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水浒传》是本“贼书”,全书净讲一些盗贼劫匪、贪官污吏的事,这句话不无道理,毕竟梁山上的好汉全都是些过不了审核的人。

不过在整本水浒之中,还是有三位好人的,这三位好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官员、一个是梁山好汉,他们是小说中唯三的正义之人……



“富户”史太公

梁山好汉的行动宗旨中,就有一条“劫富济贫”,而这一条宗旨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富户”他得先“为富不仁”。

梁山好汉虽然干的是打家劫舍的买卖,但是什么样的买卖能干,什么样的买卖不能干,他们心里也清楚得很。



天底下的有钱人那么多,但是好人却没几个,至少在水浒传中是这样的。一个最经典的例子,便是解珍解宝遇上的“毛太公”。

解珍解宝好不容易打来的老虎,被毛太公私吞,而且他私吞人家的劳动成果也就罢了,还要把人送进大牢。



送进大牢就已经够狠的了,他还要将解珍解宝置之死地。这个贪婪且狠毒的毛太公终究还是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

作为全县有名的富翁,毛太公本可安享晚年,但是却因为一时私心,导致全家被杀,他就是攒下再多的钱,也没办法享用了。



而“九纹龙”史进的父亲——史太公,就比毛太公聪明多了,虽然坐拥一座大庄院,但是却没有一点架子。见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帮忙。

王进母子从东京逃出来,走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只能来到史家村借宿。



史太公听庄客说有两个可怜的赶路人借宿,马上就亲自出门来迎接,要知道,史太公已经是年过六旬,须发皆白。

将王进母子迎进来之后,史太公先是安排他们进屋休息,又吩咐庄客去准备饭菜。

不一会儿,庄客带着饭菜回来了,“四样菜蔬,一盘牛肉,先烫酒来筛下。”



光是这顿饭菜,便已经能证明这位史太公是一位“大善人”。

当然,以此饭菜害人的也不少,可是史太公后来的行为,更是让人感动。

前一天晚上,庄客还贴心地给王进母子准备了热水,给他们烫烫脚。一般庄客可想不起来这一步,这肯定是史太公安排的。



第二天一早,史太公又来见王进,询问昨天晚上的奇怪声音,王进只好将母亲心口痛的事说出来。

史太公肯来询问情况,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史太公留他们住了一晚,但其实他们之间完全不了解,而且王进为了隐藏身份,一开始用的还是假名。



可以说,史太公是完全不知道这两人的底细,却如同招待好友一般招待他们。

当史太公知道王母生病时,还拿出了自己的“秘方”,让人去城里抓来了药。

心口痛也不是什么好治的病,但是王母吃了史太公的药,一周的时间便痊愈了,母子两人更是感激不尽。



王进母子在史家白吃白喝白住白吃药,史太公没有一点怨言。当王进想要给些银两时,史太公坚决不收。

刚开始的时候王进还会客气两句,后来他就不让了,因为他身上的钱已经不够偿还史太公了。为了报答史太公,王进将毕生绝学传给史进,双方也算是扯平了。



这位热情好客的史太公,称得上是水浒第一大好人。

他虽然没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感人事迹,但是从他对待王进母子的态度来看,他就绝对不是一个恶人,因为恶人绝对无法培养出史进这种疾恶如仇的汉子。



而在招待完王进母子之后,史太公像是完成了什么使命一般,很快便病倒了,而且是不治之症,没多久便撒手人寰,将史家村留给了史进。

史进也不娶亲,整天练武,之后又招惹了官府,不得不离开少华山,去投奔王进。



“好汉”鲁智深

史进只知道师傅去投奔了经略府,但是他不知道王进去的是老种经略相公府上,还是小种经略相公府上,他只能挨着个找。

不过总共也就两个,史进也不着急。

不多时,史进来到了渭州,这里是小种经略相公所在地,但是史进初来乍到,他不可能直接去府上找人。



为了弄清楚王进在不在渭州,史进来到了茶馆,找到了情报组织“茶博士”,并且通过茶博士认识了鲁智深。

当时的鲁智深还叫鲁达,是受人敬仰的鲁提辖。

鲁达一看到史进便倍感亲切,拉着他聊了起来。当史进问及“王教头”时,鲁智深便坦言相告。



在后文中,小种经略相公会提到一件事,鲁智深其实并非他手下的人,只是因为他府上缺少得力人手,从他父亲那里借来了鲁智深,到时候还是要还的。

因此,鲁智深说王进不在这里,他在老种经略相公府上,也并非胡言乱语,他是真知道。



得知王进已经安全后,史进也就放下心来,跟着鲁智深去喝酒,随后便是鲁智深为了帮助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故事了。

鲁智深就是太死板了,如果他能再活泛一点,他就肯定不会逃跑,因为他背后有两座经略府给他撑腰,而且被打死的这位也不是什么好人。



当时官府抓捕鲁智深,是因为他“无故”打死了郑屠户。如果他肯当堂对质,官府也不一定会把他怎么样,因为郑屠户作恶多端,也不算是枉死。

鲁智深的手上也不是没有血,但是他是真正做到了“不错杀一人”的好汉,他手中没有枉死之人,全是恶人之血。



也正因如此,鲁智深才会被称为好人,他最后也能得到一个坐化的好结局。

而鲁智深的好兄弟武松,两人虽然都以佛门形象闯荡,但是鲁智深是真正的菩萨心肠,而武松是行者的化身,他在张府任性过一次,因此他付出了一只手臂为代价。



“官员”陈文昭

陈文昭之名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就是负责武松那个案子的府尹。

由于武松闹出了两条人命,阳谷县审不了这么大的案子,只能是将卷宗和一众人犯送到东平府。东平府府尹陈文昭,看过卷宗之后,马上就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禁对武松产生了好感。



在整本《水浒传》中,出现了很多官员,但是好人且好官的,只有陈文昭一个。

其他的官员不是贪就是恶,不然也不会逼得那么多人走投无路了。

问完案情之后,陈文昭处处关照武松,先是把他的重枷换了轻的,又把那最重的枷用在了王婆身上。



陈文昭经常差人来看望武松,送来一些酒菜,牢里的人也都很关照他。

而陈文昭这边,他先是在卷宗上动了些手脚,将武松的罪名改得轻了,然后他又写了一封密信,让一个亲信送到了京城刑部。

那刑部的官有很多都是陈文昭的老朋友,看完信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做。



最后,武松成了防卫过当,误伤人命,只判了个发配充军,而罪名的大头都在王婆那里,她被判了凌迟。

按照宋朝的法律,武松杀一个人就该偿命,但是他杀了两个才判了个充军,府尹陈文昭功不可没。

虽然陈文昭的这些行为不太合规,但是正义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水浒中有三个好人。第一个是“富户”史太公,热情好客,和蔼可亲,在平淡生活中,践行真正的善良;第二个是“好汉”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生杀人无数,却从未枉害好人。

而最后一个是“官员”陈文昭,平心办案,明察秋毫,查阅法律只是参考,坚持正义才是王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