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气预报响警钟。华北平原的小麦刚拔节,最怕夜里温度跳水。东北玉米地刚翻完土,种子还没露头就遇冷咋办?
老辈人常说“清明怕霜,谷雨花寒”,这话一点不假。
上周河南有老乡没看预报,早播的花生苗冻黄了一片。
眼下南方早稻正育秧,连绵阴雨比冷水还刺骨。
天气预报说,明晚多地气温要跌10度,比立冬还凉。
东北的大豆种子囤好了吗?
地膜得赶紧铺起来保温。华北麦田得浇遍防冻水,就像给庄稼穿件棉袄。
南方育秧棚要加固,薄膜破了漏风等于让苗喝西北风。
有人觉得老办法够用,比如熏烟驱寒,可风向不对就白忙活。我个人觉得,土办法得结合天气预报,不然白费力气。
去年山东有村靠看云识天气,结果漏了强降温,损失不小。现在农技站都有实时预警,手机上就能看温度变化。东北防霜冻,除了盖地膜,还能喷防冻剂,药店都有卖。
南方阴雨多,秧田要挖深沟排水,不然根泡烂了啥都完。
华北小麦刚追肥,遇冷后得补点磷钾肥,就像人感冒要补营养。有人担心成本高,可苗死了再补种更费钱。
村里张大爷去年没舍得盖地膜,五亩玉米晚出苗半个月。
眼下农资店都开门了,赶紧去备点防寒物资。不同地块情况不一样,低洼地更要多留神,冷空气爱往低处钻。
家里有大棚的,晚上得加盖草帘,别指望暖气机一直顶用。天气预报说,这次倒春寒持续三天,刚好是苗最脆弱的时候。
咱种地靠天吃饭,但不能干等着,该出手时别犹豫。去年有个县组织统一防霜冻,损失比散户少了一大半。
村里要是有合作社,赶紧跟着一起行动,单打独斗难抗寒。
现在最关键的是抢时间,今晚就得把准备工作做到位。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就像孩子长身体需要吃饭,缺啥都不行。
这场倒春寒是场硬仗,挺过去就是丰收的开头。
后面还有谷雨、小满,每个节气都盯着天气,庄稼才能长得好。记住,种地没有巧,跟着时节跑,天气变了咱的招也要变。现在该做的就三件事:查苗情、备物资、听农技员指导。
拿不准的赶紧问村里的老把式,他们的经验加上科学办法最管用。这场寒流过了,气温很快回暖,抓住时机补苗还来得及。
种地人最怕误农时,就像打仗误了战机,后面再追难上加难。
今晚别早睡,去地里看看薄膜盖严实没,通风口堵好了没。
记住,庄稼不会说话,但咱们得替它们把冷暖放在心上。
这场倒春寒是考验,也是提醒,种地要多留几个心眼。明天一早去镇上农资店,把防冻剂、地膜、草帘都备齐。
有困难找村委会,现在都有应急小组,别一个人硬扛。最后说一句,地是咱的命根子,护好苗就是护好下半年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