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雄主,缔造永乐盛世的明成祖朱棣绝对榜上有名。

在位的二十二年里,军事上修长城、征蒙古,经济上通漕运、促生产;

文化上编纂《永乐大典》,外交上鼓励郑和下西洋使海外各国来朝……



然而,这样一位雄主的身后事却令人唏嘘。

堂堂一国之君,尸身竟然被封在桶内,甚至连发丧都没有。

那么,此事背后有何隐情呢?

一、蒙古之患



朱棣一生都把唐太宗李世民当做自己的标杆;

不仅因为李世民做出的功绩、缔造的治世;

更因为他和李世民都面临着得位不正这一法统难题。

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禅让;



朱棣更是以藩王身份造反夺位。

面对这一难题,李世民给出的解法是宵衣旰食做功绩、创治世,面临同样问题的朱棣选择了“抄作业”。

于情于理,只有彪炳史册的功绩才能掩盖得位不正的事实。

在朱棣的功业计划中,北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早在立国之初,明朝虽然在南方站稳脚跟;

但朱元璋为了避免落入宋朝丢失燕云十六州一般战略被动的局势,早早开始准备对付北方的蒙古势力。



洪武三年,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李文忠、汤和辅之发起了第一次北伐。

此次北伐将蒙古的势力赶出长城,正式结束了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然而,尽管元朝在中原地区倒行逆施、引得百姓怨怒最终丢了天下;

但在长城以外的草原之上,蒙古各部落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元朝残余政权北元实力强劲,中原大地时刻有被蒙古铁骑南下的风险。

为此,在恢复中原之后,洪武年间先后发起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北伐;



皇子藩王中,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在与草原民族的对抗中居功甚伟。

最终,元朝长城以外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草原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

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明朝的军事实力在内斗中大量消耗;

朱棣也将精力投入到南下夺位中,北元政权下的各蒙古部落得到一定的喘息之机。



永乐初年,朱棣延续了洪武年间的政策,采取怀柔的方式对蒙古部落封赏;

但鞑靼、瓦剌等部落不仅拒不朝贡,还杀害明朝使者。

为了彻底解决残余的蒙古势力,朱棣决定亲征北伐。

二、五征漠北

永乐八年、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



朱棣先后发动了对蒙古各部落的五次征讨,史书中称其为“明成祖北伐”。

在北元政权下并存着多个蒙古部落,鞑靼和瓦剌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两个。

永乐八年,朱棣率先将矛头对准鞑靼。



鞑靼可汗望风而逃,被明军追击所杀。

鞑靼部丞相阿鲁台在斡难河畔与明军大战,阿鲁台部大败,阿鲁台坠马而逃。

但长途跋涉和炎热缺水的环境使得明军粮草供给不足,只得撤兵,未能乘胜追击阿鲁台。



此战后,鞑靼部臣服明朝,阿鲁台也接受了明朝给予的封号。

鞑靼部被明军重创后,瓦剌部落迅速壮大,甚至在永乐十一年时准备进攻中原。

为了抵御外敌,朱棣亲统大军北伐进攻瓦剌。

在勿兰忽失温战役中,朱棣亲自率军上阵杀敌,明军以惨痛的代价打断了瓦剌部的脊梁,使其多年不敢犯边。



随后的几年里,朱棣准备再征瓦剌,但在得知瓦剌可汗马哈木意外身死的消息后便作罢。

然而,在马哈木死后,鞑靼再次崛起。

朱棣此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北伐虽然打败漠北部落;

但部落的民众、骑兵却会被其他部落所吸收,只会导致其内部的此消彼长,明朝边患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

于是,朱棣转变了思路。

他大力支持亲明的兀良哈部落,通过间接的方式施加明朝对草原部落的影响力,明朝近十年没有对外用兵。

在后几次北伐中,他联合已经无意南下的瓦剌重点打击鞑靼部落;



使得阿鲁台众叛亲离,鞑靼的势力在草原上迅速下降,直到在明朝中后期彻底瓦解。

永乐年间最后连续三年的北伐都直指鞑靼。

朱棣之所以发动如此集中的对外战争,从史料上来看是由于鞑靼阿鲁台的扰边挑衅,但其背后还有一位君王的深层考虑。



在二十多年的燕王“生涯”里,朱棣在北方积攒下大量人脉关系,也深知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继位后,尽管仍以南京为首都,但朱棣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身在北京。

对朱棣来说,为了迎合自己的势力范围,全国的中心需要北移,而发起对外战争便是最好的理由。

朱棣的数次北伐所征调的军士、粮草等,都是在北京准备就绪再开赴漠北。



多年对外战争下来,北方重新恢复了其政治地位,开始与南方分庭抗礼,明朝最终迁都北京。

三、内忧外患

除了改变国家中心,朱棣最后频发北伐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寿数所限。

如果给足时间,朱棣的分化政策定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消除草原隐患。

但所谓“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了解”,朱棣已经能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



因此十分希望能够将草原部落的威胁在永乐一朝消灭殆尽。

问题也由此而产生。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在上一次北伐仅过去不足三个月,朱棣再次发动北伐。

此时朱棣的身体已经似风前烛、雨里灯,因此明军的攻势十分迅猛,力图找到鞑靼部主力进行决战。

然而,在追击两个月之后,明军一路追到答兰纳木儿河仍不见阿鲁台的踪迹,由于补给困难,朱棣只得下令班师。



然而,舟车劳顿加之出征无果,使得朱棣已经十分虚弱的身体一下子垮了。

在班师经过榆木川时,一代雄主朱棣咽下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口气。

皇帝死在京外,这在任何朝代都是极其凶险的情况。

一旦处理不好,秦始皇沙丘病逝、胡亥上位二世而亡的教训犹在眼前。

此时明朝的处境与当时的秦朝相比凶险程度不遑多让。

朱棣死在北伐归途中,一旦被蒙古部落得知,群龙无首的明军很可能被趁势反扑,北伐的成果化为乌有。



比外患更麻烦的是内忧,此时皇太子朱高炽正在北京监国;

与榆木川相距千里之外,而一直有夺嫡之意的汉王朱高煦和永乐二十一年试图谋杀朱棣的赵王朱高燧正虎视眈眈;

二王极有可能在军中安插眼线。

明朝数十万军队此时仍在漠北,这一支庞大的力量归谁统领,将极大程度决定国内形势。

好在,朱棣病逝时,身边的近臣并不是李斯与赵高。

四、秘不发丧

最先发现朱棣去世的是贴身太监马云,他得知此事后迅速报告给内阁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



为了平稳过渡政权、免出祸端,三人商议后,决定隐瞒朱棣的死讯、秘不发丧,同时迅速派人通知南京的太子朱高炽。

朱棣病死后,日常饮食供给一切如常,皇帝营帐内人员出入一如平时,谁也看不出皇帝已经去世。



此外,由于天气炎热、尸体腐败,杨荣下令收集军中的锡器,熔化后铸成桶;

将朱棣的尸身置于其中密封,以尽可能掩饰腐臭味。

此桶位于朱棣的龙辇之上,外观上与平时无异。

而参与铸造的工匠则全部被杀,以防他们走漏消息。

就这样,杨荣等人成功隐瞒住皇帝的死讯。

为了绕过二王的眼线迅速将消息传递给太子朱高炽,杨荣决定亲自上阵,携朱高炽的亲信海寿前往京师送信。

二人日夜兼程,从榆木川飞奔至北京报信。



朱高炽得知父亲病逝后也迅速明晰了这一紧要关头的任务:

一是掌控在外的庞大军队,二是防止二王趁乱生变。

朱高炽选择派自己的长子朱瞻基前往迎丧、同时接管军队。



朱瞻基曾数次跟随朱棣远征,在军中素有威望;

又有皇位接班人的身份撑腰。



如此艰巨的任务也只有朱瞻基这样与朱高炽利益完全绑定之人才能胜任。

在朱瞻基前往迎丧的同时,朱高炽下令;

命在外军队中亲近自己的几支精锐迅速回京拱卫,派自己的妹夫、驸马都尉沐昕接管南京军政。



做好万全准备后,朱高炽才公布了父亲朱棣的死讯,登基继位并公开发丧。

度过危急时刻后,汉、赵二王再想作乱也没有任何借口可言;

朱高炽将二位弟弟召入京中并加以厚赏,还封其诸子为郡王。

用怀柔政策轻易化解了潜在的隐患。



不过,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便撒手人寰。

一年内两位皇帝先后驾崩,汉王朱高煦最终耐不住性子在宣德朝叛乱;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回头看朱高炽的继位过程,杨荣等大臣的对朱棣去世这一突发情况的冷静处理,是朱高炽得以顺利继位的关键。

君臣配合默契,使得国家免遭兵戈之苦。

参考资料:《明史》

《明通鉴》

  •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