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新中国立下赫赫之功的1600多位开国将帅,现在还有在世的吗?答案是有且只有一位:今年将满102周岁的开国少将王扶之。



1923年9月,王扶之出生在山西子洲,12岁加入红军队伍。当时红军原则上不收他这样的娃娃兵,但王扶之发育较快,才十二岁就已经有一米六多。他参军心切,竟说自己17岁了。征兵同志见王扶之身体和精神面貌都很好,没看出其中玄机,便把他收进了陕北红26军。

不久后,王扶之创造了一项特殊的“纪录”:他是1936年光荣入党的,真实年龄只有13岁!如此年轻的党员,在部队里极其罕见。当然大部分同志,此时并不知道王扶之的年龄这么小,以为他成年了。



陕北红军与完成长征的红25军合并后,组建起红十五军团,王扶之成为开国大将徐海东的部下。只不过当时王扶之太小了,还没有什么职务,担任部队里的测绘员。

这项工作对王扶之而言,却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在长期的测绘工作中,王扶之的军事地理知识越发精进,成了部队里的专业技术人才,属于“香饽饽”。抗战期间他的这项技能被黄克诚赏识,提拔王扶之担任新四军第3师司令部通信股长。



王扶之跟随第3师转战苏皖各地,凭借专业能力做了不少贡献,军事水平也越来越高。1945年黄克诚上表延安,提出应尽快经略东北,得到批复后王扶之随这支部队北上。新四军第3师,后来成为四野的重要基干部队,著名的王牌军39军便是由他们演变而来。王扶之经过不断磨炼,升任野战军主力团长,在解放战争过程中三次被记功,成为重点培养的青年指挥员。



接下来的抗美援朝战争,王扶之在志愿军部队内连续晋升,从团长一路升到了39军115师师长。他在朝鲜指挥沉着,率部大量歼灭联合国军,连彭老总都点名表扬过他。



在这个过程中,王扶之也经历过“生死轮回”:1952年该师师部曾被美军炸弹命中,猛烈爆炸后,王扶之等干部被埋在废墟里一天时间,难以有效救援。军长吴信泉悲不自止,含泪签字确认了王扶之牺牲的报告。

然而彭总却不同意,指出必须找到遗体,才能确认死亡!结果经长达38小时的挖掘,王扶之被活着挖了出来!真是死里逃生的战场奇迹,在场之人无不喜极而泣。



由于王扶之在多场战争中的优秀表现,1955年全军集中授衔时,王扶之被评为大校,并在1964年按照军官晋升条例,获得了少将军衔。他也是最后一批开国少将,就在王扶之晋升后不久,新中国的第一次军衔制度宣布取消。



建国后王扶之的发展也很快,由于他具备年龄优势,越往后履历越显赫:军队职务最高时担任过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当时乌鲁木齐军区属于大军区级别;而在政府职务方面,王扶之曾任山西省委书记。1988年,将军还被颁发了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时光如梭,如今王老将军已经成了唯一在世的开国将军,今年102岁精神矍铄。祝愿王扶之将军健康长寿!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