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黎是一名高三年级的男生。他一向与同桌关系良好,同桌是一个开朗、合群的人,成绩虽然比不上自己,但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当强,尤其人际交往能力更为突出。阿黎有时都挺羡慕他,希望能向他学习。可同桌有一个问题,小动作特别多,阿黎以前对此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近来不知怎么得,阿黎总是忍不住用眼睛的余光去看他的动作,严重影响了学习,导致了月考成绩退步了很多。
为了止住成绩的下滑,阿黎总是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去看,可越是不想看,就越是忍不住,弄得自己心情很烦躁,有时真的不看了,可依然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反而感到更加不安和烦躁。这个星期,就算同桌不在的时候,阿黎脑海里也会出现他做小动作的情景,这种情况持续时间很长,严重影响了他的入睡。
阿黎的父母都是初中文化,阿黎有一个姐姐,家庭成员平时沟通较少。父亲在阿黎很小的时候就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阿黎接触和交流。姐姐霸道、暴躁,经常和妈妈顶撞,也经常训斥阿黎。阿黎在家中和母亲比较亲近,母亲能干且温和,把一间小型商店打理得妥妥当当,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阿黎从小比较内向、胆小,成绩一直很好,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上了高中后,因为成绩好,他被老师选为班长。对此,他既感到高兴,又感到压力很大,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做不好工作,辜负了老师和同学的希望。
阿黎从小很少与父亲接触,缺少了模仿对象,母亲能干且对他照顾、呵护有加,使之养成了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注重细节的个人格。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他的行为有些像女生,同伴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于是他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业成绩,希望能以优异的成绩换来大家的尊重。
在高一、高二时他在班上排在前几名,老师和同学都对他另眼相看。到了高三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比过去勤奋了许多,学业竞争日渐激烈,阿黎经常害怕自己在竞争中失败,尤其看到一些同学并不是太努力,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更是感到压力很大。
所以,阿黎开始特别关注自己各方面的状态。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一天,阿黎无意之中发现同桌在做小动作,立刻谴责自己不够专心,告诫自己不要去看,应该集中注意力,做到心无旁骛。可是,越是这样想,反而起到了一种强化的作用,于是就越是无法控制自己,阿黎对此感到很痛苦,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面对这点小事都控制不了自己。由此可以看出,阿黎的强迫行为的产生与其追求细节的人格,以及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反差有很大的关系。
我着重了解阿黎强迫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给予深切的同感和关怀,对他的一些问题给予细致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我取得了阿黎的充分信任,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另一方面,我让他适当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减轻了他心理上的压力,使他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
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助他重视人格的改造和完善,对自己的强迫行为的产生原因有了明确的认识,意识到自己遇到事情习惯过多的思虑和牵挂。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黎的病理性记忆,他六岁那年,家里来客人串门。他还小,大伙儿都挺喜欢他,总爱逗他玩。可是他跟那个客人还不太熟,有点胆小,有点怕人。他躲到奶奶后面,奶奶就说他内向,像女孩一样。奶奶说的这些话,好像给他贴上了标签,从那以后他变得更加内向。我对阿黎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抑郁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黎表示强迫行为已完全消失,入睡困难有了很大改善,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了,他能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投入学业、生活中。我鼓励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注重自己人格的调节,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