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惩奸除恶、东征西讨的故事着实让人热血沸腾。

正是:“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五台山发愿,扫清辽国转名香。奉诏南收方腊,催促渡长江。一自润州破敌,席卷过钱塘。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

不过这首词还有最后一句“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武松、鲁智深剧照)

如果这帮人是英雄,最终又为何落得凄惨的结局?

不过最让人不解的,还要数作者赋予鲁智深的结局,作为多数读者心中公认的“好人”,为何鲁智深死后,只有武松愿意为他守灵,留在六和寺?

一、鲁智深之死

施耐庵在原著第四十五回中留下了一首耐人寻味的诗。

说是:“朝看楞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照见本来心,方便多竟究。心地若无私,何用求天佑。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

说它耐人寻味,自然不是因为这诗有多晦涩难懂,它说的无非就是“善恶终有报”的意思,而让人纳闷的是施耐庵为何要写这首诗,同时结合梁山好汉的结局来看,就更诡异了,如果善恶终有报,为何梁山群雄也多半不得善终?

征方腊结束之后,鲁智深算是为数不多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就连武松也断了一条手臂,他却可以说是毫发无损,可见他不仅身手不凡,而且仿佛是有某种光环一样。

但紧接着,作者就让读者的幻想破灭了,鲁智深并没有什么不灭金身,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圆寂了。



(鲁达剧照)

书中只留下一句:“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寺内众僧,都只道他说耍,又见他这般性格,不敢不依他……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或许对于他而言,能够无疾而终,也算是相对体面的结局了,但其他好汉的态度才是重点。

这么一位好兄弟,好大哥,就这么死了,其他兄弟是什么态度?

二、人走茶凉

鲁智深死后的经历可以用“人走茶凉”四字来形容。

当然,从表面来看,宋江还是带着兄弟们做了些表面功夫。

比如这段描述:“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嗟叹不已。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城内张招讨并童枢密等众官,亦来拈香拜礼。宋江教把鲁智深衣钵并朝廷赏赐,出来俵散众僧,做了三昼夜功果,合个朱红龛子盛了,直去请径山住持大惠禅师,来与鲁智深下火。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忏悔。迎出龛子,去六和塔后烧化那鲁智深。”

但这也只是简单的走个流程罢了,鲁智深虽死,那武松却还活着,宋江当初劝鲁智深一同归朝,甚至拿出“还俗娶妻”来诱惑鲁智深,足见他有多想要这兄弟陪在自己身边,无他,就因为鲁智深这人实力强劲,还能为他所用。



(宋江、鲁智深剧照)

而宋江对武松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真实的为人:“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

只有武松愿意留下来为鲁智深守灵,而宋江对武松居然没有任何挽留,只带着兄弟们启程回京了,也正如宋江自己说的,武松已成废人,没利用价值了。

但这样的做法未免寒了其他兄弟的心。

不过你若细品原著就不难发现,其实多虑了。

梁山之上根本没几个真心的兄弟,而你若是了解了鲁智深的为人,都不一定会不会比宋江做得更过分。

三、鲁智深与金翠莲

鲁智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或许《好汉歌》里那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就是唱的他,他确实是个热心肠的人。

但他的热心肠却未必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比如当初他遇上金老汉和金翠莲父女时的所作所为,虽是义举,却也不免让他身边的人不爽。



(金翠莲剧照)

当他听那金老汉说了自己的遭遇,再看那楚楚可怜的金翠莲,顿时就怒火攻心,要找镇关西讨个说法。

不过在那之前,他还得先帮金老汉离开那酒店,于是他便邀请史进和李忠一同筹钱。

那李忠是略有几分不情不愿,但终归还是出了一份力,可你看此时鲁智深是什么态度?

原著道:“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

李忠出了银两还要给鲁智深数落一番,他丝毫没察觉,自己这是在慷他人之慨。

还有鲁智深后来失手打死镇关西,从提辖变成逃犯,也可以说是把自己给坑了。



(鲁智深剧照)

这里也能说明,鲁智深这人做事有些莽撞,不计后果,与他做兄弟,固然能得到他的照顾,却也难免被他连累,这些细节,都只是鲁智深为人的缩影,后来他上了梁山,指不定让其他兄弟有多难受,只是碍于情面,旁人不敢挑明了说罢了。

所以梁山这帮人聚集在一起表面是因为“忠义”二字,其实不过是迫不得已,他们之间的情义没那么牢靠,终归还是因为“利益”走到一起,一旦对方没了利用价值,他们的关系也就结束了,不得不服,施耐庵笔下的世界是格外真实,他早已将人性看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