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
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学盛宴
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
金山院区门诊
一楼工会驿站拉开帷幕。
恰逢第21个国际临床试验日,该院联合福建省药物临床试验与研究学会、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以“科学守护健康,临床试验点亮未来”为主题,通过科普宣讲、专家义诊、互动挑战等形式,向社会揭开临床试验的“神秘面纱”。
肺癌患者通过临床试验“多赚了15个月”
活动当天,在医院门诊大厅,患者老姚(化名)举着最新的检查报告,心情十分激动。
2023年5月,老姚被确诊小细胞肺癌,治疗半年后病情恶化。幸运的是,他抢注到了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名额,用上国内未批的新药后,延长了生存期,节省下高额药费。
“过去得这种病,生存期不足1年,经过临床试验,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老头子我又多赚了15个月!”老姚的感慨,道出众多受试者心声。
300余个临床研究项目背后的硬实力
活动现场,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院长曾永毅在致辞中回顾成就:作为福建省较早成立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孟超肝胆医院自2010年开展临床试验以来,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研究数据真实可靠;组建专业的研究团队,覆盖肝病、肿瘤等重点领域;近几年累计开展项目300余项,其中全球多中心研究20余项,特别是在肝癌早筛、肝移植术后管理等领域,临床试验带来新的希望,有患者参与后多活15个月,研究成果已惠及全国患者。
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临床试验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和影响力。
破除误区:临床试验不是“小白鼠实验室”
针对公众疑虑,活动现场,三位专家通过通俗易懂的科普讲座,揭开了临床试验的神秘面纱:
孟超肝胆医院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肝内科主任医师郑铃以《临床试验常见误区》为题,指出公众对“小白鼠”的误解,强调临床试验需通过伦理审查、知情同意及全程监管,受试者可随时退出且权益优先。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熊秀梅以《守护女性健康“宫”略——子宫肌瘤知多少》为题,聚焦女性健康,结合子宫肌瘤诊疗案例,阐释临床试验在优化治疗方案中的作用。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副主任药师王凌以《保护临床受试者权益》为主题,呼吁公众理性看待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讲座过程中,通过趣味问答、知识挑战,参与者领取科普手册及纪念礼品,也学到了关于临床试验的科普知识。
此外,来自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科等领域的7位专家组成“超强阵容”,一对一免费为市民提供疾病咨询、用药指导等专业医疗服务。
临床试验入场券为何珍贵?
活动现场,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孟超肝胆医院肿瘤医学中心主任陈雄亮出临床试验在肿瘤诊疗中的“加速度”:目前,该中心已启动14项临床研究,一半以上为全球多中心项目,涵盖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道肿瘤、肝胆胰肿瘤等常见实体瘤,其中针对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将患者总生存期大幅延长至15个月,较传统疗法实现跨越式突破。
面对“临床试验名额为何珍贵”的焦点问题,陈雄解读“入组密码”:本中心作为重点中心常常优先锁定入组名额,导致河北、内蒙古等远省患者跨五湖四海南下“追希望”。
事实上,全球多中心研究普遍存在“时间窗口期”。全国范围内,多个中心将陆续启动临床试验,病友及家属可以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以及研究中心公众号,查询相关临床试验信息包括病种、药品信息、主要研究者及研究中心等。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就近选择研究机构,减少奔波求医之苦。
孟超肝胆医院党委书记刘小龙书记指出,临床试验是提升学科诊疗水平、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环节,医院非常重视临床试验的发展,力求高质量高水平完成临床试验项目,建设研究型医院。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通讯员:林春梅 陈璘晟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