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雅陇村塘豪屯的烟田,烟农罗祖江正在田里来回奔走,揭膜、追肥、培土……忙得不可开交。
“罗祖江是我们第一位90后烟农,种烟至今已经有五年了,他是我们六寨的‘新农人’,也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六寨烟站站长吴振华介绍。
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罗祖江与母亲在电话中得知,老一辈的烟农年纪大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回来种烟,烟田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这个消息像一颗种子,在罗祖江心里生根发芽,他开始认真考虑是否应该回到家乡,投身到烟叶种植中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为了方便陪伴在母亲身边,照顾年迈的母亲,罗祖江决定辞去在广东的工作,回到家乡种烟。他的决定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母亲担心他吃不了种烟的苦,但罗祖江心意已决,他坚信,只要肯努力,在家乡同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罗祖江在田间操作机械。王远富摄
“罗姐,移栽的时候需要栽多深呢?”罗祖江正向烟技员罗丽芬咨询移栽过程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
回到家乡后,罗祖江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从头学起。他虚心向烟站的烟技员和村里的老烟农请教,学习烟叶种植的每一个环节。从育苗、移栽、施肥、打顶、采收到烘烤,他都认真记录,反复实践学习。
“以后有烟叶培训能不能带上我,我想多学习、多了解如何种好烟。”罗祖江在打顶培训会现场结束后,主动向南丹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烟叶生产股股长世勇申请参加培训。
为了学习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烘烤工艺,罗祖江积极参加与烟叶相关的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让自己尽快从一个“门外汉”转变。
“在我们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小罗已经成为我们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啦!”同村的老烟农罗传辉佩服地说。
罗祖江深知,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要想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必须走“科技兴烟”的道路。于是他采用了机器作业、地膜覆盖、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烟叶的内在品质。
罗祖江利用机械起垄。王远富摄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罗祖江积极探索“烟叶+黄豆”的轮作模式,并通过“本地市场+互联网”的方式将黄豆进行销售。
“黄豆可以做豆浆、豆腐、炒菜,用处多多。我通过宣传,再联系六寨镇菜市场的商贩,并利用抖音、微信等平台,将黄豆进行推销售卖。现在我的粉丝还不少哩,再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罗祖江开心地说。
罗祖江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他种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烟叶+黄豆”的种植模式,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增加,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新农人”和致富能手。
“看到哥哥种烟收入还不错,在他的鼓励下,我也回到家乡种了30亩烤烟。”罗祖江的弟弟罗祖河如是说。
“不仅有烟站烟技员进行上门技术指导,还有罗哥帮我解决种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传授给我种植经验和技术,我对种烟充满了信心。”同是在罗祖江鼓励下回到家乡种烟的“00后”谢耀耀说道。
罗祖江(左二)正在指导新烟农做好封膜口。杨绍基摄
在罗祖江的带动下,雅陇村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回到家乡种烟,他还积极帮助“新烟农”,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让他们更快地学会种烟。现在,烟叶种植现在成为雅陇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罗祖江的烟田也扩种到了100亩,成为南丹县有名的“种植大户”。
“我个人的富裕不算富裕,能帮助大家提高收入,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才是我的最终目标。”罗祖江坚定地说。(杨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