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下旬,黄淮海麦区迎来灌浆关键期,天公却有点“拧巴”。河南山东河北干热烤着麦穗,湖北却因前期阴雨冒出芽麦苗头。



“芒种前后麦上场”,可这天气让不少老乡站在地头直皱眉。早年间老人常说“麦熟一晌,龙口夺粮”,现在更得盯着天看火候。干热天里,小麦灌浆期最怕“干热风”,麦粒容易憋不出个实诚粒。

咱老辈人有土办法,比如割点艾草扎成把插地头,说是能“驱热气”。但科学来讲,现在更该给麦田浇次“跑马水”,别让地皮干透了。



湖北那边阴雨多,得赶紧清沟排水,别让小麦泡在水里“发烧”。有些老乡觉得自家麦子看着还行,想着等几天再收,这可有点悬。

面粉厂最近收麦标准变严了,水分、容重、面筋都卡得细,马虎不得。河南遂平有厂子新麦价落了3厘,优质麦停收让囤陈麦的有点慌。



这时候可不能跟风抢卖,先看看自家麦子晒干后达不达收购标准。北方麦区得准备好烘干设备了,天气预报说接下来可能有连阴天。南方种水稻的乡亲也别闲着,早稻拔节期遇上多雨,得防着稻瘟病。

我个人觉得,现在种地就得“土洋结合”,老经验打底,科学法子增效。就像河北有个合作社,去年用草木灰拌种防虫害,今年又加了叶面肥。



他们的麦子现在看着穗大粒饱,比旁边地块早几天进入蜡熟期。不过也有乡亲犯难,说不知道最新的收购政策啥时候出。这两年政策越来越灵活,估计得等大面积收割后才见分晓,别着急。

眼下最紧要的,是趁这几天晴好赶紧给收割机做次全面检查。东北种玉米的乡亲也得留意,月底可能有霜冻,地膜得提前备着。



有人担心今年小麦价格会像去年玉米那样大起大落,这得看多方博弈。但不管行情咋变,把粮食种出好质量,总归不愁卖不上个合理价。最后给大家划个重点:现在就做三件事,查墒情、清沟渠、联系烘干房。

拿不准技术的,赶紧给乡镇农技站打电话,他们带着新法子往下跑呢。种地这事儿,最怕“等靠拖”,天气不等人,咱得赶在节气前头动起来。



只要把应对措施落到位,就算天公有点“小脾气”,咱也能稳收粮。往后几天咱接着唠各地麦收新情况,记得点点关注别错过关键信儿。

说到底,种地就像打硬仗,提前摸准天气脉,手里有招心才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