武器,说他们是龙骑兵或者骑马步兵都可以;真正的马弓手是有10名配三马的白甲兵,而这些白甲兵有长枪3火枪2(也可能同时再携带弓箭),也就是说其中又有三个长枪骑兵和两个火枪骑兵,真正的专职马弓手只有区区5个,这5个人就是承担“五步射面”绝技的军中之鹰。[2]

[1]《满文老档》[2]《满洲原档》

[3]《明季北略》[4]《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所以骑射无敌论者的理论基础,就是要靠这全军5%的宝贵骑射兵,去冲击几百支火枪和几十门炮的明军车阵,并且还要多次取得胜利,这当然是绝无可能的!


骑兵先冲

真实历史还原,后金兵打仗其实是这样的:在接敌的时候,后金军肯定要用骑兵冲一下。如果冲下来了,那当然顺理成章,冲进去用火枪、弓箭、长枪一通乱射乱刺就可以了。

但是发现敌人坚守营垒冲不动的时候,辫子兵就不会再用骑兵继续冲了,这时候他们会用重甲步兵及一部分红甲兵下马,用远距离步兵弓和火枪对射拖住明军。而真正的精锐骑兵,则会先去扫平明军的周围,干掉其辅助两翼骑兵和阻断援兵。

扫平两翼之后,才是把孤立的营垒围起来,慢慢地一点点啃。等到炮兵和楯车到来以后,才会先以大炮轰击打乱明军阵型,再以楯车步弓手协同慢慢前进。

这里的楯车就是后金的秘密武器!基本就是装甲部队原理。


明史中的楯车记载

根据明朝人的记录,后金使用的楯车,是“奴以牌车推遮一车二十余人”的大家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楯车能够防御挡住明军枪炮,后金楯车作为防护的楯,达到“前一层用板约五六寸”。如果一寸按照3厘米来算,那后金楯车的楯,厚度就是在15-18厘米之间,这种木板,明军枪弹完全不能穿透。后金军队在后方发炮火力掩护,26人随着这个大车盾牌前进,然后火枪手、骑兵不断射击,这是什么场景?是不是像极了现代步兵伴随装甲车坦克冲锋的场景?不同的是,楯车还不能发射炮弹罢了。


楯车小组作战示意图

楯车战斗小组在攻坚途中与明军不断对射,到了近距离,26人拆除鹿角栅栏,填平壕沟,明军忙于冲上来抵抗堵口子之时,这时候,精锐白甲骑兵迅猛出击!五人组或手持长枪挑杀对手,或手持鸟铳射击士兵,另五名手持弓箭的白甲神箭手,抵近五步,专射敌军主帅或将领头面,一箭毙敌!

这种战法,骑兵冲阵,扫除两翼;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拔除营垒车营鹿砦拒马,最后是精锐骑兵五步射面,一定胜负!

出自明军而又百战炼出来的努尔哈赤,总结出来的作战阵法,实在是太难应对了!


五步射面绝技

这种战法的典型分配:后金(满清军阵)战兵,有五成是步兵和楯车兵,四成的是一马的骑马步兵,真正双马三马的高机动骑兵只有区区一成。而这其中真正身怀五步射面绝技的顶级马弓手,更是只有战兵的百分之五!是特种兵一样的存在!所以射死名将或者敌方主帅的都是贝勒或者名射手,譬如贝勒勒幕布(射死杜松)、皇太极或者代善(射死刘綎)、雅布兰(射死张献忠)。

后金白甲马弓手(特种兵)万军之中一箭毙敌主帅,要求斩首行动特种兵的体力和臂力非常高,不是随便一个射手可以充当的。

清弓对于使用者的体力和臂力要求非常高,据考证,当时“九斤四两为一个力”。按明制16两为一斤,则九斤四两=9.25斤。入关之初的清军,普遍能够使用七力以上的弓矢,而据现代人实验,80磅清弓即可轻松击破楯车作战2.5mm的钢板。(1磅=0.907市斤,72.56斤),清初精锐部队全部拉弓在十力以上,即100磅以上。所以,清弓又被称为“弓箭中的标枪发射器”!

面对重铠甲敌人,清军的绝技正是“五步射面”。在1652年的宝庆府战役中,面对南明孙可望统率的明军最精锐“驾前军”——全部披甲,不畏箭矢,清军即以“五步射面”战术大破之!

清弓为啥是弓箭技术的巅峰?


皇太极使用战弓据说壮士力不能开,矢长四尺

八旗军“五步射面”绝技的基础首先依赖神箭手,其次要求弓箭够力,一杀毙命。战争也是打装备技术的,八旗军的弓表现得非常抢眼,那就是他们手中的弓箭——清弓,又叫“满洲弓”。

据后世的科学家统计,清弓在所有单兵弓箭里杀伤力数第一。不是我说的。

如前所述,女真是一个标准的渔猎民族。狩猎,特别是用弓狩猎,在女真人的生产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就倒逼他们不得不进行技术升级,不断吸纳周边各国各民族的先进制弓技艺为自己所用。时光倒流回四百年前,东北的白山黑水里最多的动物,是不是熊瞎子、梅花鹿、狼、东北虎?这种大型动物,最好的就是一箭毙命,不然轻伤逃跑了不说,激发凶性更不好办。而且边境贸易发达,建州诸部与关内物物交换的几乎全是打猎物资(另有人参、东珠),最终他们所选择出来的清弓,代表弓箭技术的巅峰!

清弓的形制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女真人使用的大弓梢筋角反曲弓,之后经元到明,这种大弓梢反曲弓一直是各朝军队中大量装备的制式兵器,尤其是在明朝的北方边军中,这种弓都深受欢迎。


靠近人的即为清军战弓

等到建州女真崛起之时,为了更好地使用弓箭,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使两端的弓梢变得更大更长,绝大多数的清弓都有着超长弓身,是反曲筋角弓大家族体型尺寸最大的一号。其下弦时弓身长度一般可达到180厘米左右,尺寸较小的骑弓(骑兵用弓)也差不多能达到160厘米左右,远超其他各种反曲弓。

弓梢反向弯曲,使得在杠杆作用下,弓箭手只需用较小的拉力就能拉开更大磅数的弓。并且为了增强使用这种大威力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他们将弓上的环形弦垫改为了固定式的凹槽状弦垫,更高更大,弦垫上还装有皮革,以缓冲弓弦反弹时的巨大力量,减少对弓体本身造成的冲击,还能够很好的防止“翻弓”。


弓箭巅峰之作——清弓

清弓的弓臂内为竹制或榆木、桦木制的弓胎,面贴牛角或羊角,背贴牛筋或鹿筋,是标准的筋角反曲复合弓,也就是俗称的“角弓”,所用弦垫有骨制、木制等,大反翘长弓梢选用坚固的木质,中夹角片,弓弦分为皮弦、丝弦、筋弦和棉弦等,各个都很坚韧。这种改造后的大梢弓,便成了清朝八旗兵的制式弓形——清弓。并在之后的历史上名震天下,一统中国的弓圈江湖。被称为中国弓箭的巅峰之作,亦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后绝唱。

无数次实战表明,清弓的威力极大,能面对早期火器而不落下风,在十米之内的距离,马弓手随身携带40支箭,在高速奔驰中随放随射,一秒一箭,远超前装药的火绳枪火力速度,被现代人称为“古代版的反器材步枪”。

清弓虽然在射远、射速方面远不如小弓梢反曲弓,这是它的两个明显短板,但在近距离射击时却非常稳定,配合重箭效果极佳。

如同醋配饺子,白糖配汤圆,使用清弓,就必须要用重箭,否则就发挥不出清弓的优势来。再加上清弓本身的蓄能效果非常强,用其射重箭的话,箭矢飞行轨迹就会很平稳,命中率高,杀伤力强。若是用清弓发射轻箭,效率会很低,会造成颤动,准头还不行,严重的还会伤害弓本身,类似于“空放”。


这些箭矢从左到右依次为土耳其箭、韩国箭、英国箭、日本和清箭,清箭看着就离谱,跟小型梭镖一样

由于清弓的高蓄能效果很棒,其所发射的箭重量也大,号称“小型抛矛器”,清弓所用的箭矢也是比较特殊的,具有长箭羽、粗箭杆,重箭头的典型特点,说是重箭,不如说是小型梭镖。清箭普遍长度在一米左右,重量在100克到120克左右,特粗,能赶上成年人小拇手指粗细,整体形状为两头略窄中间略宽的流线型,而非圆柱形,这样形状的物体具有更好的飞行速度和稳定性,抗干扰能力还强。


铲形箭

其箭镞相比于中原的箭镞,更为奇特!除了少数传统箭镞外,清箭主力品种叫齐鈚箭,战斗部极其宽大,俗称“铲形箭”或是“铲箭”,像一把铲刀一样,杀伤力巨大,能够给敌人身上造成巨大伤口,在战斗时,甚至出现过一箭铲掉敌人手臂或脖子的情况。

回到萨尔浒大战,“刘綎与两王子力战,自巳时至酉时,苦战近10小时,双方不分胜负。四王子诈败,刘綎不知是计,率军追击,追击中被四王子射中左臂,刘綎一手拔箭,一手挥刀继续作战,不幸脸上又中一箭,一王子趁势杀害了刘綎。”[3]

“厮杀中,他的面部中刀,被利刃削去半边面颊,仍在左冲右突,浴血鏖战,直至力竭而亡”[4]

刘綎被劈去半张脸兀自死战的说法,流传最广,实际经不起推敲。将官戴头盔,马刀劈下去必然受到头盔阻滞,不可能劈去半边脸,如果劈去半边脸那就是斩首了。综合两本书的记述,几乎可以肯定刘綎是被“五步射面”绝技的铲形箭射去了半边脸面,一王子杀害其实是割首级,刘綎刘大刀战后遗体无存(传说刘大刀打仗太过凶猛,他这一路歼敌最多,被后金兵寸割尸体,逻辑很通),所以这段历史无法复原,只能尽可能推理出符合逻辑的结果。


清军几种常用箭镞

为了击穿敌人甲胄,清军专门制作有破甲箭,箭镞包括针状、三棱箭、四棱箭,例如都知道明军西路军主帅杜松是被射死的,但是不为大家所熟知的是杜松所戴的铁制头盔直接被神箭手一箭射穿了,当场毙命,可见“五步射面”威力之大!

所以,早期满清首领是看不起拿火器的。崇德二年七月,满清一份奏本把话说得更赤裸:“(汉兵)骑射、胆略素不精锐,若用之火(缺三字)长技,若用之冲锋破敌,臣恐误国损威”。奏本要求把所有汉兵都编为火器部队。[5]

[5]《明清史料·丙一》

这份档案非常有趣。证实满清依然把骑射视为“冲锋破敌”的决胜手段。满清不愿让汉军当骑兵,宁可让他们全用火器。借口说是汉兵不善于骑射,本质还是防备心理。满清依然认为骑射要优于火器。

综上所述,满清入关前,始终把火器视为辅助武器或防御武器。即使最受重视的红衣大炮,也主要用于攻城(击毁城垛或造成部分墙面坍塌)。弓箭,才是满清最重视的野战决胜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清军用铲形箭对付战马,也非常好用,能够快速瘫痪敌人的战马,使其失血过多而死亡。

胯下有良马

战马是冷兵器战争时代最重要的军事资源。宋、明之所以屡败,原因之一就是战马数量不足。汉唐所以强势,就是因为骑兵繁盛,拥有大量马匹繁殖地。


骑兵追击敌人

满人建国最初五十年,野战四方鲜有对手,以关乎国运的萨尔浒大战为例,为什么后金军五天转战300多里,连败杜松、马林、刘綎三大主力,取得毙敌4万5000多人的恐怖战绩?

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因为满人军队有极强的机动性,有高度的战马保有量。骑兵不是我们想象的,一人一马纵横驰骋三百里,人不累死,马也累死了!真正的骑兵必须带一匹备马或两匹备马,长途机动时方能保证充足的机动性。如果骑过马的就知道,到草原或者旅游景点骑马游玩,骑马奔驰小跑的最多两圈就得换马休息,走圈的半天也得换马。


蒙古马


满清前期,因为彻底控制了蒙古高原,所以清军战马尤多。其所用战马大多是乌珠穆沁马,产自内外蒙古交界处的乌珠穆沁草原。乌珠穆沁草原(今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比海南省还要大。乌珠穆沁马的特点是兼具耐力和速度。体质结实、奔跑力强、肩宽胸阔。

后金—满清前期,军队骑兵基本都可以做到一人三马,或一人四马。比如康熙三征噶尔丹即一人四马,乾隆平准噶尔一人三马。所以,你也就明白,为什么明朝官军一直不能彻底剿灭李自成闯军,实际就是李闯骑兵多,官军追不上。李闯著名的“三堵墙”战术,就是以2万余名精锐骑兵陷阵;到了山海关一片石大战后,李闯为什么被八旗军一路追击,怎么也甩不掉,就是因为和清军的骑兵数量和质量一比,李闯骑兵就有代差了。

崇祯十二年,与后金进行二十年战争后,明朝也意识到,弓箭的野战效率远远超过火器。这一年,明朝政府发布全民公告,明确规定:“专恃火器,只能守而不能战。必兼教练弓矢,然后可以远战挫锋芒”。明朝政府还下令展开全民性的弓射手培养运动,“不拘城市乡村,士民工贾,皆可练习(弓箭)”,“不拘官舍士民,但能操弓挟矢者,俱许当场报名。”为此还“悬示赏格”。甚至科举考试都列入了骑射科目。但在缺乏战马的前提下,明末的骑射运动没有得到真正普及。短期内也很难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弓射手。[6]

在明末清初直至清中期的战争中,清军正是凭借重弓、良马、精甲、重炮横扫整个东亚大陆,征服了周边各民族,拓地两万里!

清军精甲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到精甲。还是回到清军的“五步射面”战术,无论楯车掩护步兵拔除鹿砦拒马,马弓手还是要面临明军的枪林箭雨的,如果没有防护,不要说五步,二十步以外可能就被明军神机营放倒了!还谈什么射面?


清军盔甲

所以,这些精锐骑兵必须身有重甲,有效防护自己,才能贴近敌人,再看满洲军队的装备,他们早期虽然没有太多火器,但骑兵配备精良的铠甲(明甲),重装步兵身着的是暗甲、棉甲,普通的霰弹和弹丸打中后杀伤力变小。

从古到清,从国外到中国,甲胄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兵器。汉代周亚夫因为儿子私买500副甲盾陪葬,就被告发谋反,被迫自杀;特洛伊之战,赫克托耳杀死帕特罗克洛斯,其后阿喀硫斯杀死赫克托耳,都是剥取了对方甲胄。


黄金甲胄

铠甲价格也非常昂贵,远超兵器。汉代铠甲的价格在6800文铜钱左右,折价等于200亩土地的粮食,也就是汉朝农民两年的收入(汉朝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土地是100亩);两宋时期,一副铠甲的价格是30多贯,属于巨资!明朝末年,一副铠甲的采购成本是纹银3两8钱(孙承宗《条次东西边镇疏》),相当于北方一亩土地的价格。不管怎么计算,铠甲都是冷兵器时代极为昂贵的作战物资。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

努尔哈赤作为女真人,又长期在明军中服役,自然知道战争中盔甲护体的重要性,他起家就是号称“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这13个甲兵起家(包括他自己),不断积累甲胄,终于一统女真各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早期的战斗,几乎都是带几十个甲兵出战,打其他部落数千人,和狼群袭击羊群一样,狠得不得了!


光描述八旗甲兵出战还不行,我们得放一次小电影,看看八旗军作战的真实场景——

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做导演还原了这幕场景。他说:建奴(鞑子兵)与朝鲜军对垒,鞑子兵以重装步兵率先攻击,全身上下都有精铁制作的盔甲保护,还有面具护脸臂手护臂,马也同样披甲。鞑子步兵列阵向前,将朝鲜军预设的拒马鹿砦搬走,朝鲜军不断发射弓箭、火枪,但由于鞑子兵盔甲太精良,无可奈何,导致兵败。徐导演最后说,这是微臣采访了从辽东前线归来的朝鲜兵,问了他们交战情况了解到的。

(“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故鲜营对垒,被奴步兵骤进,将拒马木登时撤去。鲜兵非无铳箭,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

东北富有浅铁矿,所以从不缺盔甲原材料,从契丹到女真都是冶铁高手,“契丹”就是镔铁的意思,到现在本溪钢铁厂鞍山钢铁厂依然赫赫有名。努尔哈赤在他的地盘里有专门制造铠甲的工坊,而且规模还很大,老城赫图阿拉北门住了大批铁匠,专门生产铠甲,作坊长达数里。在《满文老档》里载,努尔哈赤规定八旗人每逢外出围猎,无论到何地去,都必须,携带甲胄、枪、长矛、箭等武器装备。这就基本上是斯巴达城邦全民皆兵的翻版。


将官身着暗甲

当时,清军还有特制的暗甲(青甲),以铁叶、铜钉、布料加湿棉毡等组成,重量在三十斤左右,比传统的铁甲轻便,主要目的是为有效抵御火绳枪的铅弹。大名鼎鼎的“暗甲”,本来是明军制式装备,制作方法如下:

“取棉花七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以不膨胀为度,然后将棉花晒干,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再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垫,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盔甲外表有很多铜钉的原因。

暗甲制作成本相对明甲便宜(纹银2两一副),不需要量身定做;北方寒冷,暗甲还兼具御寒功能。当然,暗甲也有弱点,如果在多雨潮湿的南方,棉花容易进水,铁片易生锈。所以在明朝,暗甲只在北方九边军队中普及。后金军多有缴获,自然学习了制作方法。

还有纯粹的棉甲(仅9斤),那就不是为了防弓箭,只是为了防鸟铳了,反正明军晚期的弓箭部队不是很强。

因为满洲兵绝技在于五步射面,所以他们除了铠甲、暗甲、棉甲之外还很重视戴面具保护脸部,除了徐光启介绍满洲兵戴面具之外,《满文老档》中记载过八旗兵被明军火枪射中面部,但是因为有面具保护,未受伤,可见八旗兵甲胄防护的优越。

满洲兵的盔甲质量也属上乘,朝鲜(李朝人)所著《建州闻见录》言,后金军所用盔甲“甚轻捷精致,常用磨练,故临阵照耀”。[7]

清人记载努尔哈赤出兵时,“满洲兵盔甲明如冰雪”,坚固不说,还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对手有极大的压迫感。[8]


东野在辽沈战役中缴获的2400挺重机枪


东野缴获的14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

除了自己生产加工铠甲,战斗中缴获是清军铠甲非常大的来源。一如鲁南战役、莱芜战役、辽沈战役对于敌军装备的缴获,大大地提升了我军火力配置,于是在辽沈以后,我军重火力大大超过国军,此系后话不提。

第一场缴获是1613年后金击破乌拉部,“破敌三万,斩杀万人,获甲七千副”[9]

第二场大的缴获,是1618年后金攻占抚顺,缴获盔甲7000余副。[10]

第三场大的缴获就是萨尔浒大战了。明军军士死亡45870余人,将官300余人,阵失的马、骡、驼共286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丢失的甲胄未统计,仅以阵亡官兵算,最低也有45000多副。

《满文老档》描述萨尔浒之战的明朝川兵(即刘綎部队),只披木甲和硬牛皮甲,朝鲜步兵披绵甲,面对八旗军良弓劲弩,当然无法抵御。总体来说,明边军在崇祯时代,总披甲率往往是50%或更高,而内地部队装备很差,江浙兵几乎不配盔甲。所以,清军入关之后,可以催枯拉朽。

萨尔浒大战之后,明朝开原铁岭辽阳广宁相继失陷,整个辽东丢失殆尽,甲胄的丢弃已经无法统计。仅仅广宁一城就驻军13万,存粮50万石。简单估算,丧失甲胄6万副已经算最低数字了。

后金对努尔哈赤发起抚顺之战有记载:“每牛录五十甲,留十甲守城,四十甲出战”。当时满洲兵共400牛录,当有2万副盔甲。[11]

满洲部队从1618年抚顺之战起拥有2万副盔甲的家当,前后俘获12万副甲,共14万副甲胄,加上清军26年来自身造办甲胄,清军盔甲至少可达20万副,1644年入关时上盔甲数量可以覆盖全军20万战斗部队。


重甲骑兵冲锋

精良的铠甲给了八旗军强兵硬战的勇气。例如在护国岭战役,郑成功军击毙清军梅勒章京阿格商,郑成功总结道,清军之所以敢于下马打死仗,就是因为“全身披挂是铁”。郑成功受到启发,发明了“铁人军”,全身铁盔铁甲,跟机器人一样。

在马克沁机关枪没发明之前,单靠前装药的火绳枪很难抵抗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如果是三排枪手轮番上阵可能会弥补射击精度及火力不足,但这种三线射击的阵型需要训练极其有素的军队才能完成。


明军三线射击术

明朝开国大将沐英最早发明三线射击战术(俗称排队枪毙战术),在击败蒙元帝国和打击北元残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土木堡之变后,明军野战主力包括三大营毁于一旦,以往火器作战经验以及原有指挥体系崩溃、规范的训练及保护都失去了(神机营火枪手必须外依托车阵防御,内有弓箭手骑兵保护等等,装填弹药空隙的致命缺陷必须有火力及骑兵力量弥补)。

到了晚明,部队编制不健全,弓骑兵及戚家军发明的长枪手藤牌手狼筅手皆不具备,火枪手们更没有配备盔甲,特别害怕近身,胆气不足,看到敌人在50米开外,就匆忙射击,远距离命中率极低威力也小,三线射击法形同虚设。(“惟有支吾不见敌面而已”戚继光语录)


八里桥之战(《火烧圆明园》剧照)

于是,只要在“步坦”协同下,满洲步兵破拆完明军营垒或者城墙,趁着明军火枪手来不及装填弹药,满洲马弓手疾驰近前,五步射面,龙骑兵则以马刀斩首。后来的僧格林沁在八里桥战役也准备用这一招,无奈那时英法联军已经大量装备线膛速射炮、阿姆斯特朗野炮与来复枪,这种利用对手装填弹药间隙,骑兵突击战术等于送死,结果僧格林沁部三万骑兵阵亡,英法联军只有12人伤亡。

攻城大杀器——红衣大炮

再说到明清火器比较。

为现代明粉至为熟悉的是明军中装备大量的火器,自朱棣起,神机营就作为三大营的主力,其火力之猛打击之狠,当世皆惊。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相比于葡萄牙坚船利炮让人瞠目,50名倭寇即可横行半个中国,明军火器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却越来越差。明军火器质量差在戚继光时期就存在了,他在自己的著作里就记录明军快枪做工极其低劣,口径全无模具定制,弹药和快枪的口径也不匹配,即使弹丸放得进去,点火装置又不好用,效率极低。在戚继光时期的明军火器就存在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到万历后期更是雪上加霜。


明军鸟铳

(北方遇敌,惟有快枪一种,人执一件,但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无定制,不堪击敌。而铅子又不知合口之度,什物不具,装放无法,徒为虚器。故虽敌畏火,而火具又不足以下敌,惟有支吾不见敌面而已。)[12]

先来看看明朝的主要火器:三眼神铳,大名鼎鼎,但只是落后的火门枪,射程近,集体冲锋可以,但与八旗良弓劲弩一比,就不是对手了;再次装填速度太慢,威力小难以穿甲,后期明军装备并不多。

鸟铳:仿制西方的火绳枪,明军单兵大量装备,威力不小,射程与弓箭相当,弱点是怕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而且装填速度慢,有致命间隙,没有刺刀无法近战。

红夷大炮:由英荷西葡的舰载加农炮仿制而来,或直接进口,发射实心弹(或霰弹),威力巨大,但特别笨重,不适用于野战。(仅限于天启及崇祯早期)

从明军装备的火器可以看出来,普遍射速慢,威力较小,对披甲士兵造不成重大伤亡,且为前装药单发火器,每次击发间隙最低要一分钟,不仅不能满足冲锋需要,在防守时甚至造成致命缺陷。但是在当时的世界军队中,枪支确实都还处于前装单发状态;1841年后膛枪初步列装普鲁士军队,1860年后才大放异彩,后膛炮第二次鸦片战争才释放出巨大威力(阿姆斯特朗野炮)。

在当时的世界军队配置中,单发火器无法胜任激战需求,最好的装备是红衣大炮+佛郎机+神箭精骑兵。就是当时最好军阵——西班牙大方阵也需要大量的骑兵以保护侧翼。

我们再来看看满洲军队的火器水平。


清军火炮

努而哈赤最早在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效力,与其弟舒尔哈齐曾经十多次进京朝贡,对于明朝火器的优劣再了解不过了。他对单兵火器不屑一顾,但是对红衣大炮印象深刻。同明朝的战争进入僵持之后,天聪五年后金通过破关掠夺而来的遵化工匠仿制出了红衣大炮,并短时间内应用在大凌河之战上用于轰击明军城池。

这种炮虽然并不能轰塌明代厚重城墙,却可以用火炮轰击跺墙,使城墙上守军无法立足,从而掩护己方士兵攻城。并不擅长攻城的后金首次拥有了有效的攻城方式。

随着毛文龙死后,孔有德带领登莱军队降清,局势发生了逆转。这批登莱炮兵本来就是徐光启费尽心血引进葡萄牙外籍教官买入大量火炮,在登莱训练成军。不料孔有德叛变,大批经过训练的炮手以及铸炮的匠师被带到了后金一方,全面加强了后金的火器力量。这导致明清战场上,满清一方的火力优势居然超过了明军。事实上,在日后的战争里,精良的火炮成为了清军打击农民军和南明部队的大杀器。


清军红衣大炮

随着炮兵技术流失,1643年,清军入关前夕,清军工匠已经可以用世界领先的“失蜡法“铸造出35门高品质的铁心铜体、复合炮身的“神威大将军”炮。

皇太极并以军事家的视角对清军的战术做了相当大的改进,在明清最后的战略决战——松锦大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最关键的松山战役中,明军被清军合围!为了杀出一条血路,明军集中了数量惊人的火器部队——一次性投入大小火器达3500枝以上,其中威力较大的有200门佛郎机炮。崇祯给明军统帅洪承畴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打破清军的包围圈。

明军首先发动“炮火攻势”:铺天盖地的炮火砸在清军阵地上,紧接着关宁铁骑开始发起集体冲锋,他们身披重甲,手持三眼神铳,人人悍不畏死!一时之间,清军阵地动摇!这如果是蒙元时代 ,明军必胜无疑!

可惜,正在关键时刻,清军的秘密武器登场了——三十七门威力惊人的重型红衣大炮缓缓推出!

清军只有三十七门炮(清军早期单兵火器较少),明军那里二百多门佛郎机(速射炮)+3000支火器,看起来,明军火力占了优势?

可惜,大家猜错了!清军火力可以十倍覆盖明军。


佛郎机炮

这是因为,“佛郎机”是葡萄牙在15世纪末就发明出来的一种轻型火炮(明军仿制有时缩小后和枪的威力差不多),它的最大射程只有几百米,而且装药量比较少,威力有限。

而清军的红衣大炮(明朝人叫红夷大炮,满洲人也是夷,于是改称红衣大炮)已经具备17世纪初的最新技术,用句时髦的话说,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红衣打炮即当时欧洲国家普遍使用的平射型加农炮!射程最远可达两三公里,发射的炮弹重达十几斤!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红衣大炮虽然大部分不是开花弹(不会爆炸),炮弹是实心的,之所以当世无敌,它神奇威力更在于采用跳弹杀伤敌人,用法是炮手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让球形实心炮弹在平地上弹跳,高速破击敌方的密集步兵纵列,试想一下,一个十几斤重的铁球被用重炮发射出来,在敌军的密集冲锋阵型之中,高速运动和不停弹跳——直接在万军之中砸出一条血线!一死一大片!

曾几何时,袁崇焕在宁远城头以红夷大炮轰碎了努尔哈赤一统辽东的梦想,也终结了老汗王的性命;不过十余年,清军同样以红衣大炮轰碎了明朝重振雄风的希望。

史载,明军大将樊成功说:“城中拾得打进炮子六百多个,俱重十多斤,目下南墙所列红夷炮三十七门,大攻松山,摇撼八城”。

最终,明军九边精锐在松山被清军全部歼灭,明朝灭亡指日可待。

复盘萨尔浒大战

从徐达常遇春带兵战胜蒙元帝国,到和蒙古部落持续零星作战的明朝大军,一直非常迷恋自己的骑兵以及家兵(如麻贵苍头军,杜松部队、李成梁关宁军)实力。此时蒙古诸部已经是残渣余孽,火器不足,各部完全不统一,也不是正规兵团,所以在小规模的冲突中,明军每每获胜。然而,明军在与后金做战略决战时依然奉行此道,不幸的是,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手下做家将多年,对明军战法实力了如指掌。


八旗军阵

后金军进攻套路严密有秩序,可以说是针对明军制定。他们分波次分兵种进攻,接战先一波骑射,你开始利用车营,野战进入胶着状态了,努尔哈赤又派两路精锐骑兵(红甲兵白甲兵)夹击消灭你的侧翼部队;两翼被消灭之后,明军开始收缩防守,努尔哈赤以重装披甲步兵推楯车冲锋(他明确下令楯车未到之前,不准攻击),满洲步兵攻城拔寨,拔除鹿角填平沟壕,迫近大营,明军得出来阻止吧?好,你只要出战,满洲兵再来一次骑射冲击波;重甲步兵继续拔除挡道障碍,辅之以火炮及鸟铳射击,这时明军防守出现大的漏洞了,八旗中精兵(白甲兵)反复冲击,明军的火枪、鸟铳已经来不及装填弹药了,清军五步射面,几乎没有不胜的道理。


后金巴牙喇(白甲精骑)

回看萨尔浒,明军三路大军,全部在硬碰硬中惨败,何也?野战打不过人家,必须堑壕深垒,以火器防御。而明军依然拼起了野战,这就是扬短避长,寻死之道。

杜松不带车营渡河,军败身死咎由自取,不再赘述。

刘綎中计着急与杜松会合,为抢夺头功,抛弃车营火器营,以精锐骑兵前行,中伏不敌清军,英勇战死。

马林已经听到杜松和刘綎败讯,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驻扎,挖掘三层堑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殿后,又命部将潘宗颜、龚念遂分屯大营数里之外,以成犄角之势,构成一个品字形。

现在回看,马林将军听闻败讯后,布局可圈可点,不慌不忙,发挥了火器与堑壕拦阻骑兵的优势,确是名将风范。

但是,后金军锋芒太盛,如同削铁如泥的宝刀。


后金军战力爆表

代善率八旗主力北上直攻尚间崖,努尔哈赤亲率三千精锐朝龚营最薄弱的一隅猛冲,三月初三,龚念遂营阵被破,龚念遂、李希泌战死,中午,努尔哈赤直奔尚间崖,命“先据山巅,向下冲击”。这样看起来,尚间崖是一处不太高的山地。

马林见势不妙,立即命令壕内的精锐步兵出壕援助,努尔哈赤见马林营内与壕外兵汇合,又命“停止攻取山上,下马徒步应战”,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各率军前后夹击,大败马林军,夺尚间崖,当时明军急发鸟枪、放巨炮,“火未及用,刃已加颈”。明军血流成河,成了大杀场!

这场大战,显然是努尔哈赤的精锐骑兵起了决定作用,马林将军用兵没有任何问题,但明军野战实在不是后金对手,离开堑壕与火器,只能是待宰的羔羊。

那么,以单发火器为主的军队面对装备有重型火炮的龙骑兵冲击是不是只能嗷嗷待宰呢?


腓特烈大帝

当然不是,与万历同时期的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即以步兵方阵创造了赫赫战功!他的绝学即三线射击战术(排队枪毙战术),腓特烈大帝指导普鲁士军队运用此战术炉火纯青,士兵训练有素,每一排递补极其迅速,火绳枪标准化制造,不会出现戚继光抱怨的长短粗细不一,弹丸大小不一放不进枪口的局面。如戚继光及满洲头领所述,明军虽然也使用三线射击术,但是枪械掉链子,装不进子弹,打不着火炸膛的比比皆是,士兵们训练水准低胆气又小,敌人还在50米开外就开枪,不足以形成精准有效的弹幕,等到敌人再近跟前,手足无措,装填手火枪手乱做一团,白刃加颈头颅横飞也!


普鲁士军队三线射击术

必须要承认,三线射击术虽由沐英创造,但经过腓特烈大帝的锤炼才大放异彩,知识产权应该属于腓特烈。直到上世纪,几百年来三线射击术都是世界各国陆军的基本阵式之一。

在战术层次,腓特烈更是近代第一战术家。他更是大战术的创始人,德国人口中的“大战术”,就是现代军事科学中的战役学。他所确立的作战原则,例如“保护你的侧翼和后方、迂回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我们注意力的目标,应该是敌人的军队”等等,更是拿破仑的战术启蒙。腓特烈这些理论为后来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毛奇、曼施坦因、隆美尔、巴顿等所借鉴,而腓特烈不以攻城拔寨为目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法,在中国古代,白起运用得炉火纯青,到了明末清初,那个叫努尔哈赤的家伙也是无师自通!


努尔哈赤画像

腓特烈吹得一口好长笛还会作曲,与巴赫、伏尔泰均有来往,他1740年写下的《反马基雅维利》(Anti-Macchiavell)在欧洲非常有名,当然,他更有名的一本书叫《战争原理》。至于万历能干啥?想立自己中意的儿子当太子都立不成,只能赌气藏于深宫四十年,俺们就不多说了,请诸君参阅拙作《世上再无朱翊钧》。

附注:参考资料

[1]《满文老档》

[2]《满洲原档》

[3]《明季北略》

[4]《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5]《明清史料·丙一》

[6]《保民四事全书》

[7]《建州闻见录》

[8]《清武录》

[9]《满文老档》

[10]《满文老档》

[11]《满文老档》

[12]《练兵实纪》

未标注者均引自《明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