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这帮人,不是天生就想当土匪的,大多是被逼无奈才上了山。
宋朝末年,皇帝宋徽宗在位,朝廷烂得不行,官吏贪污,老百姓活不下去,造反就成了不少人的出路。
梁山泊在山东,地势复杂,有水有山,成了这些好汉的窝点。他们喊着“替天行道”,其实就是想反抗压迫,讨个公道。
梁山好汉的来头
宋江是山东郓城人,家里条件还行,当过押司,也就是个小官吏。
宋江人称“及时雨”,因为他爱帮人,仗义疏财,名声不错。不过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想混个功名,光宗耀祖。
他上梁山不是单纯为了造反,而是被官府逼得没办法。这种心思让他在兄弟面前有点两面派,既想做大哥,又惦记着朝廷的招安。
鲁智深,原先是个和尚,在五台山出家,后来因为看不惯世道不公,打抱不平,跑路上了梁山。
他身材魁梧,力气大,爱喝酒,武艺高强,是个直性子。他上山不为啥野心,就是想痛痛快快活一场,不受约束。
武松就更出名了,打虎英雄嘛。他在景阳冈徒手干掉一只老虎,名气大了,后来为了给哥哥报仇杀了人,被通缉才上了梁山。
武松胆子大,武功好,做事干脆利落,是梁山里硬碰硬的主力。
李逵呢,外号“黑旋风”,长得黑乎乎的,像头熊,脾气火爆。
他家里穷,被官府欺负得受不了,上了梁山后对宋江死心塌地。他没啥心眼,打仗拼命,手底下不留情,是个典型的猛人。
这几个人各有各的特点,凑在一起,梁山才有了点气候。
不过,他们的出身和性格,也注定了后面的事儿不会简单。
宋江不接受招安的下场
朝廷一看梁山势力大了,坐不住了,就派人来招安。
这招安就是朝廷说:“你们别闹了,投降吧,给我干活,我给你们个名分。”
对宋江来说,这是个大抉择。接受招安,能混个官当当,圆了他的功名梦;不接受,就得跟朝廷硬杠到底。
宋江不是没想过投降,但他也知道梁山这帮兄弟啥想法。
很多人上山就是因为恨朝廷,觉得官府没一个好东西,投降等于背叛自己当初的信念。
宋江要是硬推招安,山寨内部肯定得炸锅。李逵这种直肠子,估计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觉得这是往火坑里跳。
鲁智深、武松这些人,也不是能随便低头的料。
宋江要是铁了心不招安,可能是想保住这帮兄弟的尊严,也可能是觉得自己被朝廷坑过,不想再信他们。
但不接受招安,麻烦就大了。
梁山看着人多势众,其实底子薄。他们的地盘就那么点,水泊周围全是山和水,防守是优势,可粮食、兵器、兵员,全都靠抢或者附近村民支援,长久下去根本撑不住。
朝廷不一样,宋朝那时候虽然腐败,军队数量和装备可不是盖的。
北宋后期,禁军加上厢军,总兵力能上百万,哪怕战斗力参差不齐,收拾梁山这种几万人的队伍,还是有把握的。
再者,朝廷不可能容忍梁山这么个钉子户。宋江不投降,那就等于公开跟朝廷宣战。皇帝宋徽宗虽然昏庸,手下那些大臣可不傻,尤其是高俅、蔡京这帮人,最擅长对付“匪患”。
他们肯定会调兵遣将,把梁山围得死死的。梁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宋江虽然是老大,但管不住所有人。
有些人可能觉得打不过就跑,有些人可能暗地里跟朝廷勾搭,想换条活路。这种内讧一起来,梁山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还有个关键点,梁山没啥战略纵深。就是他们没法跑太远,也没法跟别的势力联手。
北宋那会儿,北方有辽国,西边有西夏,南方还有些小叛乱,但梁山跟这些势力搭不上线。朝廷要是认真围剿,他们连退路都没有。
历史上,像宋江这样的起义军,要么被招安,要么被剿灭,没第三个结局。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就得硬抗,抗到最后,多半是个死。
宋江不投降,朝廷肯定不会客气。梁山跟朝廷的冲突会越来越猛,最后演变成一场硬仗。
朝廷先派兵试探,发现梁山不好惹,就得动真格了。他们会调集大军,把梁山周围全封住,水路陆路一块儿上,断了他们的粮草来源。
梁山刚开始还能靠地形撑一阵子。水泊周围全是芦苇和沼泽,朝廷军队不熟地形,进攻肯定吃亏。
梁山的人也不怂,打仗拼命,靠着熟悉地势,能干掉不少敌人。
可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粮食不够,兵器损耗大,人也越来越少。朝廷不怕耗,他们兵多,补给线也稳,梁山耗不起。
朝廷那边,高俅这种人最擅长玩阴的。他可能会先用围困战术,饿死梁山一半人,再发动总攻。宋朝军队有弩炮、火器这些重家伙,虽然不一定多先进,但对付梁山的木头寨子足够了。
梁山没城墙,没正规防御工事,硬碰硬根本不是对手。朝廷要是再派几个能打的将领,比如历史上平过叛乱的种师道那种,梁山的防线迟早得崩。
梁山内部也会乱。宋江管得住大部分人,可管不住人心。打仗打久了,有人会怕,有人会跑。历史上不少起义军就是这么垮的,外头敌人没打进来,自己先散了。
李逵这种猛人可能会死战到底,但像晁盖死后那些不太服宋江的人,估计早想着另找出路。朝廷再放点风,说投降有赏,梁山就更稳不住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梁山被攻破。宋江要么战死,要么被抓。历史上,宋江起义的原型在《宋史》里就有记载,说他被张叔夜带兵平了,宋江被擒,队伍全散。
《水浒传》里虽然美化了他们,但不接受招安的结局不会差太多。宋江要是被抓,朝廷肯定拿他开刀,砍头示众,警告其他想造反的。梁山泊从此没人敢占,成了个空壳子。
这结局听着惨,可这就是现实。
梁山好汉再能打,也打不过朝廷的资源和决心。他们想自由,想公道,但那时候的世道,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就只能覆灭,历史和逻辑都指向这一个结果。
参考资料
宋江为什么非要招安,如果不招安,梁山的结局会怎样? 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