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理性思考与理想追求。唯有当师生员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出与校训相一致的要求时,校训才能转化为现实,成为学校发展的竞争力。

  然而,现实中,有些中小学校训处于“说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空在行上”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认识高度。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校训是虚的、空的,像管理、课堂、考试、评价等才是实的,只要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就够了。二是缺乏诠释引导。校训是凝练出来的,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师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日常工作中,学校一般不会将校训中的每个词紧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何用”等要求对师生进行诠释引导,这样也可能导致对校训缺乏深刻和统一的认识。三是缺乏操作指导。校训具有理想性,要通过落实才能转化成师生的认知及言谈举止,但在有的学校,除非是重要活动,校领导一般不会提及校训,更不会指导学校的其他管理者和师生对照校训自我修炼并将校训外化,操作指导的缺失也使校训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

  如何化解校训的落地困境?

  沟通引导,深化校训内涵理解。校训要转化为现实,首先要进行诠释,让师生员工理解每个词或每种要求的含义以及提出的背景、具有的价值等。“崇学、明理、创新、致远”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校训。在校训形成后,笔者对每个词或每种要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何用”等方面进行了诠释。为做好诠释,笔者以专题讲座形式与学校管理团队、德育团队以及教师进行沟通,并在各年级师生大会上进行诠释。同时,学校其他管理者、教师或学生干部也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座谈会畅谈对校训的理解。不断提高学校成员对校训的价值认同,消除抵触情绪,逐渐消化、内化校训。

  操作指导,促进校训实践落地。校训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组织班会课时,可对学生的不良言行进行梳理,分析这些言行与校训中的哪些要求不相符,如果是与“明理”要求不相符,就选择“明理”为题,组织主题班会;在与个别学生谈心时,可从其兴趣、生活、家庭、学习等方面切入,捕捉其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从校训中找到一个相应的词解释自己的优势或不足,比如,如何理解“明理”、为什么要“明理”、是否要做到“明理”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明理”等。从师生言行出发,坚持不懈指导学校成员用校训去化解不良现象,逐步改变师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校训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外化,对师生的心理品质和言行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改变,实现“校训化人”。

  制度保障,助力校训外化于行。校训较为宏观,属观念性内容,还可将其价值追求转化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强化师生追随校训的动力。为助推校训落地,我校各班级开展了“崇学之星”“明理之星”“创新之星”“致远之星”的评选活动,表彰在“崇学”“明理”“创新”“致远”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为强化教师的“明理”意识和行动,学校还实行了教师上班自行登记制度。当校训转化为学校的制度建设,对师生言谈举止也产生了持续的牵引力,促进师生在日常的实践中理解和践行校训,让校训深入人心。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5日 第06版

作者:林天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