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主编
科学 ● 历史 ● 文化 ● 人类


▲ 田松

作者简介】田松,男,教授,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 博士,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任教多年,在北京大学作博士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作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环境哲学、科学社会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研究等。近年出版专著有《哈佛的图书馆与博物馆》、《科学史的起跳板》、《学妖与四姨太效应(增补版)》(与刘华杰合著)、《警惕科学(完整版)》、《稻香园随笔》、《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等。

导读

我的基本观点是:这事儿不重要,所以怎么都好。如果一定要表达一个看法,我宁愿站在孙小淳一边。但是前提,这事儿不重要。首先是不可操作,其次是,万一认真,就会劳民伤财。所以不会认真,很快就会过去。

曾经连续几天被记者采访,这才知道科技部和中宣部曾发布了一个《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并且有陈学雷等八位科学家联名批评,又有科学史家孙小淳为之辩护。热闹非常。我对此事的看法,记者觉得过于偏激,未被采纳。(此事本身也可以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加以分析。)因为我的基本观点是:这事儿不重要,所以怎么都好。如果一定要表达一个看法,我宁愿站在孙小淳一边。但是前提,这事儿不重要。首先是不可操作,其次是,万一认真,就会劳民伤财。所以不会认真,很快就会过去。

下面是《中国科学报》记者李芸根据采访录音整理的文字,我稍作修改,权作参与。

首先,《基准》这事不重要,我都根本没关注,既然你问,我的观点如下:

1、五六十年代搞科普,是因为全中国人民普遍文盲也普遍科盲,需要扫文盲扫科盲,当然也有意识形态的需要。要民众不要相信宗教,不信神鬼道,要相信科学,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现在,形势早就发生了变化,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让老百姓都相信一个事儿,接受一个事儿,统一对科学的了解,我觉得不是个好事儿,而且也做不到。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2、这件事本是教育部的事不是科技部的事。现在全民教育已经基本完成,孩子的失学率没那么高了,文盲也没那么多了,科学素质就是学校教育的事,只要让孩子老老实实上学,一代一代孩子长出来,科学素质就自然提高了。所以这本来就不是科技部的事,不是中国科协的事,是教育部的事,再具体点儿,是中小学课标编写组的事儿。

3、关于争论,科学家也是闲的,跟老百姓叫什么劲啊,跟官员叫什么劲啊。物质如何构成,在一般意义上说到原子就行了,科学家非要往下说,搞那么精确,没啥不对的,但是不必要。正确与否也没那么重要。所以这条也算不上是什么硬伤。

4、阴阳五行列入基准挺有意思,挺好的,我很好奇是谁写的。孙小淳的文章我看了,基本赞成,但他还是把阴阳五行看做中国古代的科学。而我是主张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没科学挺好的。所以我也不认为阴阳五行是古代科学,这是中国古人阐释自然现象的方案。这种方案从人类学意义上、从地方性知识的意义上,跟科学的解释是平权的。这不是我说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的世界科学大会说的,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也有类似的表述。

5、科学主义是傲慢的,总是要把科学凌驾于其他知识之上,把阴阳五行、中医写入基准让懂科学的人谦虚一些,让科学本身谦虚一点。这也不算违背科学精神——如果有一个叫做科学精神的精神的话。

6、如果一定需要一个这样的基准,我觉得应该由从事自然辩证法的人来写。因为科学家都是专家,而专家过于专门了,并不了解整体的科学,科学的历史,科学与社会的诸多关系,等等。如果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基准,我觉得博物学很重要,而且我还觉得,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要知道科学及其技术是会干坏事的。当然,我这样说的前提是,这事儿不重要。

附: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科学大会上对传统文明的地方性知识给予了肯定,大会宣言中指出:“传统社会已孕育并完善了各自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们不仅蕴藏着现代科学迄今为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且也是世界上其他生活方式、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其他关系以及获取与创造知识的其他方式之反映。”并指出:“现代科学不是唯一的知识,应在这种知识与其他知识体系和途径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以使它们相得益彰。”

2007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联名发布《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其中特别提出:“避免把科学知识凌驾于其它知识之上”承认科学之外存在知识,并且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比其它知识更具价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