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玉米拔节、小麦灌浆的节骨眼,天公却不作美。
天气预报说未来三天华北黄淮有大到暴雨,局部还带冰雹。东北那疙瘩前天刚防完霜冻,这会儿又得盯着雨水倒灌。“立夏小满正栽秧”,南方稻农本忙着插秧,可连续阴雨让田块积水难排。
老辈人常说“五月雨涝,庄稼弯腰”,这话一点不假。
河北老张的麦田上周刚追肥,这下暴雨一来,怕不是要脱肥。
大棚种植户更揪心,大风一刮塑料布直响,生怕掀了棚顶。咱农民靠天吃饭,可不能干等着老天爷开恩。
东北地块得赶紧清沟排水,别让苗根泡在水里烂掉。
华北平原要趁雨前撒遍钾肥,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南方稻田得抓紧挖排水沟,水退一寸苗长三分。
有人说老办法就行,比如用草木灰撒在根部防烂根。但咱也得结合科学,像叶面肥喷施得把握好浓度。去年河南老李没提前加固大棚,一场风下来损失了两亩黄瓜。
现在农资店门口天天有人囤塑料膜、铁丝,都是吃一堑长一智。可问题来了,偏远地区的农户去哪弄这些物资?村里该组织个应急小队,帮着孤寡老人检修大棚。
我个人觉得,天气预报得听得勤,但更得主动出招。就像玉米地打完除草剂,遇雨得及时松土,别让药害伤了苗。咱种地讲究个“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可不能马虎。
广西那边的果农最近也犯难,荔枝挂果期赶上连续阴雨。
得赶紧摇树疏掉病果,不然炭疽病一传染损失更大。
农谚说“旱长根,水长苗”,但雨水多了也坏事。关键是把握好农时节奏,该排水时别偷懒,该补肥时别心疼。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趁着雨前把该加固的加固,该疏通的疏通。拿不准的就问问乡里的农技员,他们比咱懂得多。可还有个事儿悬着,万一遇到极端天气,保险能不能及时理赔?
这得提前跟保险公司对接,别等出了事才抓瞎。说到底,种地就像打仗,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天气是咱的对手,但咱也能摸清它的脾气。就像老一辈用土办法看云识天气,现在加上科学手段,双保险。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地里的活计等不得,现在动起来,秋天收成才稳当。
行动清单:明早查大棚支架、中午清田边沟渠、下午备足补肥农资,有困难找村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