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以波澜壮阔的笔触描绘了108位梁山好汉的传奇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因命运多舛,最终汇聚在梁山泊,演绎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好汉的生平与结局,感受他们的命运波折。
三十六天罡星
1. 宋江,山东郓城人,人称“及时雨”。他原是郓城县押司,因私放晁盖被迫上梁山。在梁山,他凭借智慧和威望成为首领,接受朝廷招安后,带领好汉们征讨辽国、方腊。最终被朝廷赐毒酒而死。宋江死后,吴用和花荣在宋江墓前自缢而死,以死相随,也算是为宋江的死表示了抗议。
2. 卢俊义,河北大名府人,人称“玉麒麟”。他是大名府富商,武艺高强。因被梁山好汉设计陷害,被迫上梁山。接受招安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后被高俅等人陷害,服毒酒而死。
3. 吴用,山东郓城人,人称“智多星”。他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是梁山泊的军师。在梁山,他协助宋江策划了许多重要军事行动。宋江死后,吴用悲痛欲绝,在宋江墓前自缢而死。
4. 公孙胜,山东高唐州人,人称“入云龙”。他精通道术,是梁山泊的军师之一。在梁山,他协助吴用策划了许多重要军事行动。后来,他因思念母亲,离开梁山,返回家乡出家。
5. 关胜,蒲州解良人,是关羽的后代,人称“大刀”。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五虎将之一。接受招安后,他屡立战功,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在征讨方腊时,被方腊部将鲍旭、樊瑞围攻,最终战死。关胜死后,梁山好汉们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关胜报仇。
6. 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人称“豹子头”。他因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在沧州,他屡遭不公平对待,最终在风雪山神庙一役中,亲手杀死了陷害他的陆虞候等人,为自己报了仇。之后,林冲被迫上梁山。征讨方腊后,林冲因风瘫留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终病逝。
7. 秦明,青州人,人称“霹雳火”。他性格急躁,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五虎将之一。接受招安后,他屡立战功,被封为兖州府都统制。在征讨方腊时,因误杀平民被朝廷贬为庶民,最终在杭州病逝。
8. 呼延灼,太原人,是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后代,人称“双鞭”。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五虎将之一。接受招安后,他屡立战功,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在征讨金国时战死。
9. 花荣,清风寨武官,人称“小李广”。他武艺高强,擅长射箭,是梁山泊的马军八虎骑之一。接受招安后,他屡立战功,被封为应天府兵马统制。在征讨方腊后,花荣因思念宋江,在宋江墓前自缢而死。
10. 柴进,沧州人,人称“小旋风”。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家财万贯,广交天下英雄。因帮助宋江等人,被高俅陷害,被迫上梁山。接受招安后,他被封为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在征讨方腊后,柴进因思念母亲,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1. 李应,李家庄庄主,人称“扑天雕”。他因帮助宋江等人,被官府追捕,被迫上梁山。接受招安后,他被封为中山府郓城都统制。在征讨方腊后,李应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2. 朱仝,郓城县人,人称“美髯公”。他是郓城县的都头,与雷横并称“朱雷二都头”。朱仝因帮助宋江等人,被迫上梁山。接受招安后,他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在征讨方腊后,朱仝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3. 鲁智深,渭州人,人称“花和尚”。他性格豪爽,见义勇为,因三拳打死镇关西而被迫出逃。在五台山出家后,因酒肉之欲被赶下山,后在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倒拔垂杨柳而声名大噪。后来,他与林冲结为兄弟,最终投奔梁山。在征讨方腊后,鲁智深在浙江坐化,留下“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遗言。
14. 武松,清河县人,人称“行者”。他武艺高强,因打虎英雄而闻名天下。在为兄报仇时,他手刃潘金莲和西门庆,被刺配孟州。在孟州,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最终投奔梁山。在征讨方腊时,武松失去左臂,后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寿终正寝。武松的报仇行为贯穿了他的整个故事,他始终保持着正义的本色。
15. 董平,东平府人,人称“双枪将”。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五虎将之一。接受招安后,他屡立战功,被封为天平军节度使。在征讨方腊时,董平被方腊部将张韬射中要害,最终战死。董平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董平报仇。
16. 张清,东昌府人,人称“没羽箭”。他武艺高强,擅长使用飞石。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马军八虎骑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张清被方腊部将叶重一枪刺中咽喉,最终战死。张清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张清报仇。
17. 杨志,东京人,人称“青面兽”。他因丢失生辰纲,被迫上梁山。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马军八虎骑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杨志因病未能随军出征,最终病逝。
18. 徐宁,东京人。他武艺高强,擅长使钩镰枪。在梁山,他传授钩镰枪法,帮助梁山好汉们大破连环马。在征讨方腊时,徐宁被方腊部将厉天闰射中要害,最终战死。徐宁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徐宁报仇。
19. 索超,大名府人,人称“急先锋”。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八虎骑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索超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头盔,最终战死。索超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索超报仇。
20. 戴宗,江州人,人称“神行太保”。他擅长使用神行术,是梁山泊的重要联络人。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刺探声息大都督。在征讨方腊后,戴宗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21. 刘唐,东潞州人,人称“赤发鬼”。他因参与劫取生辰纲,被迫上梁山。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步军十麒麟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刘唐被方腊部将王仁砍中肩膀,最终战死。刘唐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刘唐报仇。
22. 李逵,沂州沂水县人,人称“黑旋风”。他性格豪爽,力大无穷,手持两把板斧。在江州,他因宋江而结识梁山好汉,后加入梁山。在征讨方腊后,李逵被宋江骗服毒酒,最终与宋江同日而死。
23. 史进,华阴县人,人称“九纹龙”。他因刺杀贺太守,被迫上梁山。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马军八虎骑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史进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左臂,最终战死。史进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史进报仇。
24. 穆弘,江州人,人称“没遮拦”。他家财万贯,因帮助宋江等人,被迫上梁山。接受招安后,他被封为武德军节度使。在征讨方腊后,穆弘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25. 雷横,郓城县人,人称“插翅虎”。他是郓城县的都头,与朱仝并称“朱雷二都头”。雷横因帮助宋江等人,被迫上梁山。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步军十麒麟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雷横被方腊部将庞万春射中面门,最终因伤势过重而死。
26. 李俊,江州人,人称“混江龙”。他水性极佳,是梁山泊的水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后,李俊不愿接受朝廷封官,带着童威、童猛出海,最终成为暹罗国国王。
27. 阮小二,石碣村人,人称“立地太岁”。他与兄弟阮小五、阮小七一同加入梁山,是梁山泊的水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阮小二在杭州战死。他的兄弟阮小五和阮小七继续作战,最终在方腊被击败后,算是为阮小二报仇。
28. 张横,江州人,人称“船火儿”。他水性极佳,是梁山泊的水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张横在杭州战死。
29. 阮小五,石碣村人,人称“短命二郎”。他与兄弟阮小二、阮小七一同加入梁山,是梁山泊的水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阮小五在杭州战死。他的兄弟阮小七继续作战,最终在方腊被击败后,算是为阮小五报仇。
30. 张顺,江州人,人称“浪里白条”。他水性极佳,是梁山泊的水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张顺在涌金门被方腊部将石宝砍死。张顺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张顺报仇。
31. 阮小七,石碣村人,人称“活阎罗”。他与兄弟阮小二、阮小五一同加入梁山,是梁山泊的水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阮小七因私自动用御酒,被朝廷贬为庶民,最终在海边捕鱼为生。他的兄弟阮小二和阮小五的死,最终在方腊被击败后得到了一定的补偿。
32. 杨雄,大名府人,人称“病关索”。他因妻子潘巧云与裴如海有染,杀死潘巧云和裴如海后,被迫上梁山。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步军十麒麟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杨雄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左臂,最终战死。杨雄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杨雄报仇。
33. 石秀,大名府人,人称“拼命三郎”。他因帮助杨雄,被迫上梁山。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步军十麒麟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石秀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右腿,最终战死。石秀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石秀报仇。
34. 解珍,登州人,人称“两头蛇”。他与弟弟解宝一同加入梁山,是梁山泊的步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解珍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左臂,最终战死。解珍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解珍报仇。
35. 解宝,登州人,人称“双尾蝎”。他与哥哥解珍一同加入梁山,是梁山泊的步军头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解宝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右腿,最终战死。解宝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解宝报仇。
36. 燕青,北京人,人称“浪子”。他武艺高强,擅长相扑。在梁山,他是步军十麒麟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燕青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七十二地煞星
37. 朱武,河南人,人称“神机军师”。他精通兵法,是梁山泊的军师之一。在梁山,他协助吴用策划了许多重要军事行动。在征讨方腊后,朱武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38. 黄信,青州人,人称“镇三山”。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黄信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39. 孙立,登州人,人称“病尉迟”。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孙立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40. 宣赞,大名府人,人称“丑郡马”。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宣赞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左臂,最终战死。宣赞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宣赞报仇。
41. 郝思文,大名府人,人称“井木犴”。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郝思文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右腿,最终战死。郝思文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郝思文报仇。
42. 韩滔,东京人,人称“百胜将”。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韩滔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左臂,最终战死。韩滔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韩滔报仇。
43. 彭玘,东京人,人称“天目将”。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彭玘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右腿,最终战死。彭玘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彭玘报仇。
44. 单廷珪,东京人,人称“圣水将”。他武艺高强,擅长使用水攻。在梁山,他是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单廷珪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左臂,最终战死。单廷珪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单廷珪报仇。
45. 魏定国,东京人,人称“神火将”。他武艺高强,擅长使用火攻。在梁山,他是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魏定国被方腊部将石宝砍中右腿,最终战死。魏定国死后,梁山好汉在后续的战斗中击败了方腊,算是为魏定国报仇。
46. 萧让,东京人,人称“圣手书生”。他擅长书法,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文书工作。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文书营指挥,负责行文走檄调遣事。在征讨方腊后,萧让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47. 裴宣,河南人,人称“铁面孔目”。他精通法律,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功罪营指挥,知定功赏罚政法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功罪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裴宣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48. 欧鹏,黄冈人,人称“摩云金翅”。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欧鹏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49. 邓飞,孟州人,人称“火眼狻猊”。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邓飞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50. 燕顺,莱州人,人称“锦毛虎”。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燕顺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51. 杨林,彰德府人,人称“锦豹子”。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杨林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52. 凌振,东京人,人称“轰天雷”。他擅长制造火炮,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造炮营指挥,知锻铸大小号炮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造炮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凌振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53. 蒋敬,湖南潭州人,人称“神算子”。他精通算术,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账目营指挥,知考算钱粮支出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账目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蒋敬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54. 吕方,登州人,人称“小温侯”。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中军守护四豹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吕方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55. 郭盛,东京人,人称“赛仁贵”。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中军守护四豹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郭盛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56. 安道全,建康府人,人称“神医”。他医术高超,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医疾营指挥,知治诸疾内外科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医疾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安道全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57. 皇甫端,东京人,人称“紫髯伯”。他擅长兽医,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愈兽营指挥,知医兽一应马匹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愈兽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皇甫端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58. 王英,徐州人,人称“矮脚虎”。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军法行刑四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王英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59. 扈三娘,祝家庄人,人称“一丈青”。她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军法行刑四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扈三娘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0. 鲍旭,登州人,人称“丧门神”。他性格豪爽,力大无穷,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鲍旭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1. 樊瑞,徐州人,人称“混世魔王”。他擅长符咒,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樊瑞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2. 孔明,青州人,人称“毛头星”。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中军守护四豹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孔明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3. 孔亮,青州人,人称“独火星”。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中军守护四豹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孔亮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4. 项充,登州人,人称“八臂哪吒”。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项充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5. 李衮,登州人,人称“飞天大圣”。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李衮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6. 金大坚,东京人,人称“玉臂匠”。他擅长雕刻,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雕刻营指挥,知篆刻兵符印信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雕刻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金大坚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67. 马麟,青州人,人称“铁笛仙”。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马麟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8. 童威,江州人,人称“出洞蛟”。他水性极佳,是梁山泊的水军八海蛟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童威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69. 童猛,江州人,人称“翻江蜃”。他水性极佳,是梁山泊的水军八海蛟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童猛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70. 孟康,江州人,人称“玉幡竿”。他擅长造船,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造船营指挥,知建造大小战船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造船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孟康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71. 侯健,江州人,人称“通臂猿”。他擅长纺织,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织造营指挥,知造补旌旗袍袄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织造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侯健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72. 陈达,河南人,人称“跳涧虎”。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陈达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73. 杨春,河南人,人称“白花蛇”。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杨春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74. 郑天寿,徐州人,人称“白面郎君”。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郑天寿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75. 陶宗旺,光州人,人称“九尾龟”。他擅长农耕,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负责屯田营指挥,知开垦荒田水利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屯田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陶宗旺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76. 宋清,郓城人,人称“铁扇子”。他是宋江的弟弟,负责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礼宾营指挥,知送往迎来筵宴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礼宾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宋清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77. 乐和,登州人,人称“铁叫子”。他擅长音乐,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歌舞营指挥,知吹弹歌舞宴乐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歌舞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乐和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78. 龚旺,登州人,人称“花项虎”。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龚旺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79. 丁得孙,登州人,人称“中箭虎”。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丁得孙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0. 穆春,江州人,人称“小遮拦”。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穆春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1. 曹正,郓城人,人称“操刀鬼”。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屠宰营指挥,知宰杀牲畜庖厨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屠宰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曹正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82. 宋万,河南人,人称“云里金刚”。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宋万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3. 杜迁,郓城人,人称“摸着天”。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杜迁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4. 薛永,河南人,人称“病大虫”。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薛永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5. 施恩,孟州人,人称“金眼彪”。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施恩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6. 李忠,东京人,人称“打虎将”。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李忠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7. 周通,桃花山人,人称“小霸王”。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马军十六小彪将之一。在征讨方腊时,周通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88. 汤隆,庐州人,人称“金钱豹子”。他擅长打造兵器,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兵器营指挥,知打造军器铁甲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兵器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汤隆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89. 杜兴,蓟州人,人称“鬼脸儿”。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迎宾营指挥,知接待四方宾客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迎宾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杜兴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90. 邹渊,登州人,人称“出林龙”。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邹渊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91. 邹润,登州人,人称“独角龙”。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邹润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92. 朱贵,沂州人,人称“旱地忽律”。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侦察营指挥,知探听飞报军情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侦察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朱贵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93. 朱富,沂州人,人称“笑面虎”。他擅长酿酒,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酿造营指挥,知酿造酒醋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酿造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朱富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94. 蔡福,大名府人,人称“铁臂膊”。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军法行刑四校之一,刽子手队都统制。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刽子手队都统制。在征讨方腊后,蔡福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95. 蔡庆,大名府人,人称“一枝花”。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军法行刑四校之一,行刑队都统制。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行刑队都统制。在征讨方腊后,蔡庆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96. 李立,江州人,人称“催命判官”。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配送营指挥,知押送物资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配送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李立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97. 李云,沂州人,人称“青眼虎”。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修葺营指挥,知起造修葺房舍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修葺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李云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98. 焦挺,中山人,人称“没面目”。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焦挺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99. 石勇,大名府人,人称“石将军”。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步军十七将校之一。在征讨方腊时,石勇屡立战功,最终在杭州战死。
100. 孙新,孟州人,人称“小尉迟”。他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后勤营指挥,知排设筵宴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后勤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孙新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1. 顾大嫂,孟州人,人称“母大虫”。她武艺高强,是梁山泊的军法行刑四校之一,察查队都统制。在梁山,她屡立战功,成为察查队都统制。在征讨方腊后,顾大嫂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2. 张青,孟州人,人称“菜园子”。他擅长种植,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种植营指挥,知耕植蔬菜果木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种植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张青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3. 孙二娘,孟州人,人称“母夜叉”。她擅长酿酒,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酿造营指挥,知酿造酒醋事。在梁山,她屡立战功,成为酿造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孙二娘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4. 王定六,江州人,人称“活闪婆”。他擅长传递信息,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走报营指挥,知传递信息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走报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王定六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5. 郁保四,青州人,人称“险道神”。他擅长筑路,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筑路营指挥,知修筑道路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筑路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郁保四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6. 白胜,郓城人,人称“白日鼠”。他擅长传递信息,是梁山泊的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一,走报营指挥,知传递信息事。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走报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白胜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7. 时迁,高唐州人,人称“鼓上蚤”。他擅长偷盗,是梁山泊的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四校之一。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特种兵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时迁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108. 段景住,涿州人,人称“金毛犬”。他擅长传递信息,是梁山泊的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四校之一。在梁山,他屡立战功,成为特种兵营指挥。在征讨方腊后,段景住辞官回乡,最终病逝。
以上是《水浒传》中108位梁山好汉的生平、结局以及涉及报仇的情节。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悲壮,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与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