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李源菁 2025-05-20 13:49:59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来源:信网记者 顾青青 摄)

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艰难迈步,到运动损伤者重新奔跑的渴望。在健康需求日益多元的当下,康复治疗成为患者重拾生活信心的关键环节。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康复科,由在康复领域造诣深厚的刘凯主任领衔,凭借专业团队与创新康复方案,在卒中康复、疼痛治疗、运动损伤修复等领域成绩斐然。近日,信网记者深入科室,通过沉浸式体验,揭开其特色康复治疗的神秘面纱。

传统与现代交融 脑卒中康复开新局

脑卒中,这个被称为“中风”的脑血管疾病,如同无声的健康杀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凯指出,脑卒中发病后的前6个月是康复黄金期,把握这一关键阶段,开展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在康复科门诊,信网记者见到了正在训练的李先生。曾因脑卒中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的他,在刘凯团队的悉心治疗下,如今已能在医生搀扶下缓慢迈步。康复治疗师正引导他进行平衡板训练,通过保持身体稳定,强化核心肌群力量。刘凯介绍,科室采用多维度康复策略,将物理治疗与康复手法有机结合,为每位患者定制专属康复方案。同时,超短波治疗仪、负压干扰电治疗仪等先进设备的引入,也为康复治疗筑牢技术根基。

“脑卒中患者常伴随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我们的治疗师会在治疗全程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重塑战胜疾病的信心。”刘凯补充道。


诊疗过程。(来源:信网记者 顾青青 摄)

特色康复精准施策 攻克疼痛体态难题

颈肩腰腿痛的手法康复与脊柱侧弯矫正,同样是神经康复科的“拿手好戏”。针对肌肉紧张、关节错位的患者,康复治疗师凭借精湛手法,进行精准推拿与整复。在脊柱侧弯矫正区域,治疗师依据患者侧弯程度和类型,制定阶段性训练计划,通过拉伸、力量训练等方式,逐步平衡脊柱两侧肌肉,矫正体态。

信网记者亲身体验了Y姿势和T姿势训练。治疗师耐心讲解,Y姿势需双臂向上伸直呈Y字形,可锻炼肩背肌肉。T姿势则将双臂侧平举成T字,能增强肩袖肌群力量。训练初始,肩背部便传来酸胀感,随着时间推移,手臂逐渐颤抖。在治疗师指导下调整呼吸与动作后,信网记者完成几组训练,原本僵硬的肩颈瞬间舒展,仿佛挣脱了无形束缚。

随后,针对信网记者因长期伏案引发的肩颈酸痛问题,刘凯施予正骨治疗。触诊定位错位处后,他以轻柔而精准的手法调整颈椎,伴随轻微 “咔嗒” 声,紧绷的颈部即刻松弛下来。“正骨讲究巧劲,通过专业手法让关节复位,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刘凯解释道。

运动损伤治疗与理疗联动 助力患者重归赛场

全民健身热潮下,运动损伤日益常见。因打篮球导致半月板损伤的张先生,在刘凯团队定制的康复方案下,正逐步恢复运动能力。康复训练搭配超短波治疗仪、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理疗设备,多管齐下促进恢复。


信网记者体验冲击波治疗手腕劳损。(来源:信网记者 顾青青 摄)

信网记者也体验了冲击波治疗手腕劳损。该仪器对肌腱末端病疗效显著,常用于网球肘、腱鞘炎等病症。治疗时,仪器探头接触手腕,瞬间传来麻麻的刺痛感,随着治疗推进,这种感觉渐趋规律。15 分钟治疗结束后,原本僵硬的手腕轻松许多,酸胀感明显减轻。“冲击波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多数患者治疗后疼痛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刘凯说道。

此外,科室还为运动爱好者提供运动前评估服务,帮助其识别易受伤部位,提前调整运动方式与强度,降低损伤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康复科不仅深耕临床治疗,还积极投身科普事业。通过广泛传播康复知识,纠正公众认知误区,提升大众对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知。

此次沉浸式体验,让记者深刻感受到神经康复科的专业与温情。在这里,无论是脑卒中患者、运动损伤患者,还是受颈肩腰腿痛和脊柱侧弯困扰的人群,都能收获精心治疗,重燃康复希望。文/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